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松毛虫防治技术方案

时间 : 11-09 投稿人 : 光风霁月 点击 :

本方案防治对象为对松林造成严重危害的各种松毛虫。旨在对松毛虫防治起指导性作用。

松毛虫防治技术方案 | 海水养殖技术

一、防治作业设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松毛虫防治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各地以乡镇行政区划为施工设计的基本单位。根据松毛虫生活史、发生面积、分布位置、以及危害程度,植被类型、自控能力等因素,将防治区划分不同类型,分类施策,分区治理。把治理面积、防治措施落实到小班,绘制施工作业图,编制施工作业说明。

二、虫情监测

虫情调查和预测预报方法参照《松毛虫监测、预测预报办法》(试行)(国家林业局林造防[2000]60号文件)执行。

三、划类分区,分类施策

(一)划分发生类型

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林分状况、林内植物多样性和个体数量、天敌及其控制害虫能力以及人为破坏轻重、松毛虫发生特点诸因素,按相对集中的原则,将松毛虫发生区划分为常发区、偶发区和安全区三种不同类型区。各类型区划分依据如表1所示。

(二)分类施策

不同的发生类型区因其松林状况、地理气候环境、人为活动以及监测防治技术水平等因素有较大差异,制定防治措施要区别对待。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以虫情监测为依据,以营林措施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导,集成、组装、配套使用先进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在有效控制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同时,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资源,提高林分质量,改善生态条件,逐步实现可持续控制。

表1松毛虫发生类型区划标准

划类依据常发区 偶发区 安全区

发生特点在一个大发生周期内频繁发生 偶然发生,发生年间隔在2-3年以上 虫口密度在自然调控下对松林不造成损害的水平

林分状况中幼林、人工纯林集中连片在5000亩以上 纯林集中连片在5000亩以下 针阔混交林

植被覆盖率60%以下 61%-90% 90%以上

天敌 种类和数量低于本地区松林内的平均值,控制能力低 种类和数量高于本地区的平均值,有一定控制能力 种类和数量丰富

人为破坏管理粗放,人为破坏严重 人为破坏较轻 人为破坏很少

多样性指数低于本地区松林内的平均值 高于本地区松林内的平均值 高

海拔高度400米以下 400-600米 600米以上

原则上把常发区划为重点治理区,偶发区划为一般治理区,安全区划为生态保护区。

1、常发区:以林分改造和封山育林为基本的策略,加强监测预报,采取措施控制虫口密度,使其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逐步向偶发区过渡。

(1)全面封山育林。

(2)改造虫源地。

(3)对松毛虫重度、中度危害林区,采取喷施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松毛虫病毒制剂、阿维菌素、仿生药剂压低虫口密度。有限度地在小范围内使用触杀性的低毒化学药剂。

(4)对轻度危害、有一定自控能力的林分采用封山育林、施放白僵菌等生物药剂、招引益鸟等措施或相结合的措施。

2、偶发区

注重虫情监测,严密监视虫源,定期调查和林农查虫报虫制度。采取预防为主,重点除治的策略。实施封山育林,加大管护力度,培育混交林,保护利用天敌,稳定虫口密度,提高林分自控能力,逐步实现由偶发区向安全区转化。对偶发区大面积的治理主要采用施放白僵菌、招引益鸟、释放(招引)寄生蜂等预防性措施;发现虫源中心,及时用仿生制剂、松毛虫病毒、Bt、阿维菌素等控制。

3、安全区

加强林木保护管理和合理经营利用,保持和完善森林生态环境,防止现有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加强监控,不轻易施以药剂防治。

四、防治指标的确定:

防治指标以发生虫口密度(虫情级)为主,结合林间天敌状况和林分被害情况而定。一般虫情级为3级以上,当代可能造成松针损失30%以上,而目前松林未出现严重为害的发生区作为当代防治重点;越冬代防治的虫情级可适当低1-2级;一般蛹、卵期天敌寄生率达80%以上,或松针被害已超过80%的林分可暂不考虑除治。根据防治区情况,选择最可行的防治措施,一般要求以经济、有效,不杀伤天敌,能确保控制当代或下代不成灾。

五、选择可行的防治方式

1、航空防治和地面防治的选定:发生面积较大,防治作业区山高林密,地面人工防治难度大,有简易机场设备等条件的,可考虑航空防治。发生面积小,呈零星分布,便于人工防治作业的可选用地面防治。

2、施药方式选择:喷雾:多采高浓度、低喷量、细雾粒超低量或低量喷雾。地面防治喷雾应选择水源方便的地方。超低量喷雾要求气温30℃以下、相对湿度50%以上、风速每秒小于3米。喷粉:水源缺乏的地方可考虑使用,喷粉作业一般在早晚有露水时或小雨后效果较好。喷(放)烟:在人畜活动少的偏远山区,林分郁闭度大,虫龄小而虫口密度大时可考虑,应在傍晚气流稳定或气温逆增情况下作业。毒绳(毒笔):适用于北方地区,根据松毛虫下树越冬或冬后上树活动的特性使用。

六、防治技术措施

(一)营林技术措施

1、营造混交林

在常灾区的宜林荒山,遵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营造混交林;对常灾区的疏残林,保护利用原有地被物,补植阔叶树种。在南方可选用栎类、栗采等壳斗科和豆科植物,以及木荷、木莲、木楠、樟、桉、檫、枫香、紫穗槐、杨梅、相思树等。混交方式,采用株间、带状、块状均可。在北方可选用刺槐、沙棘、山杏、大枣等。林间要合理密植,以形成适宜的林分郁闭度,创造不利于松毛虫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建立自控能力强的森林生态系统。

2、封山育林

对林木稀疏、下木较多的成片林地,应进行封山育林,禁止采伐放牧,并培育阔叶树种,逐步改变林分结构,保护冠下植被,丰富森林生物群落,创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的环境。

3、抚育、补植、改造

对郁闭度较大的松林,加强松林抚育管理,适时抚育间伐,保护阔叶树及其他植被,增植蜜源植物如山矾花、白栎花。对现有纯林、残林和疏林应保护林下阔叶树或适时补植速生阔叶树种,逐步诱导、改造为混交林。

(二)生物防治措施

1、白僵菌防治

在各类型区中,均可使用白僵菌。南方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可在越冬代的11月中、下旬或次年2-4月份放菌,其他世代(或时间)一般不适宜使用白僵菌防治。施菌量每亩1.5-5.0万亿孢子。北方应用白僵菌防治油松毛虫或赤松毛虫,需温度24贑以上的连雨天或露水较大的条件,施菌量应适当增加3―4倍。

施用方法:采用飞机或地面喷粉、低量喷雾、超低量喷雾;地面人工放粉炮。预防性措施亦可采用人工敲粉袋、放带菌活虫等方法。

2、苏云金杆菌(Bt)防治

应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松毛虫,一般防治3―4龄幼虫。施药林分适宜温度为20―32贑。施菌量每亩40~80万国际单位(IU)。多雨季节慎用。

施用方法:喷粉、地面常规或低量喷雾、飞机低量喷雾。喷雾可同时加入一定剂量的洗衣粉或其它增效剂。

3、质型多角体病毒(CPV)防治

用围栏或套笼集虫、集卵增殖病毒、人工饲养增殖病毒、离体细胞增殖病毒或林间高虫口区接毒增殖等方法,收集病死虫,提取多角体病毒,制成油乳剂、病毒液或粉剂。使用时可在病毒液中加入0.06%的硫酸铜或0.1亿孢子/ml的白僵菌作为诱发剂,提高杀虫率。每亩用药量50-200亿病毒晶体。

施用方法:采用飞机或地面低量喷雾、超低量喷雾或喷粉作业。

4、招引益鸟

在虫口密度较低林龄较大的林分,可设置人工巢箱招引益鸟。布巢时间、数量、巢箱类型根据招引的鸟类而定。

5、释放赤眼蜂

繁育优良蜂种,在松毛虫产卵始盛期,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分阶段林间施放,每亩3―10万头。亦可使赤眼蜂同时携带病毒,提高防治效果。

(三)人工(物理)防治

可采用人工摘除卵块或使用黑光灯诱集成虫的方法降低下一代松毛虫虫口密度。

(四)植物杀虫剂防治

采用1.2%烟参碱喷烟防治幼虫,烟参碱与柴油的比例为1:20,每亩使用的药量为0.4升。

(五)仿生药剂防治

在必要情况下,采用灭幼脲(每亩30g)、杀蛉脲(每亩5g)等进行飞机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地面背负机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重点防治小龄幼虫。地面用药量要比飞机喷洒增加50%-100%的药量。在松树被害严重、生长势弱的林地,可一并喷施灭幼脲和少量尿素(约每亩50克)

(六)化学药剂防治

松毛虫防治原则上不使用化学农药喷雾、喷粉、喷烟。若必需采用,则应选择药剂,在大发生初期防治小面积虫源地,迅速压低虫口。在北方对下树越冬的松毛虫,在春季上树和秋季下树前,可采取在树干上涂、缚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制成的毒笔、毒纸、毒绳等毒杀下树越冬和上树的幼虫。

(七)自然防治法

相关文章

  • 海水蟹类脱壳期间为什么会大量死亡
    海水蟹类脱壳期间为什么会大量死亡

    海水蟹类脱壳期死亡表现在脱壳前海水蟹类会有大量死亡(脱壳不遂),也有很多海水蟹类在脱完壳以后死亡(脱壳后体质消耗太大、软壳不硬化等)。海水蟹类脱壳期死亡的原因有:(1)水体受到污染,溶氧较低,影响脱壳,导致死亡;(2)海水蟹类营养不均衡(缺钙磷镁锌铁、维生素等,体质弱);(3)脱壳期使用了刺激性药物,会有部分死亡;(4...

    200 渔业教程 渔业养殖前景 水产养殖禁忌
  • 对虾杆状病毒病(BacuLoviruspenaei)简称BP
    对虾杆状病毒病(BacuLoviruspenaei)简称BP

    (1)病原杆状病毒。(2)症状病虾身体黑褐,肝胰腺细胞核肥大,中肠腺至直肠均呈不透明白色浑浊状,轻度感染时,病毒遍及整个肝胰脏细胞。病虾反应差、浮游于水表层,有的头、尾弯向一边,有时发现虾头朝上,身体垂直在水面打转。该病可感染多种对虾,从幼虾至成虾均难幸免。污染的水质是该病毒的重要传染途径,带病的亲虾可使卵和幼体受到感...

    287 养殖技术 渔业教程 渔业养殖技术
  • 观赏水草的细菌性疾病及防治
    观赏水草的细菌性疾病及防治

    一、腐烂病腐烂病是一种感染性的病害,病原属于一种细菌。此病菌感染水草后,叶片上起初出现水渍状褐斑,后渐发黄,乃至全株叶片呈纤维状溶于水中,若与健康叶相接触,很快就会传染。导致此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水草在运输途中,因温度过高,促使细菌滋生而感染。购买者买回水草时,将感染疾病的植株混杂在健康植株中。如果不及时清除,就植于水...

    2428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相关资料
  • 水产动物疾病药物防治的误区及科学用药
    水产动物疾病药物防治的误区及科学用药

    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目前主要是以生态防治和药物防治为主。生态防治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上有较大的潜力,但目前在这方面的应用较为肤浅,有些仅停留在经验上,对疾病的控制还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药物防治是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它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上起着较重要的作用。但是盲目用药,滥用药,不仅增强了病原体的耐药性...

    860 渔业养殖价值 渔业知识 水产养殖技巧
  • 刀额新对虾淡化养殖技术要点
    刀额新对虾淡化养殖技术要点

    刀额新对虾是海水虾淡化养殖很有前途的一个养殖品种,在南方地区一年可进行两茬养殖,目前在淡水中人工饲养亩产量可达75~100千克以上。该虾壳薄体肥,肉嫩味美,胜于中国对虾,且适应能力强,常能以活虾上市,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该虾生命力强,适应盐度范围广,能在3%的海水中甚至淡水水域中生长,适宜生长水温范围为17~32℃,...

    1656 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教程 渔业养殖常识
  • 利用秋闲鱼池速养青虾
    利用秋闲鱼池速养青虾

    秋末冬初,利用夏花鱼池或单养鲟鱼、罗非鱼等不耐低温的鱼塘速养青虾,可确保青虾在越冬前有两个月左右的生长期,蜕皮3次,长成大虾,每亩可产成虾50公斤~60公斤。由于成虾规格大,又值元旦、春节前后上市,可达到增产增效目的,每亩纯收益可达1500元~2000元。现将具体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青虾苗种放养鱼池应用生石灰清塘后,...

    726 渔业相关资料 水产养殖指南 养殖妙招
  • 斑点叉尾鮰商品鱼网箱养殖技术
    斑点叉尾鮰商品鱼网箱养殖技术

    斑点叉尾鮰自引入我国后,网箱养殖是继池塘养殖之后的又一新型养殖方式,其经济效益更为显著。1.网箱结构网箱采用聚乙烯双层封闭式网箱。目前网箱规格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大网箱,其规格为外箱4米×4米×2.5米,内箱3.6米×3.6米×2.5米,网目视鱼体规格而制定;另一种是小体...

    2200 渔业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 养殖禁忌
  • 罗非鱼斜管虫病的防治
    罗非鱼斜管虫病的防治

    在罗非鱼的实际养殖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条件限制和高密度精养,养殖水体恶化,鱼体抗病能力下降,容易突发疾病。斜管虫病经常暴发,该病发展快,一旦发生,如不及时控制,死亡率超过80%以上。一、病原斜管虫病病原体为鲤科斜管虫,适宜繁殖的水温为8-18℃,当水温低到2℃时也还能繁殖;在水质恶劣,鱼体抵抗力低下时,水温28℃时也能...

    1644 水产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常识 养殖指南
  • 夏季养龟注意要点
    夏季养龟注意要点

    夏季养龟的管理好坏,影响到养龟效益的高低。而对于成龟养殖而言,关系到商品龟的品质好坏;而对于预备亲龟,又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决定性作用阶段。因天气的复杂变化,夏季养龟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水质要清新。夏季天气炎热,龟的活动频繁,食量增加,而龟又有在水中栖息的习性,随着水中排泄物、残余饲料的增多,龟池内的水质极易恶化。此时...

    2272 渔业养殖前景 水产养殖禁忌 水产养殖教学
  • 淡水鱼池塘养殖的病害防治
    淡水鱼池塘养殖的病害防治

    鱼病的发生是鱼体、环境条件和病原体之间失去平衡所产生的现象,是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鱼类的体质差、抗病能力弱和环境条件恶劣时,有病原体的存在就有可能发生鱼病。一般来说,下列情况容易使鱼得病:鱼种质量不好,体质差、受伤或已带病菌;水源水质不好;饲料质量不佳,营养或新鲜度达不到要求;放养密度过大、管理不善、水质恶化等...

    1481 渔业文摘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技巧
  • 养龙鱼的日常打理技巧
    养龙鱼的日常打理技巧

    每日给混养多条龙鱼的水箱进行的例常打理跟打理只养了一条鱼的水箱基本上大同小异。除了必须加倍小心翼翼外,你所需做的一切均跟平时为只养有单一鱼只的水箱所做的无甚两样。只消犯下一个错误便足以破坏你一整个饲养了多条龙鱼的水箱。这水族箱可是你投入了大量的金钱与时间之后才得以拥有的。总的来说,你肩上的责任因而更大了。 首先增加...

    554 渔业养殖科普 水产养殖教学 养殖指南
  • 以鱼养鱼混养技术
    以鱼养鱼混养技术

    以鱼养鱼就是把不同的鱼混养在一起,充分利用水体和天然饵料,以达到高产目的。鲤鱼、鲫鱼 它们是水底"清洁工",栖息在水底并摄食底部的残饵和腐殖质,充分利用水体中残余的有机物,能大大减轻池底有机物的腐化分解,净化水质,减少鱼病发生。鳜鱼、乌鳢、加州鲈 它们是水体中的"除杂先锋"。其性情凶猛,能大量摄食野杂鱼、小虾等,适当套...

    2801 养殖技术 渔业教程 渔业养殖前景
  • 北方地区罗非鱼当年养成技术
    北方地区罗非鱼当年养成技术

    在自然条件下,罗非鱼在我国北方地区适宜生长时间只有4~5个月,在冬季只能依靠电厂余热水或地热资源越冬,随着热电厂的逐步改造和地热资源的减少,利用电厂余热水帮助罗非鱼越冬将越来越困难,罗非鱼越冬成本有所增加。近几年,随着休闲渔业的发展,罗非鱼品质优良且又适合钓、烤而成为渔场垂钓深受欢迎的品种之一,其需求量却日益增大,迫切...

    1021 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科普 水产养殖
  • 黄河三角洲地区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
    黄河三角洲地区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

    克氏原螯虾,又称红色沼泽螯虾、小龙虾或克氏螯虾,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克氏原螯虾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特别是占体重5%左右的克氏原螯虾肝脏(俗称虾黄),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由于该虾适应性广,生命力和繁殖能力强,对...

    1261 渔业养殖常识 水产养殖手册 养殖禁忌
  • 秋季养蟹三注意
    秋季养蟹三注意

    一、注意防止水温剧变 秋天蟹池应保持一定的水位,防止水温剧变;此外,在加注新水时应注意温差不超过3℃,以防河蟹发生感冒死亡。 二、注意及时出售性成熟蟹每年霜降前后,一批二龄河蟹性腺成熟,表现为背壳呈墨绿色,雄蟹螯足绒毛粗长发达,螯足、步足刚健有力,雌蟹肚脐变成椭圆形,四周有小黑毛。此时的河蟹体内渗透压升高,常因不能适...

    2562 水产养殖 渔业养殖知识 养殖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