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巴氏杆菌病怎么来的?鹅巴氏杆菌病也叫做鹅霍乱或者鹅出败,是由于感染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而导致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任何年龄的鹅都能够感染该病,其中雏鹅和青年鹅比较容易发生,而成年鹅较少发生。该病急性发生,传播、死亡,死亡率能够达到30%左右,严重损害养鹅业的经济效益,应采取的防控措施。鹅巴氏杆菌病怎么治疗?
鹅巴氏杆菌病的病原是什么?
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革兰染色阴性,菌体经美蓝染色后,两端着色较深,呈“两极染色”。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引起鸡、鸭、鹅等禽类的败血症。
巴氏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正常鹅的消化道或呼吸道中存在着巴氏杆菌,由于机体的抵抗力强,鹅并不发病。但当外界条件改变,如突然的冷、热、大风大雨等,或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饲料的突然改变,营养不良等,都可使机体的抵抗力而发病。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易传播流行。病原分布十分广泛。被污染的周围环境、场地、用具、饲料饮水和带菌动物均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
鹅巴氏杆菌病临床症状
发病后,种鹅表现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常跟不上群或不愿活动。行动迟缓,步履蹒跚,嗉中积食、肿大,倒提病鹅张口呼吸,口鼻流出酸臭液体,鼻孔有黏性分泌物流出,鼻窦肿大,喉头积有分泌物。病鹅表现摇头,角弓反张,腹泻,粪便稀薄,呈浅黄色、灰白色或绿色。有的鹅关节肿大,疼痛,脚趾麻痹,继而发生跛行,一般病程可延续一个月左右或更长。
鹅巴氏杆菌病剖解变化
死亡鹅可见心包内充满透明的浅黄色渗出液,心冠脂肪和心内膜充血和出血,心肌颜色变浅并且柔软。肺脏有弥漫性充血、出血和水肿。在胸肺膜表面,偶见有一层黄白色假膜覆盖。胃肠黏膜充血、出血,并内有大量黏液,肠道内容物似粉浆或带有血液,有出血性炎症,肠黏膜发红或有出血点,特别是十二指肠端充血、出血较。肝脏充血、肿大,表面和切面均散布细小、灰白色假膜。母鹅的卵巢有的出血,卵泡上的血管出血程度不一,有的卵泡变形,似半煮熟样。
鹅巴氏杆菌病治疗方法
(1)西药治疗。①全群鹅可用磺胺-6-甲氧嘧啶,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2克,进行混饲,2次/天,连用3~5天。对于有症状的鹅可肌肉注射头孢噻呋,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毫克,1次/天,连用3~4天。②对于有症状的鹅,可在饮水中添加0.02%多西环素,2次/天,连用3天。也可肌肉注射氟苯尼考注射液,剂量为每公斤体重30毫克,1次/天,连用3天。③可肌肉注射头孢噻呋钠,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毫克,1次/天,连用3天。④在饮水中配制口服补液盐,用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20克,混合后加常温水1000毫升搅拌均匀,让鹅自由饮用。也可用电解多维227克加水150升,另外加入0.1%维生素C,现配现用,让鹅自由饮用。可在饲料中添加2%欧贝莱(一种微生态制剂),对于疾病恢复可起到良好作用。
(2)中药治疗。可用金银花160克、穿心莲150克、黄芩100克、桔梗90克、大青叶90克、黄连须80克、甘草50克,这些药量为100只鹅1天的量。每天1剂,煎汁拌料,连用3天。此方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和止泻作用,对疾病具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