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养鸭技术与鸭病的防治有哪些?

时间 : 11-06 投稿人 : 枕上猫 点击 :

在养鸭业中,根据生产用途可以分为肉用和蛋用两种,而不同生产用途的鸭品种所采取的饲养管理措施也略有不同,所以在养殖中大家应注意这些养殖技术要点,加以区别,从而让蛋鸭与肉鸭获得最适宜的饲养管理,具体的蛋鸭和肉鸭的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养鸭技术与鸭病的防治有哪些? | 动物养殖百科

一、鸭品种的选择

鸭的品种很多,按生产用途可分肉用和蛋用两种。

1、肉用品种

(1)“北京鸭”,在较好的饲养管理下,50-60日龄体重达2.5公斤左右,经填肥后体重可达3公斤。

(2)“澳洲狄高鸭”生长发育快,饲养8周体重可在3.5公斤。

(3)英国“樱桃谷鸭”饲养7周达3公斤以上。

(4)“番鸭”,原产于南美洲,番鸭生长较慢。10周龄体重可达公鸭3.5公斤,母鸭2公斤。公番鸭与母家鸭杂交产生第一代杂种,通称“半番鸭”,生长快,体型大,肉质好,生活力强但无繁殖能力。

2、蛋用品种

(1)“绍鸭”,原产浙江省,体型较小,年产量250-300枚;

(2)“金定鸭”,产于福建龙海。产蛋率高,年产量为260-300枚。

(3)麻鸭,我国各地方品种的一个总称,象麻雀的羽毛,分布广,数量多,广东的中山麻鸭,年产蛋240枚左右;引进的“卡儿康贝尔鸭”,产蛋量也高。

二、鸭舍的建造

能否为鸭子建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对鸭子的生长有着很大的影响。首先,养鸭就要选址建鸭舍,鸭舍是鸭生活、休息和产蛋的场所,场地的好坏及鸭舍的安排合理与否,关系到鸭生产性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同时也关系到饲养管理工作以及经济效益。因此,场址的选择要根据鸭场的性质、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权衡而定。通常情况下,场址的选择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鸭场定位。鸭场的位置很重要,一定要选择好位置。这是因为肉、蛋鸭场的主要任务是为城乡居民提供新鲜的商品鸭肉、鸭蛋,因此,既要考虑服务方便,又要注意城镇环境卫生,还要考虑场内鸭群的卫生防疫。场址宜选在近郊,一般以距城镇10-20公里为宜,种鸭场可离城镇远一些。

2.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鸭舍的建设首先要考虑到水源,一般应建在河流、沟渠、水塘和湖泊的边上,水面尽量宽阔,水深1米左右。水源以缓慢流动的活水为宜。水源应无污染,鸭场附近无畜禽加工厂、化工厂及农药厂等污染源,离居民点也不能太近,尽可能建在工厂和城镇的上游。大型鸭场最好能自建深井,以保证用水的质量。水质必须抽样检查,每100毫升水中的大肠菌群不能超过5000个。

3.地势高燥,排水性好。鸭虽然可在水中生活,但舍内应保持干燥,不能潮湿,更不能被水淹。因此,鸭舍场地应稍高些,略向水面段倾斜,至少要有5°-10°小坡度,以利排水。在山区建场,不宜建在昼夜温差太大的山顶,或通风不良和潮湿的山谷深洼地带,应选择在半山腰处建场。山腰坡度不宜太陡,也不能崎岖不平;低洼潮湿处易助长病原微生物的孳生繁殖,鸭群容易发病。

4.房舍朝南或东南。场址位于河、渠水源的北坡,坡度朝南或东南,水上运动场和室外运动场在南边,舍门也朝南或东南开。这种朝向,冬季采光面积大,有利于保暖,夏季通风好,又不受太阳直晒,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有利于提高生产性能。

三、不同阶段鸭的饲养管理

一)雏鸭饲养管理

1、 育雏条件:(1)温度:育雏温度合适而平稳是提高雏鸭成活率的关键。一般要求夜间温度高于白天1-20c,有利于鸭的休息,忌忽高忽低。

(2)湿度:育雏前期,室内温度较高,水份蒸发快,此时相对湿度要高些。若湿度过低则脚趾干瘪,精神不振,影响健康和生长,我国南方一般都能达到要求。

(3)饲养密度:密度过大,不仅影响健康和生长、发育,也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密度过小,不易保温,圈舍利用率低。密度应随日龄及季节变化而改变。

(4)光照:太阳光能提高鸭的体表温度,增强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生长,并能增进食欲,刺激消化系统,有助于新陈代谢,若自然光照不足,可用人工光照弥补。

2、雏鸭管理要点:

(1)饮水开食:培育雏鸭要掌握“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保证其出壳后24小时就可喂肉小鸭科,若是蛋鸭则喂饲蛋小鸭料(最好向有完善的技术咨询和售后服务系统的饲料公司购买。)

(2)喂食次数:少喂多餐,逐渐过渡到定餐,3日龄之前每隔2小时喂一次,晚上二次,逐渐减少到21日龄每日三次。

(3)洗浴运动:育雏期内进行洗浴和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促进发育。雏鸭的尾脂腺不发达,初期洗浴的时间短,水要浅。周龄开始每天在浅水中洗浴5-8分钟,2周龄则可洗浴15-20分钟,以后逐渐延长。

(4)分群管理:不同日龄不同批次的小鸭不能同群饲养,须按鸭的体质和发育情况进行分群,1周龄400-500只/群;2周龄250-300只/群;3周龄150-200只/群。

(5)断啄:为防止鸭群啄癖的发生,可在2-3周龄时断喙。用切啄器在鸭上啄嘴的中部切。为防止断缘出血,在切啄前后两天可在饮料中加维生素k。

二)肉用仔鸭饲养管理

3-7周龄的鸭称为中雏(或仔鸭),此阶段是鸭生长发育迅速的时期,对营养需求高,食欲旺盛,采食量大,对外介环境的适应性强。

1、饮料与投喂量:用3-5天过渡期,饲料从小鸭料过渡到中鸭料,若是半番本地土杂鸭类,也可用中鸭料,按喂量以自由采食所能消耗的饲料量为宜。

2、保持圈内清洁干燥:仔鸭易管理,要求圈舍条件比较简易,只要防风,防雨设备即可,但圈舍一定要保持清洁干燥,夏天搭荫棚。

3、密度适当:随日龄增大,不断调整密度,使圈内经常保持空气新鲜。

4、洗浴:为促进新陈代谢与鸭体肌肉、羽毛的生长,每天定时洗浴,但时间不可过长、尤其后期,以免散热过多,影响经济效益。

三)蛋鸭育成期饲养管理

蛋鸭自5周龄至16周龄称育成期。这时期特点:①生长发育迅速,活动能力很强,会吃会睡,需要给予管理丰富的饲料。②神经敏感,合群性很强,可塑性很强,适于调教和培养良好的生活规律。

1、饲料:利用3-5天把鸭料从蛋小鸭料过渡到蛋育成鸭料。

2、运动:适当加强运动,促进骨骼和肌肉发育,防止过肥,每天定时在舍内转圈运动。

3、接触:多与鸭群接触,提高鸭子胆量,防止惊群。

4、限饲:限饲以控制体重,避免过早开产,使开产日龄整齐,生蛋大,产蛋高峰持续时间长,降低产蛋期发病率与死亡率。但限饲不等于喂玉米,有限量、限质、限时三种方法,即限制采食量,控制饲料营养浓度,控制饲喂次数或采食时间。

5、光照:不用强光照明,要求每天标准光照时间稳定在8-10小时,在开产前不宜增加。

四)产蛋鸭饲养管理

从产蛋开始直到被淘汰称产蛋鸭,一般蛋用型麻鸭利用期约350天,为第一个产蛋年。也有经换羽休整后,再利用第二年、第三年,但其生产性能逐年下降,尤其是受精率、孵化率降低及蛋壳变薄。

1、饲料与饲喂量:产蛋前期应尽快把产蛋推向高峰,在营养方面应根据自然环境,饲养规模选择饲料类型。山区小型产蛋鸭选用适合山地蛋鸭早熟、蛋粒小、产蛋率高的全价蛋鸭料。沿海高产大型产蛋鸭选用适合与之特点相应的全价蛋鸭料。购料或自配饲料时应注意选择,以满足鸭的营养需要并保持健壮体格,饲喂量以自由采食量为宜。

2、光照:进入产蛋期的光照原则是:只宜逐渐延长直至达到每昼夜光照16小时,不能缩短,不可忽照忽停,忽早忽晚;光照强度不可时强时弱,只许渐强,直至每平方米8勒克斯(2瓦/米2)。操作规程要保持规定,避免引起应激反应。

3、温度:最适宜温度为13-200c。鸭没有汗腺散热,温度过高,采食量减少,生理机能受到干扰,蛋重减轻,蛋白变稀,蛋壳变薄,产蛋率下降。气温在50c以下时要保温升温,超过300c时要防暑降温。

4、不同季节管理要点:春季重点防霉、通气。敞开门窗,充分通风,勤换垫草,保持舍内干燥,疏通水沟,运动场不可积污水,严防饲料的发霉变质,定期消毒鸭舍。夏季防暑降温,敞开门窗,装上排风扇,搭架遮棚。适当疏散鸭群,缩小饲养密度。秋季补充人工光照使每日光照时间不少于16小时,强度以5-8勒克斯为宜(1.25-2瓦/米2)。冬季重点是防寒保温和保持一定的光照时间,提高单位面积饲养密度达8-9只/米2,关好门窗,防止贼风。

四、高效养鸭技术要点

鸭子的生活习性是昼夜交替变化的。受此影响,鸭的某些习性也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昼夜变化规律。如能顺应鸭子的这种变化规律,实行规律化、科学化饲养,则可以饲养管理好鸭群,降低饲养成本,有效提高蛋鸭的产蛋率和肉鸭的增重速度,从而提高饲养效益。

一)鸭采食的昼夜变化规律

在自然光照下,鸭群一昼夜内有3个采食高潮,分别在早晨、中午和晚上。据此,在饲养管理上应做到:

1、加强早饲

鸭群在黎明食欲特别旺盛,此时喂饱、喂好可使蛋鸭多产蛋,肉鸭长膘增重快。

2、定时放牧

放牧应在鸭子早、中、晚3次采食高潮时进行,其它时间让鸭群休息或将其赶入水中,劳逸结合。如需饮水给药或拌饲给药,最好安排在鸭子采食高峰时进行。

二)鸭产蛋的昼夜变化规律

正常情况下,蛋鸭产蛋主要集中在午夜以后到黎明之前这段时间,通常不在白天产蛋。因此,要提高鸭的产蛋率应做到:

1、晚上10时准时关灯,停止照明,以保证蛋鸭在次日1~4时的安静环境中产蛋。

2、如发现鸭子产蛋普遍晚于5时,并且蛋头较小,说明其日粮中精料不足,要及时按标准增加精料。

3、如果鸭子在白天产蛋,则多是因饲料单一、营养不足,早上放牧过早或鸭舍内温度高、湿度大等恶劣环境所致。应有针对性地改善其饲养管理条件,并暂时推迟鸭子每天早上放牧时间(8时)。

三)鸭交配的昼夜变化规律

通常情况下,种鸭交配一般都选择早晨或傍晚广阔的水面进行。因此,要在种鸭早上或晚上的交配高峰期,应将其赶到较深的水域,以提高种鸭的受精率。

四)酉时病的昼夜变化规律

酉时病是因鸭子于每天下午酉时(17~19时)发病而得名。该病发作时鸭子剧烈骚动、快速聚堆,导致部分弱鸭被践踏致死,死亡率常达20%左右。此病是由于运输等应激所致。所以,应尽量减少鸭子远距离运输前后的各种应激。鸭子运后数日内,于每天酉时前1~2小时在日粮中添加抗应激药物,以便及时制止酉时病发生。

五)免疫应答的昼夜变化规律

据实践测定,家禽对免疫制剂(疫苗、菌苗等)敏感性的强弱是呈昼夜周期性变化的,白天敏感性差,免疫应答迟钝;夜间接近凌晨时,肾上腺素分泌最多,免疫应答最敏感。所以家禽(包括鸭、鹅、鸡)的免疫工作在凌晨时进行效果最好。其具体的好处有两点:

1、家禽夜间停止活动,容易捕捉,应激反应小。

2、在家禽免疫应答佳期(每天凌晨)时进行接种,可使其更快、更好地产生免疫力。

常见鸭病防治技术有哪些?

1、鸭瘟

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天鹅、雁等水禽的一种急性、高度死亡率的传染病,各种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所以都把鸭瘟视为养鸭业的大敌。鸭瘟的发生主要是购入病鸭或病鸭群中带毒的鸭,其排出病毒传染健康鸭群,或者是由于健康鸭群与病鸭群同群放牧,经感染的水源与食物而传染。亦可能是由于使用被病鸭排泄物如粪便污染的用具,运输工具。鸭子食入或饮入被污染的饲料或饮水经口感染,也可能经呼吸道吸入污染的空气感染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夏之交和秋季养鸭相运销旺季时易流行。潜伏期一般为2~4天,病初体温急剧升高到43℃以上,这时病鸭表现精神不佳,头颈缩起,食欲减少或停食,但想喝水,喜卧不愿走动。病鸭不愿游水,漂浮水而并挣扎回岸。流泪、眼周围羽毛沾湿,甚至有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连。鼻腔亦有分泌物,部分鸭头颈部肿大,俗称"人头瘟"。 病鸭下痢,呈绿色或灰白色稀粪。病后期体温下降,精神极度不好,一般病程为2-5天,慢性病例可拖至l周以上,消瘦,生长发育不良,体重轻飘。病死鸭腔咽喉头周围可能有坏死灶,食道内有条纹状的溃疡,在泄殖腔粘漠(即肛门内侧)有出血或溃疡,小肠有出血环。此外,肝脏徽肿胀,瘀血和出血斑点,心脏有出血点等。

防治办法:对受鸭瘟威胁的鸭群,可注射鸭瘟弱毒苗,疫苗对20日龄的小鸭安全有效,免疫期可达6个月,成年鸭注射疫苗后,免疫期可达1年,免疫的母鸭可以通过蛋将抗体传给雏鸭,雏鸭到13日龄时,抗体大多消失,即无免疫力。雏鸭1日龄时注射疫苗,免疫期最多1个月。 7日龄,鸡胚亿弱毒苗,0.2~0.5ml/羽肉注射。7天后可产生抗体,并保护肉鸭至上市。

2、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是发展养鸭业的大敌。本病毒对环境因素抵抗力强,鸭场一旦污染,难以彻底消除,鸭场空很长时间后,病毒仍可存活。雏鸭初发病时发现精神萎靡、缩脖、翅下垂、不爱活动、行动发呆,常跟不上群、蹲卧、眼半闭、不爱吃食或不食。发病半天到到一天发生全身性抽风,病鸭多侧卧,头向后背,故有"背脖病"之称。两脚痉挛性地反复蹬踏,有时在地上旋转。-般病鸭出现抽风后十几分钟即死亡。有的可持续5小时左右才死亡。病鸭的嘴和爪尖呈暗紫色,少数病鸭死前排黄白色或绿色稀粪。也有的雏鸭死广之快是惊人的,一背脖,蹬腿就死了。看不到明显的症状。

防治办法:雏鸭1~3日龄,鸡胚化弱毒苗,0.5ml/只,颈皮下注射,2天后产生抗体,5天达到高水平。

3、鸭霍乱

又叫“摇头瘟”。主要侵害14~42日龄的雏鸭。病鸭常表现口鼻中流出粘液,张口呼吸,常常摇头,拉白色恶臭稀粪,病鸭瘫痪。

防治办法:①预防。控制饲养密度,注意环境卫生,定期打防疫针。鸭霍乱的疫苗为禽巴氏杆菌苗,如731弱毒菌苗,接种2日龄以上的鸭群,免疫期达三个半月。禽霍乱氢氧化铝胶苗,用以2月龄以上的鸭群。每只鸭肌肉注射2ml,间隔10天再注射一次,免疫期3个月。禽霍乱油乳剂灭活苗,用于2个月全以上的鸭群,每只鸭皮下注射1ml。免疫期为6个月,也有报道用鸭巴氏杆菌A制成的疫苗,每只鸭肌肉注射2ml,可产生4~5个月的免疫力。②治疗。抗病1号注射液肌肉注射,按0.2~0.3毫升/公斤体重,每日两次,2~3天为一疗程。饮用时,每毫升药液加水500毫升。

4、禽副伤寒

多发生于10~12日龄幼禽。雏鸡拉稀、流泪、头部肿胀,雏鸭可出现神经性痉挛、倒地、头向后仰、很快死亡,故又称“猝倒病”,雏鹅常呈现跛行、关节炎、关节肿胀、疼痛。

防治办法:①预防。严格消毒育雏舍,淘汰带菌禽,种蛋在孵化前应用福尔马林蒸气消毒;②治疗。用抗病1号或金霉素治疗,有一定效果。

5、球虫病

雏鸭患该病死亡率较高,对小鸭的危害较大。主要症状是先拉稀,后血便。预防方法:保持环境卫生;雏鸭的饮水要清洁,防治球虫卵囊从口入;鸭舍要保持干燥清洁。

治疗方法:一旦发病,应及时用药。

(1)将磺胺六甲基嘧啶按0.01%用量混入饲料中喂,连用3~5日;

(2)在饲料中加入0.02%复方新诺明饲喂,连喂3~5天;

(3)饲料中加入0.01%球虫灵,连喂3~5日。

6、雏鸭下痢

病因复杂,多种疾病均可引起此症状,要注意诊断,对症治疗。一般疗法,饲料中混入0.03%-0.04%土霉素或痢特灵。

7、曲霉菌病

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喘气,有时发生特殊的“沙哑声”。该病多发生于多雨潮湿地区,死亡率高。防治方法:注意防潮,保持鸭舍干燥,不可用发霉的垫草和饲料。

治疗方法:此病无特殊药物,可用土霉素拌入饲料喂服,每天2次,每只鸭用5毫升、连用3天;或用灰黄霉素,每只鸭500毫克,每天两次,连服3日。

8、鸭传染性浆膜炎

又叫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里墨氏杆菌侵害小鸭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疾病。1~8周龄的鸭都易感,但尤以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一周龄以内及7周龄以上的鸭极少发病。本病在感染群中发病率极高,有时可达90%以上。死亡5~80%不等。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低温阴雨、潮湿寒冷季节严重。最急性病例看不到任何明显症状突然死亡。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嗜睡、缩颈或嘴抵地、脚软、不愿走动。眼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常使眼周围羽毛脱落而形成“眼圈”。鼻孔有黏性分泌物,干枯后堵塞鼻孔。小鸭常见咳嗽,打喷嚏,拉黄绿色或黄白色稀粪。死时呈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亚急性及慢性病例神经症状更为明显。

治疗方法:常用治疗药物有:①氯霉素或土霉素0.05%混入饲料中连喂3~5天。②青霉素、链霉素各3000~5000单位肌肉注射,连用2~3天。③磺胺二甲基嘧啶0.3%混入饲料中连喂3天。

9、鸭传染性窦炎

危害小鸭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成年鸭亦可发生。病的特征是眶下窦显著肿大,充满浆液~粘液性渗出物或干酪样物。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对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季和冬季多发,7~15日龄雏鸭易感性最高,30日龄以上鸭发病较少。初期病雏打喷嚏,从鼻孔流出浆液性渗出物,以后变成粘性,在鼻孔周围形成结痂。病久则成干酪样变化。病鸭用脚踢抓鼻额部,露出红色的皮。部分病鸭呼吸困难,频频摇头,患病后期,眶下窦积液,一侧或两侧肿胀,按压无痛感,一般保持l0~20天不散。严重的病例眼结膜潮红,流泪,并排出脓性分泌物,有的甚至眼睛失明。饲养管理条件差,密度过大,通风不良,舍内温度忽高忽低,是引起发病的主要诱因。

防治办法: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雏鸭的抵抗力,是预防本病的重要一环。发病鸭舍,将鸭子全部转走,用清水冲洗后,再用火碱水刷洗,最后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药物防治可试用泰乐菌素或支原净。此外,亦可试用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蒽诺沙星和氧氟沙星等。

相关文章

  • “稻鱼鳖”立体生态混养技术及疾病预防措施
    “稻鱼鳖”立体生态混养技术及疾病预防措施

    中华鳖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铁、钙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滋阴凉血、补益调中、补肝肾等功效,是水生动物中“第一补品”。今天小编要说的就是“稻鱼鳖”立体生态混养,简单点来说就是探索利用稻田立体空间进行生态种养的模式,具体如下。 一、稻田的选择 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的养殖区域,在稻田池四周筑高出水面70cm~80cm坚...

    2825 动物图鉴
  • 田螺的草鱼混养殖技术
    田螺的草鱼混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技术中,田螺与草鱼混养,只喂青草,不用再喂其他饲料,就能保证草鱼、田螺正常生长,使草鱼肥,田螺丰。现将田螺的草鱼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想养田螺与草鱼的朋友做个参考。一、筑塘草鱼、田螺混养,水深要保持1~1.5米,要有长流水供应,并且是不受污染的,最好是从山上流出的山水或从地下冒出的泉水,不要流经种植水稻、玉米或...

    2565 动物养殖禁忌 田螺 田螺养殖技术
  • 马鹿茸和梅花鹿茸哪个好
    马鹿茸和梅花鹿茸哪个好

    鹿茸是名贵的中药材,主要采用马鹿和梅花鹿的角制作而成,根据使用反应,发现梅花鹿的鹿茸品质较马鹿的品质好。马鹿和梅花鹿茸哪个好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密生绒毛的幼角。市面上出售的鹿茸主要有两大类:梅花鹿的鹿茸称“花鹿茸”,马鹿的鹿茸称“马鹿茸”。即制成的鹿茸片和带有头骨的...

    989 梅花鹿 动物养殖科普 梅花鹿知识
  • 如何提高斑嘴野鸭成活率?
    如何提高斑嘴野鸭成活率?

    斑嘴野鸭具有体型适中、肉质优良、繁殖力高等特点。在野生状态下,斑嘴野鸭自然孵化、育雏。为充分利用野鸭资源,保护野鸭品种多样性,满足市场需要,野鸭胆小食杂,善游泳、飞翔,抗逆性强,驯养繁殖野鸭一定要适应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惯,特别要加强育雏期的饲养管理。维持适宜温度雏鸭体小、绒毛短,体温调节能力弱。育雏舍温度要求:1~3...

    1017 动物饲养常识 养鸭养殖技术
  • 蜜蜂养殖的天敌防治
    蜜蜂养殖的天敌防治

    蜜蜂是我国主要的特种养殖模式之一,养殖历史十分悠久。养殖的朋友非常的多,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就有很多困扰,比如蜜蜂的天敌,要想养好蜜蜂,除了要做好日常的养殖管理工作之外,天敌的防治也是十分关键的。现将蜜蜂常见的天敌防治措施简要分享给大家。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巢虫蜂巢中出现肉虫是中蜂养殖中的主要虫害,它们通常会在巢脾中打隧...

    2630 农业养殖技术
  • 基础种狸群的建立
    基础种狸群的建立

    种狸的年龄组成对生产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当年幼狸留得过多,不仅公狸利用率低,且母狸发情晚,不集中,会推迟配种期。特种养殖:果子狸冬休期的饲养管理人工饲养的果子狸,公母比例1:2或1:3较适宜。在种狸群中,当年幼狸比例较大时,可多留几只公狸。在一年的繁殖季节里,种公狸参加配种的数量与种公狸总数之比称之种种公狸的配种率。实践...

    216 果子狸 动物养殖教学
  • 养殖一亩金蝉要多少斤呢?
    养殖一亩金蝉要多少斤呢?

    金蝉是一种野生的昆虫,由于它的营养价格和药用价值被进一步的开发,市场对金蝉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所以在部分地区也就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工金蝉养殖场。市场上金蝉的价格一般是六十五块钱一斤,而当年产的金蝉价格最低价也能卖到七十块钱一斤,这对很多养殖户来说也是非常不错的经济收益了。那么养殖一亩金蝉能产多少斤呢?养殖一亩金蝉的产量?金...

    375 动物养殖技巧 金蝉
  • 獭兔管理方面应做好4点工作
    獭兔管理方面应做好4点工作

    獭兔是比较着名的裘皮用兔,它不仅毛皮珍贵,产肉性能也较好。其生长发育表现在体重的逐渐增长和毛皮的渐趋成熟。体重的增长规律是前期生长快,后期相对较慢,其增重速度主要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管理、营养、气候等)的影响,在性别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一般公兔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母兔。獭兔出生后第3天开始长绒毛,并有固有色型出现;15日...

    1942 獭兔 动物养殖教程
  • 家常的鸭肉怎么做好吃?
    家常的鸭肉怎么做好吃?

    1、鸭肉清洗剁小块。2、起锅热油,煸香生姜丝。3、下入鸭肉翻炒。4、待鸭肉无血色时加入切好的土豆翻炒。5、加入老抽,加入适量的清水盖上锅盖焖煮。6、用筷子插进鸭肉跟土豆,以能轻松插入为宜,即可下入葱白稍焖片刻即可出锅。啤酒鸭怎么做?原料:肥鸭、啤酒、生抽、老抽、糖、干辣椒、尖椒、盐、葱、姜。做法步骤:第1步、肥鸭斩成小...

    2711 鸭子 动物养殖方法
  • 杏花鸡养殖技术
    杏花鸡养殖技术

    杏花鸡又名米仔鸡,具有抗病力强、适应力广、耐寒、耐热的特点,它饲养起来要比普通的鸡更为简单,能给养殖户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那么杏花鸡该怎么养殖呢?一起来了解了解吧。1、饲养方法杏花鸡一般采用地面平养、栏面平养以及网箱三种方式,这三种方法投资少,劳动力低,但是在雨季是要做好防潮工作以及垫料的潮湿和脏污,以免诱发寄生虫病和...

    343 动物图鉴
  • 牛蛙的八种做法大全
    牛蛙的八种做法大全

    牛蛙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非常丰富,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营养食品,不少人都非常喜爱。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牛蛙的八种做法大全,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哟。爆炒牛蛙用料:洋葱、牛蛙、芥花油、葱姜、料酒、盐、白糖、干辣椒步骤:1.准备好食材,新鲜牛蛙秤好请商贩代为加工宰杀、剥皮留用。2. 用牙签挑地去脊柱上...

    494 牛蛙 动物养殖禁忌 牛蛙资讯
  • 仿野生甲鱼养殖技术介绍
    仿野生甲鱼养殖技术介绍

    甲鱼也叫团鱼、水鱼、王八,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甲鱼成了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甲鱼口感风味俱佳,而且营养丰富,有滋补的功效,现在加入甲鱼养殖的养殖户也越来越多了,为了保持甲鱼的野生特性,不少养殖户都采用了仿野生甲鱼养殖的养殖方式,那么仿野生甲鱼养殖的技术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养殖条件1、池塘:池塘...

    1641 甲鱼 动物养殖管理技术
  • 泥鳅养殖的常见养殖模式有哪些
    泥鳅养殖的常见养殖模式有哪些

    泥鳅的养殖模式较多,有池塘养殖模式、水泥池养殖模式、网箱养殖模式和稻田养殖模式等。一,池塘养鳅模式池塘养鳅模式是在池中专门养殖泥鳅不套养任何鱼类。常用于养殖泥鳅的池塘可利用鱼塘,稻田改造的池塘、土坑、河沟等均可。一般要求东、西较长,南、北宽20-30米,面积3-5亩,池深0.8-1.2米,水深0.5-0.6米。池梗路面...

    272 泥鳅 动物养殖教学
  • 成蟹捕捞方法及运输技术要点
    成蟹捕捞方法及运输技术要点

    现将河蟹捕捞方法和运输技术介绍如下:1.流水捕捞法:现正是河蟹生殖回游季节,绝大多数河蟹离开洞穴到池中活动。在蟹池出水口布置张网或陷阱,再缓慢排放池水,便可在网中或陷阱内捕到大量的河蟹。2.灯光诱捕法:抽出一定量的池水保留30厘米左右水深,当夜晚河蟹纷纷上岸活动时,在池塘四角点上灯,灯下埋一只缸,且灯光诱集,使洒蟹掉入...

    1419 捕捞技术 养殖教程 动物信息 动物养殖知识 渔业捕捞
  • 养一亩牛蛙赚多少钱
    养一亩牛蛙赚多少钱

    牛蛙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现今,在很多的餐馆中都能够看到这道菜。基于牛蛙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庞大,所以引得很多创业者加入牛蛙养殖的行业中。那么,养一亩牛蛙赚多少钱?牛蛙养殖需要多少成本?下面就来给大家预估一下吧。养一亩牛蛙赚多少钱?一般情况下,一亩地每年能够生产2万斤牛蛙,按照市场价格,每斤10元(至低价格)计算。总的...

    227 牛蛙 农业养殖注意事项 牛蛙价格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