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虫病是一种全世界普遍发生且危害十分严重的疾病。2个月龄内的雏鸟死亡率较高,成年鸟多半是带虫者,但对增重和产卵能力有很大影响。
1.病原
球虫卵囊在阴冷潮湿的土壤中,可以维持其生命力达1年多。潮湿、温暖的场所最有利于卵囊的发育。因此,拥挤潮湿、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善的鸵鸟场最易造成球虫病的流行。球虫的发育比较复杂,卵囊在外界环境中要经过孢子生殖发育成感染性卵囊,鸵鸟食入后在机体的肠上皮细胞内进行裂体生殖和配子生殖。其中当裂体生殖阶段时,裂殖体在肠上皮细胞中大量增殖,破坏了肠黏膜的完整性,引起肠管发炎和上皮细胞的崩解,消化机能发生障碍,营养物质不能吸收,且大量失血。崩解的上皮细胞产生毒素,引起自体中毒。
2.症状
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体重下降,羽毛蓬松,口渴,腹泻。粪呈水样带血,以后拉血粪。本病呈急性或慢性经过,对雏鸟和幼鸟危害*。有的病鸟因身体衰竭而死亡;有的出现震颤、昏厥或跛行;有的经过轻度或中度感染后存活下来,可以对球虫感染产生免疫力。
3.防治
饲养时将成年鸟与幼鸟分开,加强营养,尽可能多补充含维生素A的饲料,搞好环境卫生,鸟舍、运动场必须保持干燥。及早发现病鸟,及时进行隔离治疗,以下几种药物均有较好疗效,可以交替使用。
(1)磺胺间甲氧嘧啶(制菌磺) 以0.5%的比例混入饲料中,连用3天,停2天,再连用3天。
(2)敌菌净磺胺合剂
以0.02%的比例混入饲料中,连喂5天为一疗程。
(3)球痢灵
每千克饲料中添加0.125克,连用3;5天。
(4)氯苯胍
每千克饲料中添加33毫克,连用7天。
(5)痢特灵
以0.02%;0.04%的比例混入饲料中,连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