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猪水疱病的流行特点

时间 : 01-02 投稿人 : 情浅凉心 点击 :

猪水疱病(swinevesiculardisease,SVD)又称猪传染性水疱病,是由肠道病毒属的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病猪的蹄部、口腔、鼻端和母猪乳头周围发生水疱。该病发现于1966年,是猪的一种比较新的传染病。

猪水疱病的流行特点 | 兽医知识大全

本病仅发生于猪,不同品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牛和羊与受SVDV感染的猪混群后,可以从其口腔,乳和粪便中分离出SVDV,而且羊体内可以发生SVDV的增殖,但它们无任何临诊症状。

病猪和带毒猪的粪、尿、鼻液、口腔分泌物、水疱皮及水疱液含有大量病毒,通过病猪与易感猪接触,可经损伤的皮肤、消化道等感染。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猪只密集、调动频繁,往往造成发病率较高。

健猪与病猪同居24-45h,虽未出现临床症状,但体内已含有病毒。发病后第3天,病猪的肌肉,内脏,水疱皮,第15天的内脏,水疱皮及第20天的水疱皮等均带毒,第5天和11天的血液带毒,第18天采集的血液常不带毒。腌肉由于为高浓度的钠离子所包围,肉制品虽成为类似煮过但病毒仍残存,须经110d后才能灭活。

牛,羊与病猪接触,虽不表现症状,但曾有报道牛可短期带毒,绵羊血清中检出中和抗体病从咽部,奶汁和粪便中曾分离出病毒。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