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痢疾又称血痢或黑泻病,是猪的一种严重的肠道和黏膜出血性下痢。本病的发病率约为75%,致死率约为5%~25%,病猪即使病愈,生长也很缓慢,往往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2005年4月初,安徽省巢湖市花大门村某养殖户,自繁自养的43头约35公斤重的仔猪出现恶性下痢,畜主先后用土霉素拌料防治,病情时有反复,至2005年4月中旬到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坝镇动物防疫站就诊时,病猪已死亡两头。
主要症状是拉稀,病重猪弓背吊腰极度消瘦,病猪恶性下痢,有的粪便呈红色糊状,内有大量粘液、血块及脓性分泌物,有的排灰色、黑色粪便,有时带有气泡,并混有粘液及纤维素性伪膜。病猪精神不振,喜饮水,弓背踢腹、脱水、消瘦、行走摇摆,背毛粗乱无光,肛门周围及尾根被粪便玷污,病猪起立无力,极度衰弱,其中3头猪体温达40.5℃,其它体温基本正常。
主要病变在大肠,可见卡他性及出血性肠炎,大肠表层黏膜出现点状坏死,有的有黄色和灰色伪膜聚集,肠内容物混有大量粘液和坏死组织碎片。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切面多汁,肝、脾、心、肺无病变。
常用镜检法,取新鲜粪便少许或大肠黏膜直接抹片,在空气中自然干燥后经火焰固定,以草酸铵结晶紫液姬姆萨氏染色3~5,水洗阴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猪痢疾密螺旋体,也可将上述病料一小滴置于载玻片上,再滴一滴生理盐水,混匀后盖上盖玻片,以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可见蛇样活波运动的菌体。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可诊断为猪痢疾。
1.全群用速补30(北京康牧)混饮,连用1周,以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
2.痢剑(甲磺酸培氟沙星,合肥华瑞)和抗病毒1号(黄芪多糖,郑州广牧)分别按0.1~0.2毫克/公斤肌注,每日上午一次,连用3天。肠炎奥克(硫酸新霉素、乙酰甲喹,世益公司)按0.1~0.2毫克/公斤肌注,每日下午一次,连用3天。
3.通过以上治疗措施,猪群采食量基本恢复正常,于是改用10%氟苯尼考(遂宁全顺)按说明用预防量混饮5天,接着再改用2%痢菌净散按预防量混饲20天,的控制了猪只病情反复,猪群生长良好。
1.饲养场地粪便清除后要发酵处理,用20%氢氧化钠浸泡4天,中间换液一次,猪舍、饲槽及用具等要进行消毒,消毒剂选用五加一(二氯氰脲酸钠粉,广东燕塘),一天一次,连用一周,以后隔周消毒一次。
2.改善饲养管理,不轻易变换饲料和调换猪群,饲养密度不可过大,猪舍应通风干燥,以杜绝发病诱因。
1.该病药物治疗往往效果较好,可以很快达到临床,但停药后2~3周后,往往出现复发现象,此时则较难,因此,对本病例的病愈猪仍然用氟苯尼考混饮5天,用痢菌净按预防量混饲20天,有利于猪痢疾的净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本病例畜主没有隔离病猪,造成发病率近100%,因此在发病的猪场,应该及时隔离病猪,积极进行治疗,尚未出现病状的猪群,必须用药物进行预防,以减少发病和死亡。所有粪便清除后要发酵处理,猪舍、饲槽及用具等要进行消毒。
3.本病与猪副伤寒有相似之处,但副伤寒的肠道病变主要在小肠,另外实质器官也有相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