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牛蛙庭院养殖技术

时间 : 11-06 投稿人 : 我是女生我骄傲 点击 :

牛蛙因鸣声宏亮,近似牛音而得名,蛙肉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37.4%,胆固醇含量极低,并具有补中益气、壮阳补虚、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伤口愈合和止咳等药用价值。牛蛙适应性强、疾病少、繁殖快、生长迅速、产量高,饲养管理得法,每667m2蛙池可年产商品蛙1000kg以上。因此,庭院养殖牛蛙是一条增加经济收入的致富门路。现根据湖南省沅江市的养蛙经验,将其技术予以介绍。

牛蛙庭院养殖技术 | 动物养殖饲料

一、牛蛙生物学特性牛蛙是一种大型蛙类,在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蛙科、蛙属中的种类,体长可达12.7~20.3cm,最大个体1.5kg。

1.外部形态牛蛙头部宽扁,头颊灰绿色;头前有两个小鼻孔,眼椭圆形,其上眼脸下眼脸有瞬膜,平时居下,潜入水中游泳时,遮住眼球,起保护作用;眼之后为圆形耳鼓膜,雌小雄大;口前位,口裂至耳鼓膜之中;背部墨绿色或带绿斑,腹部白色有黑斑;前肢短有四指,雄蛙第一指内有明显的灰黑色突起,称婚姻瘤,后肢长有五趾,趾间有蹼相连,蹼达趾端,是从外形上区别于其他蛙类的主要标志。

2.生态特性牛蛙喜水,性敏捷、怯懦、善跳跃和攀爬,多栖浅塘且滩边丛生水生植物的场所,隐蔽能力强,其跳跃或游泳主要靠粗壮有力的后肢,一般跳远距离为体长的14倍,跳高为体长的5倍左右。牛蛙是变温动物,喜暖畏寒,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2~30℃,冬季当温度降到10℃左右时开始冬眠;春季当温度上升到10~12℃以上时冬眠结束;温度15℃以上开始摄食,22~30℃之间摄食最旺,超过32℃时摄食减少。

3.食性牛蛙的食物范围广,但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其食性在蝌蚪期间与成蛙阶段不同。蝌蚪期为杂食性,对食物要求不严,水中浮游生物几乎都能摄食,还可摄食一般喂鱼的饲料,特别嗜食煮熟之蛋黄、生鱼肉、肝脏、蝇蛆和煮熟之马铃薯、甘薯、米糠、花生粕等,其余如豆腐、水果皮等均可作为饵料;成蛙嗜食活动饵料,诱捕昆虫、甲壳动物、小鱼虾、蜗牛、蠕虫、蜘蛛、蝉、蝗虫、蟋蟀、白蚁、蛆、蚯蚓及鱼卵和水禽的雏体等,人工养殖时必须驯食。此外,牛蛙偶然有大吃小的习性。

4.生长与生殖牛蛙的生长具有一慢一快的特点,1~3月龄生长较慢,3~8月龄生长较快,其生长速度取决于食物、温度等条件。一般从孵化出的蝌蚪开始,长到体重250~500g,需1年左右。牛蛙的性成熟时间一般需1年以上,属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一年多次产卵类型。生殖期为5~9月,6~7月为盛期,生殖的有利水温20~30℃。一只雌蛙产卵量一般为1万~3万粒,从卵产出到孵化出小蝌蚪约需4~6天,蝌蚪经70~80天变态成幼蛙。

二、牛蛙人工繁殖

1.产卵池牛蛙产卵池以土池为好,周围种植草木,营造阴凉环境;面积以10~15m2为宜,池深0.8~1m,水深50cm;池子保留1/3以上的陆地面积,池中种植一些水草,用以净化水质和附着卵块;四周池埂用尼龙网防逃,网高1.5m。

2.亲蛙选择选择已达性成熟且处于2~3年期、健壮活泼、无伤无病、皮肤光滑、体重250g以上的个体,雌雄比例1∶1或3∶2。  

3.产卵与采集牛蛙产卵的适宜水温18~30℃,最适水温25~28℃,且集中在黎明前后。牛蛙的产卵可分人工催产和自然产卵两种。为提早产卵、出苗,可采用人工催产,注射激素促使排卵受精。注射激素通常有牛蛙、青蛙脑垂体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注射剂量为:体重500g的雌蛙注射牛蛙或青蛙脑垂体4个+HCG600国际单位+LRH-A250μg的混合药剂,体重500g以下者注射混合剂1.0~1.5ml/只,500g以上者1.5~2.0ml/只,雄蛙剂量减半;注射部位在臀部肌肉或腹部皮下,进行一次注射,肌肉注射时按45度角进针1.5cm,皮下注射需用镊子夹起肚皮按水平方向进针2.5~3.0cm;注射后按1∶1的雌雄比例放入产卵池中,在水温20℃以上,经40小时左右即可抱对产卵,受精率可达90%以上。一般来说,牛蛙不需经人工催产即可自然产卵。在产卵期间,牛蛙日夜鸣叫不息,雄蛙尤为突出。待雌蛙低声附和雄蛙的鸣叫后,说明产卵即将开始,雄蛙追逐雌蛙抱对,雌蛙排卵后,雄蛙即迅速射精于其上,完成体外受精,之后雄蛙离开雌蛙,抱对结束。牛蛙抱对产卵时,不能有惊动,以免停产,整个产卵过程约10~20分钟,受精卵为圆球形,直径12~15mm,卵外包有胶质薄膜,多粘附在水生植物茎叶上。在产卵后20~30分钟即可采卵,采卵操作要轻快,可用剪刀将卵块四周粘着的水草剪断,以水草托起卵块,用采卵器(一般为竹、木框架和40~60目筛绢布制作而成)将卵块连同水草一道轻轻移入孵化工具进行孵化。

4.孵化蛙卵孵化工具多种,有水泥池、网箱或水族箱、瓷盆、水缸、木盆等。采用何种方式应根据生产规模和实际情况而定。就孵化效果而言,以网箱孵化效果最好,水泥池次之,但不宜用土池,因蛙卵落入池底,被泥土覆盖,会使胚胎致死。采用孵化箱,其规格一般为1.2m×0.8m×0.5m,网目为40目/cm2,箱水深保持30cm,每箱可放卵5000~10000粒,一般3~4天即可孵出蝌蚪。为提高孵化率,要避免阳光曝晒、雨水冲刷以及昼夜温差过大。卵在孵化箱中要呈漂浮状,分布均匀,以免造成局部缺氧引起死亡;同时要清除死卵,以免影响水质;还要防止敌害生物入箱危害蛙卵。采取以上方法,孵化率可达80%。

三、蝌蚪培育

1.蝌蚪饲养池蝌蚪池可用水泥池或土池,池形最好为长方形,东西向,面积不宜过大,一般20~40m2即可,池水深0.6~1m;池壁斜度宜大,坡比1∶(2~2.5),以便蝌蚪吸附休息与变态后的幼蛙登陆;池边设进、出水口,并做好拦设;饲料台设在水面下10cm处;池底平坦并有少量淤泥,池内种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在池的南岸搭遮荫棚,四周池埂用尼龙网建12m高的防逃防敌屏障;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在蝌蚪下池前10天左右,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带水清塘消毒(如水泥池事先还应冲洗干净),药量为漂白粉20mg/L,生石灰200mg/L。消毒后应施基肥培肥水质,使蝌蚪下池后能获得丰富的食物。

2.放养刚孵出的蝌蚪娇嫩,全长尚不到1cm,因而应在孵化工具中饲养10天左右,这时卵黄囊消失,消化器官完善,开始吃食,即可放入池中培育。孵出10天的蝌蚪,放养密度为1000~2000只/m2,10~30天的500~1000只/m2,30天后的100~130只/m2,放养应选择凉爽天气的傍晚进行,孵化工具和蝌蚪池水温差不能超过3℃,且同一池中放养规格必须整齐。

3.饲养管理

(1)投饲蝌蚪孵出3~6天后,卵黄囊吸收完毕,此时开始吃食,须投喂人工饲料,如蛋黄汁、豆浆等,均匀泼洒投喂;7~30天时,蝌蚪由1.7cm增长至4.2cm,并长出尾芽,可投喂螺肉、鱼肉、鱼肠和动物内脏(未腐烂变质)、玉米粉、米糠、麸皮、豆饼等,每1000只蝌蚪日投饲量40~70g(动物性饲料占60%,植物性饲料40%);30天后到变态,每100只蝌蚪日投饲量40~80g(动物性饲料占40%,植物性饲料60%)。糠、麸皮等粉状饲料煮熟搓成团投喂,鱼肠、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切碎投喂较好。每天投喂2次,上午9~10时,下午4~5时各喂一次,饲料投在食台上。经70~80天培育,蝌蚪即可变态成幼蛙登陆。

(2)水质调节蝌蚪培育过程中须保持良好的水质,水中溶氧需在3mg/L以上,pH值6.6~7.5之间,池水盐度2‰以内。蝌蚪池面积一般较小,因此必须经常换水,特别是水色发黄或呈粉黄、粉灰时应立即换水,换水量为原池水的1/3~1/2,换水时间宜安排在上午9时左右,此时温差小,换水后日照时间长,易适应新的水体。同时,应经常加注新水,一般5~7天加水一次,每次注水7~10cm。此外,要坚持巡塘,及时将死亡蝌蚪及粪便、吃剩的饲料、残渣捞出,防止水质变坏和疾病传染;盛夏,当水温超过35℃时,应多放一些水葫芦等水草,勤换水,有井水的地方可适量加入井水降温(但需注意井水水质);冬季,要加深池水,最好掌握在1m以上,确保安全越冬。

四、成蛙养殖

1.池塘养成蛙

(1)池塘建设选择房前屋后水源充足、天旱不涸、既涝湿又温暖背阳的空坪隙地建池,面积大小可根据实际而定,小的30m2,大的1600m2,一般以300m2为宜,池水深1m左右;蛙池坡度要大,水面到围墙之间留2m坡度,整个蛙池留1/3陆地,便于牛蛙登陆休息和捕捉食物;陆地可种植南瓜、丝瓜、葡萄等,池边栽植垂柳,水中种植莲藕或金鱼藻、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池的南岸水边搭设遮荫棚,四周池埂用尼龙网围拦,埋入土内0.2~0.3m,出土高1.5~2m,顶端20cm向内弯成直角,以防牛蛙逃跑;池塘要求进、出水方便(做好拦设),环境安静,近似自然。池塘放养前进行清塘消毒,方法同蝌蚪培育。

(2)幼蛙放养幼蛙生性好动,放养密度不宜过大,刚变态的幼蛙一般放养密度为100只/m2,体长6~8cm放养30~50只/m2,体长10cm以上的放养20~30只/m2。放养规格保持一致,且将幼蛙放在池边陆地上,让其自行下水,切忌直接倒入水中。

(3)驯食与投饲幼蛙放养后需进行驯食,使之由吃活饵转为吃静态饵料。驯食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采用蝇蛆、蚯蚓作引诱物,即开始的1~2天,将蛆、蚓等放入食台供饵;3~5天后,在蛆、蚓中掺入适口的虾干、小鱼肉或颗粒饲料等静态饲料,利用蛆、蚓的蠕动引诱幼蛙摄食,一般7~10天,当幼蛙逐步习惯这种取食方式后,便加大静态饲料的比重,直到全部用静态饲料。常用的饲料有小鱼虾、螺蚌肉、蚕蛹、畜禽内脏和配合饲料等。在投饲中要坚持“四定”方法。定时,刚放养时每天投饲2~3次,个体较大后每天傍晚或晚上投喂1~2次;定量,投饲要均匀适量,并根据季节调整,早春温度低宜少投,夏季温度高,生长快应多投,秋季温度虽逐渐下降,但蛙体需积累营养越冬,因而应增加投饲,投饲量变动为鲜食饲料占蛙体重的8%~15%,干食饲料4%~5%;定质,饲料新鲜适口不变质;定位,即固定食台投喂。由于投饲及排泄物较多,水质易污染和恶化,必须定期换水,一般每7~10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原池水的1/3~1/2。同时,经常检查防逃设施,堤壁洞穴要及时堵塞,雨天或雨后的晚上牛蛙跳、攀、爬尤为活跃,更应注意防逃。

2.稻田养成蛙

(1)稻田设施选择地势低洼、排灌方便、遇渍不涝、干旱不涸、保水力强、肥力偏低的稻田,面积以667~1300m2为宜。稻田需抽土筑埂,每667m2稻田筑宽1m的4条堤埂,堤埂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20%左右,堤高50cm,提供牛蛙水陆两栖的生态环境;在稻田进、出水口处开挖面积5~10m2、深50~60cm的保护坑,在稻田四周开挖深、宽各30cm的水沟,与坑相通,食台设于坑内,并在坑的上面搭设遮荫棚,以便水稻晒田或收割时牛蛙能在坑、沟中栖息;进、出水口用铁丝网作拦设;四周田埂用尼龙网围拦防逃(与池塘养成蛙相同)。

(2)幼蛙放养幼蛙放养密度应根据个体大小而定,刚变态的幼蛙放养量为1.5万~2万只/亩,30天后的幼蛙1万~1.5万只/亩,且规格大小一致。

(3)饲养管理驯食与投饲方法除与池塘养成蛙相同外,还可在田中装置诱光灯,以诱集昆虫作蛙的饲料。稻田养蛙后需改进施肥治虫方法(尽量不施),必要施肥时,应制作颗粒肥塞蔸,这样既能提高肥效,又能减轻对蛙的危害;必须施药时,则应选用低毒农药,并事先将牛蛙避离药害区。稻田养蛙是一种良好的立体种养模式。牛蛙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有害昆虫的发生,减轻对水稻的危害,而且能减少农药用量,净化环境。同时,牛蛙的代谢物可起稻田施肥作用,稻田里的浮游生物及有害昆虫又可作为牛蛙的食物被利用,于稻、蛙均有利。

五、牛蛙病害防治

1.蝌蚪疾病及敌害防治

(1)车轮虫病病原体为车轮虫,5~8月流行,此病多发生在密度大、蝌蚪活动空间小的池中。患病蝌蚪,全身布满车轮虫,镜检粘液可见车轮状虫体,肉眼可见蝌蚪尾膜发白,呼吸困难,缓慢独游,生长停滞,继而大量死亡。防治方法:a.减小密度,扩大活动空间,可控制发病;b.每667m2用苦楝树枝叶15kg浸泡池中,7~8天换一次,连续3~4天,可以预防;c.发病期间,可用0.7mg/L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二者5∶2)全池泼洒;d.每667m2用切碎的韭菜250g,与黄豆混合磨浆,全池均匀泼洒,连续1~2次,可控制蝌蚪死亡。

(2)气泡病因水中溶解气体过饱和,产生气泡,蝌蚪吞食小气泡而致。患病蝌蚪身体膨胀,仰游在水面,肠内充满气体,严重时很快死亡。防治方法:a.注意检查池中水质,凡水生植物过于繁茂的池,应经常注入新水;b.发病后,将病蝌蚪捞出置于新鲜水中暂养1~2天,不投饲料,可使气泡消失。

(3)肤霉病病原体为水霉菌,患病蝌蚪的体表皮肤损伤部位,肉眼可见棉絮状的菌丝,病菌沿伤口侵入,导致死亡。防治方法:a.搞好清塘消毒,杀灭病菌;b.用10%紫药水或食盐水涂抹患处,效果较好;c.用5mg/L高锰酸钾浸泡蝌蚪,每天2次,每次30分钟,3天可痊愈;d.蝌蚪捕捞转池时操作要小心,切勿弄伤。

(4)出血病多发生在即将长出后肢的蝌蚪,患病蝌蚪主要在腹部(间或尾部)有出血斑块,蝌蚪在水面打圈,数分钟后死亡。防治方法:患病蝌蚪按每2000只用12万单位青霉素和10万单位链霉素混合液浸泡30分钟,疗效很好。

(5)蚂蟥主要吸干蝌蚪(蛙)的血液,使蝌蚪致死,死后的蝌蚪身体完好无损。防治方法:每667m2用叶蝉散400~500g,加水50kg,用喷雾器喷洒,或加水200kg全池泼洒,用药后24~96小时,可毒杀蚂蟥68%~93%,对蝌蚪(蛙)无害。

(6)水蜈蚣又名水夹子、龙虱幼虫,虫体细长,圆柱形,遇见蝌蚪(幼蛙)即窜上去,用大颚咬住,吸取蝌蚪(幼蛙)血液而致死。防治方法:蝌蚪下池前用密网捕杀水蜈蚣,或用1~2mg/L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

2.幼、成蛙疾病及敌害防治

(1)红腿病此病因池水水质不清洁,放养密度过大,蛙体外伤等引起,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病蛙精神不振,低头伏地,有的潜伏水中不动,不吃食物,在后腿底侧、内股及腹下皮肤出现红斑和红点。防治方法:a.为防止此病发生,要搞好清塘消毒,并保持水质清洁,勿使蛙体受伤。b.用3%的食盐水浸泡病蛙30分钟,有一定疗效。c.用20%磺胺溶液浸泡病蛙15~20分钟,2天后即可治愈。d.用蒸馏水或冷开水100ml,加食盐0.9g、精制葡萄糖25g,充分搅拌溶化成25%葡萄糖生理盐水,每100ml加入青霉素40万单位,搅匀后备用。治疗时,取上述溶液若干浸泡病蛙3~5分钟;或用注射器,将针头套一小段细微塑料管,伸入病蛙口腔,每只200~250g的病蛙灌注药液2ml,以上两种方法可并用。e.服用土霉素,每1000g饲料拌5片药,连用3~5天。

(2)脱皮病(烂皮病)此病因缺少多种微生素及微量元素所致。刚发病时,牛蛙头部皮肤失去光泽,出现白色花纹,接着表皮脱落,开始腐烂,露出背肌,后扩展到躯干,以致整个背部。患病初期,眼睛瞳孔出现粒状突起,起初呈黑色,以后变为白色,随着病情加重,最后全眼呈现白色,并潜居阴暗处,常用爪抓其患处,且有出血现象。防治办法:a.用3%~5%的食盐水浸泡病蛙20~30分钟;b.饲料要多样化,并适当添加微生素及微量元素。

(3)肠胃炎初时,病蛙栖息不定,东爬西窜,游泳缓慢,喜欢钻泥。后期蛙体瘫软,无力弹跳,平躺池边或池滩,不怕惊扰,捕捉时缩头弓背,腿伸眼闭。此病多发生于春夏和夏秋之交时节,传染性强,易造成大批死亡。防治方法:a.每日清除食台的残渣;b.经常换水,保持池水清新;c.用酵母片3片,连服3~5天可愈;d.用胃散片喂蛙,日服2次,每次0.5片,连服3天可愈;e.用食盐治疗,方法同红腿病。

(4)敌害幼、成蛙的敌害有鼠、蛇、猫、野蛙及部分鸟类等,应注意捕杀和清除,防止其危害。

(来源:中国农网)

相关文章

  • 科学技术让鳗鱼重灾之下无一死亡
    科学技术让鳗鱼重灾之下无一死亡

    韶关一家养殖场的鱼无一死亡,说到为何不推广这一养殖技术时却听到“难、难、难”。高密度室内养殖技术在欧洲和澳大利亚都已经非常普及,在国内却备受怀疑:“骗人的吧,怎么可能。”水体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下时就会死亡的花鳗,竟然在气温零下2摄氏度的持续低温后依然长势良好,无一死亡,这是韶关力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养殖奇迹。“为什么不...

    1759 动物饲料 动物养殖技术 养殖饲料加工
  • 花鲈养殖之车轮虫病的防治技术
    花鲈养殖之车轮虫病的防治技术

    1.病原:车轮虫病是由原生虫引起的疾病。车轮虫侧面观像毡帽或菜碟,其上下各有一圈较短的纤毛,作车轮般旋转运动,故称车轮虫。车轮虫在水中可生活1~2天,通过直接和鱼体接触而感染。花鲈车轮虫感染率高,威胁也大,主要寄生在鳃部和鳍部。 2.症状:病鲈显得烦躁不安,离群,食欲减退。在鳃部成群的车轮虫密集在鳃丝的间隙里,严重...

    1527 动物饲养知识 养殖饲料原料 养殖饲料管理
  • 香鱼池塘养殖技术
    香鱼池塘养殖技术

    香鱼又名鲇鱼、肥鱼,属鲑亚目香鱼科,主要产地是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部沿海。香鱼为一年生小型名贵经济鱼类,肉质鲜嫩,味道鲜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根据笔者多年实践经验,现将香鱼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香鱼养殖面积以100平方米为宜。池底往中央排水口倾斜,保持1/10~1/15的倾斜度。底质以水泥底为宜,水深6...

    1833 特种养殖 养殖饲料常见问题 养殖饲料配方
  • 散养蛋鸡补饲次数与补饲量是多少?
    散养蛋鸡补饲次数与补饲量是多少?

    答:白天让鸡在放养区内自由采食,早晨和傍晚各补饲一次,日补饲量以每只1.5~2两为宜。...

    1396 养殖饲料常见问题 动物饲养 养殖饲料配方
  • 山东省又添苜蓿新品种
    山东省又添苜蓿新品种

    本报讯笔者了解到,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对中苜6号紫花苜蓿种子在山东省的生产、经营进行了正式授权,为山东省苜蓿产业发展又增加了一个优质丰产新品种。据介绍,中苜6号紫花苜蓿来源于丰产型的“保定苜蓿”和“自选苜蓿”两个亲本材料。该品种株形直立紧凑、分枝多且斜生为主,平均株高比对照...

    583 特种养殖 养殖饲料常见问题 动物饲料
  • 黄鳝秋冬饲养管理技术
    黄鳝秋冬饲养管理技术

    鳝鱼是一种半冬眠的鱼类。当气温低于15℃时,鳝鱼便不吃不动,靠微量呼吸入蜇冬眠。因此,在进入秋季以后,气温逐渐下降,鳝鱼的觅食和活动便会逐步减弱。这时更需加强饲养管理。其主要措施是:1.增喂脂肪含量高的饲料。 为让鳝鱼积累更多的脂肪,供停食冬眠期间消耗。入秋后要尽量多喂脂肪含量高的饲料,如蚕蛹、蚯蚓、蝇蛆等。2.合理捕...

    1186 养殖饲料窍门 动物饲料 动物养殖知识
  • 兽医称猪剪尾利大于害
    兽医称猪剪尾利大于害

    一个上千头猪的猪场里,所有猪的尾巴都只有一截!据了解,消失的部分尾巴是为了猪能长得更快,在猪出生时就被剪掉的。兽医说,规模化饲养的猪,剪掉部分猪尾巴利大于害;猪肉经营者称,多数市民已渐渐习惯了残缺的猪短尾巴。肉摊上猪尾巴“缩水”近日市民郑女士在农贸市场上购买猪肉时,偶然发现该肉摊上的猪尾巴比以往...

    873 养殖饲料常见问题 动物养殖饲料 动物养殖技术
  • 注意给肉鸡加喂青绿饲料
    注意给肉鸡加喂青绿饲料

    夏季气温高,肉鸡的呼吸加快,鸡体水分蒸发量大,其饮水量明显增加。因此,要设置足够的水槽,确保每只鸡都能饮到充足的水。另外,要保持饮水的清洁卫生。青绿多汁饲料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可促进肉鸡的食欲,帮助消化,既解渴又降温,有利于肉鸡休息。因此要给肉鸡加喂一定量的青绿多汁饲料。由于夏季气温高,呼吸频率加快,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有...

    2415 动物养殖饲料 养殖饲料配方 动物饲养技术
  • 鸡的生理特点与育雏
    鸡的生理特点与育雏

    不同的品种、品系,不同生长期的雏鸡群,对环境因素的要求,以及环境因素对它的影响程度都不尽相同,因而控制的程度也有所侧重。所有这些往往与不同生长阶段鸡群的生理特点有密切的关系。生活环境的温度出壳后10日龄内的雏鸡体温比成鸡低1.4℃~1.68℃。长羽快者体温上升较快,长羽慢者往往要到15日龄后才能接近成鸡的体温。雏鸡的这...

    1830 养殖饲料窍门 动物养殖 养殖饲料知识
  • 池塘青虾立体养殖技术介绍
    池塘青虾立体养殖技术介绍

    青虾,俗名河虾,学名日本沼虾,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淡水虾类之一。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传统的池塘养殖方式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产量、商品率及效益都较低,现介绍一套池塘立体养殖技术:一、池塘准备1.虾池选择:青虾池应选择通风性能好、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且无水质污染的池塘。2.虾塘面积:一般5亩左右为好,虾塘坡度比...

    1145 特种饲养 养殖饲料知识 养殖饲料技术
  • 生态养猪范例枚举
    生态养猪范例枚举

    鸡—猪—鱼生态饲养东南亚各国的一些农民已经采取了母鸡/猪/鱼的综合饲养方法。他们在猪圈上1.5米的高处建造产蛋鸡鸡笼,从而节约了盖鸡舍的费用。产蛋鸡的排泄物直接落到猪圈的地面上,猪在几秒钟内就可把它吃掉。往往是4—5只鸡为一头猪服务。再用猪粪喂鱼,形成封闭的无污染的循环。猪&mdas...

    1249 特种养殖 养殖饲料窍门 养殖饲料原料
  • 常用的猪蛋白质饲料汇总
    常用的猪蛋白质饲料汇总

    蛋白质饲料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含量高于20%的豆类、饼粹粕类及动物性饲料。蛋白质饲料可分为动物性蛋白饲料和植物性蛋白饲料。1.植物性蛋白饲料(l)豆粕(饼):以大豆为原料取油后的副产品。其过程为大豆压碎,在70~75℃下加热20-30秒,以滚筒压成薄片,而后在萃取机内用有机溶剂(一般为正己烷)萃取油脂...

    1079 养殖饲料常见问题 动物养殖 养殖饲料排行榜
  • 散养柴鸡要补饲
    散养柴鸡要补饲

    易县、行唐等地的养柴鸡户来电话反映,放养在杨树林中的产蛋柴鸡,自10月初起产蛋率一直在五成上下,效益不好,问是什么原因。赞皇小山庄柴鸡专家合作社技术人员宋运全答:9月底10月初出现的异常天气,对鸡的生长发育不利,影响产蛋率。且杨树林中放养的柴鸡,可采食的天然饲料少,加上现已入冬,树木落叶,青草枯死,昆虫绝迹,鸡基本上无...

    2361 养殖饲料常见问题 动物养殖饲料 特种饲养
  • 稻田养蟹实用操作技术(二)
    稻田养蟹实用操作技术(二)

    -------------------------------------------------------------------------------- 三、稻田养蟹的苗种放养 1.放前准备。放前20天,用生石灰等药物彻底清沟(塘)消毒,杀灭有害生物;待毒性消失后, 加水使环沟及暂养池内水位控制在0.6-1米的...

    461 养殖饲料常见问题 特种饲养 养殖饲料禁忌
  • 正确使用常见青粗饲料
    正确使用常见青粗饲料

    母猪妊娠期间我们会喂给其适当的青粗饲料,预防母猪便秘;当夏季青饲料盛产的时候,我们也会给猪补充适当的青饲料;当玉米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上涨时,我们也会考虑其它价格较便宜但是营养也跟得上的原料作为替代。在使用青粗饲料或其他饲料时,一定要熟悉这些饲料的特点,如饲料原料应经过怎样的加工才能喂给猪,或者饲喂量是多少合适。如果不清...

    2093 养殖饲料原料 养殖饲料注意事项 特种饲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