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活苗是用灭活的细菌制成的,并应用油佐剂制成油乳剂。油乳剂灭活苗必须以注射途径施用。灭活苗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这些抗体可进入血液循环并可传递给后代而对初几周龄的雏鸡提供保护。
美国学者Lozano等对肉种鸡和蛋鸡分别在12周龄和18周龄免疫肠炎沙门氏菌(SE)菌苗,随后在27和55周进行强毒SE攻毒,表现抗粪便克隆株较好,有80.6%和100%保护力,而非免疫鸡有20.6%和0%保护力。通过检测卵巢、输卵管、腹膜和肝脏发现,抗侵袭保护力在55周龄分别是 86.1%和100%,而非免疫鸡为25.9%和71.4%的保护力。来自免疫和非免疫肉用种鸡的后代用强毒SE(4型)对3日龄和15日龄鸡进行攻毒,结果免疫鸡后代有100%的保护力,非免疫鸡后代在3日龄攻毒的保护力为25%,在15日龄攻毒的保护力为10%。肠炎沙门氏菌菌苗在接种后通过鸡的免疫系统可建立一道抗沙门氏菌垂直和水平传播的屏障,对肉用种鸡和商品蛋鸡的田间试验显示了效果。
德国生产的“德力威109SE”(TALOVAC109SE)是一种灭活油乳剂菌苗,内含噬菌体型13、13A和28的肠炎沙门氏菌,可在种鸡和蛋鸡产生抗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主动免疫力。通常在10周龄进行皮下接种,4周后进行第二次接种。在27万多只鸡中进行的性试验表明,此疫苗皮下注射后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采用同源或异源攻击法进行的效力试验表明,肠炎沙门氏菌在内脏器官、生殖器官和肠道中的定居数量减少了,垂直传播和蛋壳污染也减少了。免疫接种后的蛋鸡在接受攻击后与不接种的对照鸡相比,产蛋量不下降或仅有很少的下降。种鸡接种后对一日龄雏鸡经口攻击的结果表明,母源抗体对2周龄以内的雏鸡抗早期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具有的保护作用。
意大利研究报道,用灭活肠炎沙门氏菌噬菌体型4(Sept4)制备了三种菌苗:A苗用轻矿物油乳化,每只鸡用0.3毫升;B苗用氢氧化铝吸附,每只鸡用0.5毫升;C苗用轻矿物油乳化,每只鸡0.5毫升。用6组每组20只和3组每组40只1日龄鸡进行实验,于21日龄时给6组鸡皮下接种菌苗。于42(静脉感染鸡)、49(静脉感染鸡)或63日龄时(口服感染鸡),用108菌落形成单位Sept4实验性感染接种菌苗组和未接种菌苗组。结果表明,用矿物油乳化和氢氧化铝佐剂制备的菌苗都能抵抗静脉感染。静脉感染引起对照鸡大量死亡。感染后30天,口服感染未接种静脉鸡在泄殖腔拭子中回收到肠炎沙门氏菌,60%对照鸡回收到肠炎沙门氏菌。用矿物油乳化的2种菌苗产生的循环抗体多于用氢氧化铝吸附制备的菌苗,但是这种性能上的差异不影响水性菌苗对肠炎沙门氏菌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