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前胃弛缓,是一种病症,主要原因是由于饲养管理失误,或某些寄生虫病、传染病或代谢性疾病引起。瘤胃内容物不能正常消化和后移,在前胃内产生大量腐败和酵解的有毒物质,引起消化障碍、食欲和反刍减退以及全身机能紊乱现象的一种疾病。
羊前胃弛缓临床症状
急性型,病羊食欲不振或者渴欲增强,瘤胃蠕动微弱,反刍次数减少且比较缓慢。如果没有用及时采取治疗,往往会变成慢性前胃弛缓。病羊往往会发生便秘,排出干硬的黑色粪便,母羊患病会导致泌乳量减少或者停止泌乳,但体温、脉搏没有发生变化。病羊站立时,低头伸颈,拱背,往往磨牙,且会将四肢紧靠身体。病程后期,由于机体缺乏营养,往往呈卧地状。病程末期,很难起立,脉搏快且弱,体温略微升高。如果发生胀气,会导致呼吸困难。慢性型,病羊逐渐减少采食或者时好时坏,但没有完全停止,大部分饮水有所减少,但少数也会增加饮水,停止反刍,腹部出现间歇性臌气,前胃触诊发现比较坚硬,有时会出现疼痛反应。
羊前胃弛缓防治方法有哪些?
西医疗法。
病羊可皮下注射o.25 -0. 50 mg氨甲酰胆碱、2-4 mg新斯的明、5-10 mg毛果云香碱,但对于症状严重、心脏过于衰弱以及妊娠母羊不用,避免虚脱或者流产。也可内服由100 mL常水、20 mL酒精、3-6 mL稀盐酸、2-4 mL煤酚皂溶液组成的混合溶液,或者由200 mL常水、10 mL酒精、3-4 g鱼石脂组成的混合溶液,每天1次。发病初期,还可内服200 mL液体石腊、4-6 mL苦味酊,加速瘤胃内容物转移与排出;也可静脉注射40 mL 5%氯化钙溶液、20 mL 10%氯化钠溶液、0.4 g安钠咖,能够刺激前胃蠕动,增强疗效。如果病羊发生继发性瘤胃弛缓,主要是治疗原发病。例如,由于感染寄生虫类疾病而继发引起的瘤胃弛缓,病羊可按体重内服80 mgjkg敌百虫,用于驱虫;或者按体重内服4 mgjkg硝氯酚,也能够驱除虫害。
中医疗法。
主要治疗原则是健脾消食、导滞和胃。可取50 g红糖和40 g捣碎的生姜,添加适量开水冲调,待温度适宜后给病羊一次性灌服。也可取3g生草、3g苍术、3g牵牛子、Sg莱菔子、3g陈皮、Sg神曲、3g厚朴、Sg麦芽、3g槟榔、8g当归、3g枳壳、2g生姜,全部研成细末,添加适量开水冲调,待温度适宜后给病羊一次性灌服,连续使用3-4剂。也可取6g党参、6g莱菔子、3g茯苓、6g白术、6g莲子、6g扁豆、3g砂仁、3g陈皮、6g山药、3g益智仁、3g桔梗、6g神曲、3g甘草,全部研成细末,添加适量开水冲调,待温度适宜后给病羊一次性灌服,连续使用2-3剂。
手术治疗。
病羊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时,通常是由于瘤胃存在过多的异物而导致,确诊后要立即采取瘤胃切开术,及时将异物取出。在临床上主要是由于存在毛发团、废塑料、塑料袋、尼龙绳、橡皮条以及小石子等异物而导致,及时取出就能够很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