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教你养出肥瘦适度的草鱼

时间 : 09-01 投稿人 : 旧言沉默 点击 :

草鱼是我国淡水养殖总量最大的品种,近几年养殖户盈利较好,养殖面积逐年扩大。每年的10-12月是集中出鱼季节,鱼价如何?有没有卖相?是否耐运输等是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肥瘦适度的鱼,条形好,肚腹收敛,背肉和尾柄肉厚,不仅卖相好,还耐运输,单斤价格也高0.2-0.4元。而体型不好,要么是鱼瘦,可食部分少,不压秤;要么是鱼太肥,内脏比例多,不耐运输,或需停食一段时间才能销售。这两种情况均会导致商贩压价,影响养殖户的收益。

教你养出肥瘦适度的草鱼 | 海水养殖技术

1、商品草鱼适宜肥满度要求

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草鱼呢?

健康、体型好、内脏少、可食部分多和优质应该是关注重点。学术上通常用肥满度来评价养殖鱼类的体型,肥满度又称丰满系数,定义为100?鄢体重(g)/体长3(cm)。

有资料表明:江河野生1冬龄(0.75kg)草鱼的肥满度通常在1.9左右,2冬龄(3.50kg)的肥满度通常在1.65左右。一般认为江河野生鱼类的肥满度是最适宜的,可作为养殖鱼类肥满度参考标准,但配合饲料集约化养殖条件下,肥满度通常更高。以两湖、川渝、华南草鱼出池规格1-2kg为例,草鱼肥满度在1.9-2.4之间表示肥瘦较适宜,数值过高表明偏肥,过低则偏瘦。

如何才能养出满足消费者要求的肥满度适度的草鱼呢?首先需要了解影响养殖鱼类肥满度的因素。

2、影响养殖鱼类肥满度的因素

A、饲料蛋白质水平

饲料蛋白水平会影响养殖鱼类的肥满度。在幼鱼阶段,肥满度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而降低。据专家透露,养殖斑点叉尾■幼鱼时,饲料蛋白水平36%组肥满度显著高于40%组。高(适宜)蛋白的饲料有更丰富的营养用于幼鱼骨骼生长,鱼体长的增长大于体重的增长,肥满度低,这更加有利于鱼后期生长速度,为后期适宜体型形成打下基础。若前期蛋白水平过低,鱼体长短,后期快速生长,导致鱼肥短,卖相不好。在育成阶段,肥满度会随蛋白的升高而升高,即饲喂高蛋白饲料鱼体重增长更快。

B、饲料适宜的能蛋比

鱼类快速生长发育必须有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饲料能量相对不足时,饲料蛋白质用于生长就少,更多的被转化成能量维持生存。饲料能量过高又会降低鱼的摄食量,因而减少蛋白质和其它营养素的摄入,因此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应保持一定比例。

饲料中能蛋比对草鱼的肥满度有显著影响,在相同能量水平下,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肥满度一直保持显著的下降趋势;在相同蛋白水平下,高糖组(40%)草鱼的肥满度显著高于低糖组(20%)。在蛋白原料价格高时,一些企业一般会提高饲料脂肪水平,由于鱼长得快,肥满度会提高,所以保持一个合适的水平非常重要。

C、饲料矿物质水平

矿物元素是鱼体的组成成分,与物质代谢、渗透压调节等生理过程密切相关。鱼类对钙和磷的需求量比其它无机元素的需求量大得多,它们是构成鱼骨和鱼鳞的重要成分。鱼类可以通过皮肤、鳃、鳍从水环境中吸收钙和部分镁、铁、锌、碘等微量元素,吸收的钙基本能满足需要,但水体中磷含量很低(如湖鳟从水体中吸收的磷是钙的1/400),所以饵料成为水生动物磷的主要来源,饲料磷水平直接影响骨骼发育,进而影响肥满度。

摄食低磷饲料直接导致骨骼发育不良,同时影响体组成,表现为体脂增加,水分减少及体灰分含量的减少,体脂增多的原因可能是磷缺乏使肝中糖异生加强,氨基酸通过柠檬酸用于合成脂肪的量增多,同时供磷量不足,可以抑制鱼体内的脂肪酸氧化。

D、养殖技术

除饲料营养因素外,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和投饲技术也是获得适宜肥满度的必需。

养殖密度:专业人士研究了密度对奥尼罗非鱼生长和饲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低密度组肥满度显著大于高密度组。

一般认为,鱼类的生长具有密度依赖性,密度低时生长较快,高时生长较慢。密度的增大常会导致水质恶化和饵料不足。水质的恶化会引起鱼类生理变化,对鱼的生长产生有害作用,而饵料不足会导致摄食不足。

投饲量:实际生产中养殖户为了加快草鱼生长,往往加大投饲量,草鱼因采食过多导致营养过剩,容易出现肝胆疾病和过肥等问题。也有养殖户为了“节约”饲料,不按正常的投饵率投喂,长时间让鱼处于一种饥饿状态,导致鱼偏瘦。

投喂方法:如精养草鱼草料结合型的池塘比较普遍,有些养殖户先投全价料,再投草料,导致全价料在鱼肠道内停留时间太短,还没有来得及吸收利用,就被排出体外,造成浪费。正确做法是应先投草料,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投饲料。

综上,鱼体的肥满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采食的营养素水平是最主要的因素。要获得理想的肥满度,需兼顾能量蛋白水平、矿物质水平(选择科学配制的饲料)及合理的养殖技术。

相关文章

  • 秋季引龟苗与养殖方式
    秋季引龟苗与养殖方式

    因为龟苗从一个环境进入另外新的环境有一段适应过程,其周期为1个月~2个月,才慢慢正常,再说龟是变温性动物,进入秋季后,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龟也逐渐生长缓慢。秋季引种的好处就在于抓住此时龟生长缓慢的时机,让它进入新环境适应。开春后,气温上升,龟立即进入生长状态,不需要再适应新环境,一般情况下,秋季引进的龟苗比春季引进的龟...

    2648 养殖技术 渔业知识 渔业相关文
  • 池塘养殖彩虹鲷技术
    池塘养殖彩虹鲷技术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红吴郭鱼,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的杂交良种。彩虹鲷体色鲜红,无黑色腹膜,看起来似红鲷,且肉厚刺少,摄食水中的绿藻而使其肉富含叶绿素,是一种观赏食补兼具的热带鱼类。在养殖中,因其体色鲜艳,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极适合于农户小规模池塘养殖。要想实现彩虹鲷池塘养殖高产高效,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

    1851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相关资料 渔业知识
  • 罗非鱼养殖过程中斜管虫病的防治技术介绍
    罗非鱼养殖过程中斜管虫病的防治技术介绍

    在罗非鱼的实际养殖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条件限制和高密度精养,养殖水体恶化,鱼体抗病能力下降,容易突发疾病。斜管虫病经常暴发,该病发展快,一旦发生,如不及时控制,死亡率超过80%以上。一、病原斜管虫病病原体为鲤科斜管虫,适宜繁殖的水温为8-18℃,当水温低到2℃时也还能繁殖;在水质恶劣,鱼体抵抗力低下时,水温28℃时也能...

    626 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指南 渔业文摘
  • 牙鲆常见病防治
    牙鲆常见病防治

    养殖牙鲆对水质要求较高,一旦发病则会迅速蔓延。养殖牙鲆的病害防治应以防为主,治疗为辅。一、弹状病毒病由牙鲆弹状病毒(HRV)感染引起。病鱼体表和鳍部充血,腹部膨大且内有腹水,肌肉、鳍基部可见点状出血,生殖腺淤血,脑出血。鱼体发病时,水温一般都在15℃以下。幼苗期和仔鱼期的鱼体易患此病。平时要保持水温、水体盐度的稳定,不...

    870 渔业知识 养殖禁忌 渔业养殖知识
  • 防治白对虾冬棚白斑综合症
    防治白对虾冬棚白斑综合症

    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中山、珠海、江门等地一年养三茬虾,其中包括搭棚越冬养殖南美白对虾,这些地区的几十万亩冬棚对虾养殖,已成为当地大农业创汇产业和支柱产业。在冬棚养虾中,养水防病尤为重要。由于冬棚里面的温度、气压、光照等与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差别。在此笔者谈谈冬棚养虾防病治病的经验,较偏重于实践操作,供大家参考。冬棚淡水养殖大...

    2527 养殖妙招 渔业常识 渔业养殖常识
  • 鳜鱼与青虾轮养模式
    鳜鱼与青虾轮养模式

    一、池塘条件与准备:面积3~5亩,长∶宽=2.5∶1;水深1.2~1.5,坡比1∶3。水质清新无污染,PH值7.5~9。排灌系统要分开,有利于水质的调控与疾病的防治。二、鳜鱼鱼种培育:鳜鱼饵料鱼选用异育银鲫乌子,4月10日左右按常规方法进行鲫鱼发塘,至5月初达到2万尾/kg的规格正好是鳜鱼的适口饵料。5~6月选用长江野...

    2737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养殖前景 水产养殖
  • 斑节对虾养殖期管理(二)
    斑节对虾养殖期管理(二)

    (三)添换水应根据虾体的不同生长阶段、水温及天气情况、虾的活动情况和水质状况来确定换水量多少,掌握换水时间是换水的要领。在虾苗下塘后,即虾体早期生长期,一般要添加水,通常情况是在20~25天内采取添加水的办法,一个月内加满虾塘水后开始换水。随着虾体生长,虾塘内相对密度增加了,其代谢产物、残饵逐渐增多,耗氧量增大,此外虾...

    1815 渔业相关资料 水产养殖技巧 渔业科普
  • 虾、蟹、鱼类多种水产品混养
    虾、蟹、鱼类多种水产品混养

    河蟹池塘复合养殖高产高效技术是将河蟹养殖技术,水草种植技术,蟹虾混养技术,鳜鱼养殖技术,鱼白鱼养殖技术进行组装配套,根据河蟹、青虾、鳜鱼、鱼白鱼等生长特点,进行合理的轮养、套养,以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技术原理为:利用冬季水产空闲季节,进行青虾养殖,开春后先将蟹种与鱼白鱼种放入暂养池饲养,待池中水草长成后(4月上旬),...

    1564 水产养殖指南 渔业养殖常识 水产养殖技巧
  • 河蟹养殖蜕壳不顺利水产养殖专家上门技术指导
    河蟹养殖蜕壳不顺利水产养殖专家上门技术指导

    4月11日下午江苏省泗阳县渔业科技入户专家倪前干、丁广成等3人,在县农委副主任马树勤的带领下,深入到卢集镇泗水湖水产养殖公司和成子湖公司现场指导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在泗水湖公司针对河蟹养殖中有的池塘蟹种不肯脱壳。专家组经过检测、察看,认为造成不肯脱壳的主要原因是水较深,水温低。建议该公司把水深降至30㎝以下,并用塑料大棚...

    1588 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管理 水产养殖教学
  • 泥鳅养殖池塘蓝藻的防控技术
    泥鳅养殖池塘蓝藻的防控技术

    由于泥鳅养殖效益很好,最近几年除了江苏赣榆、安徽怀远等地泥鳅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其他一些水产养殖大省的泥鳅养殖业逐渐兴起,但是一些养殖户泥鳅养殖技术基础不扎实,很多人学到的只是一些皮毛,养殖过程中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无法及时处理,很容易造成损失,由此,我们中国水产养殖网整合一些养殖技术方面的资料,希望能给泥鳅养殖户提供一些技...

    324 渔业养殖管理 水产养殖指南 养殖禁忌
  • 鱼苗培育的技术要点
    鱼苗培育的技术要点

    所谓鱼苗培育,就是将孵出后两三天的“水花”培育成“夏花”的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俗称“发花”。鱼苗培育需要掌握的技术要点如下:一、池塘的清整与消毒用于鱼苗培育的池塘面积不能太大,一般在5亩以内,蓄水位最高能达1.5米;池形整齐,池埂坚固不漏水;必须清除过多淤泥,曝晒池底,用生石灰、漂白粉、强效菌毒消或强效杀灭海因等药物带少...

    2936 渔业养殖管理 养殖妙招 水产养殖教学
  • 台湾草常见病虫害及防治(上)
    台湾草常见病虫害及防治(上)

    台湾草又称细叶结缕草、天鹅绒草,属禾本科结缕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日本、朝鲜南部等地,因先引入台湾省而得名,是目前我国栽培较普遍的细叶型草坪草。下面就介绍其病虫害防治方法。一、锈病 台湾草锈病主要为害台湾草的叶片、叶鞘,是真菌性病害。病菌的孢子分夏孢子与冬孢子,叶片上黄色粉状物为夏孢子,黑褐色粉状物为冬孢子。病菌以菌...

    1189 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管理
  • 北方地区大规格红螯虾养成技术
    北方地区大规格红螯虾养成技术

    2003年,济南市淡水养殖科研所利用平均规格在25~30克的一龄虾种进行单性养成试验,经过五个月的养殖试验,平均规格达到100克以上,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条件池塘2个,面积都为1亩,水深1.5米,淤泥10厘米左右,进排水方便,池塘内种植苦草,占总面积1/2。水源为地下水。2...

    600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养殖前景 水产养殖教学
  • 池塘淡水白鲳高产养殖技术
    池塘淡水白鲳高产养殖技术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是一种优良的热带大型经济鱼类,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食性杂、抗病力强、起捕率高、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等多种养殖优点。该品种1998年首次引入和县。2001-2004年,我站连续4年在历阳镇共义养殖场成功地进行了淡水白鲳池塘高产养殖示范,每亩产量均保持在1000千克左右,经济效益可观。一、池塘条件。...

    2920 水产养殖技术 渔业文摘 水产养殖技巧
  • 4月渔事注意啥
    4月渔事注意啥

    四月气温上升,但变幅较大,水温极不稳定。其主要渔事:继续做好鲤、鲫鱼繁殖工作;加强鲤、鲫苗种及成鱼饲养管理;做好四大家鱼的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准备;调好水质,减少病害发生。1、继续做好鲤、鲫鱼繁殖工作。密切注视天气预报,当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继续做好鲤、鲫鱼的自繁和人工繁殖工作。2、加强鲤、鲫鱼苗种饲养管理。选择面积...

    824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相关文 水产养殖教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