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型传支发病的基本特点多在10日龄左右发病,发病越早危害就越严重。
发病急,传播快,傍晚有几只鸡出现呼吸症状,第二天早晨全群就会发病。
呼吸症状时几乎没有死亡。
出现呼吸症状后3~4天,当呼吸症状减轻或几乎消失时,出现采食量,饮水量大增,同时出现较高的死亡率。
发病后期常继发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导致死亡增加,而且死亡持续时间更长。
二、发病后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前期(饮水增加以前)死亡的,多是由于支气管内异物堵塞而导致的急性死亡,死的鸡体况较好,解剖时可见在气管下部或支气管处有灰白色粘稠或干酪样异物堵塞。
当饮水量剧增、死亡率上升时,病鸡表现脱水。病、死鸡肾脏苍白、肿胀,出现的“花斑肾”,输尿管内充满白色尿酸盐。
死亡慢的,常由于继发感染还出现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发病日龄比较大的慢性病例有时还出现痛风。
三、在诊断时要注意什么肉鸡在前期出现传播迅速的呼吸道病,并且在排除了新城疫后,应当首先考虑肾型传支而不是呼吸型传支,因为对肉鸡来说,肾型传支要比呼吸型传支发病频繁,而且危害也更严重。
发生新城疫时,在出现呼吸症状的同时,鸡群排白、绿色稀便,并且出现死亡,饮、食量同时都有所下降,解剖死鸡能发现有相应的病理变化,如腺胃粘膜、乳头的出血及肠道粘膜的枣核样溃疡。
四、综合治疗措施在发病的不同阶段对鸡群的处理措施是不一样的,这一点相当重要。
—刚出现的呼吸症状时:首先要止咳平喘、祛痰的中药,并且配合抗病毒的化学药物,用预防量的通肾药,同时用预防量的针对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的药物。
—已经有比较多的死亡,病死鸡出现的肾肿时:适当用止咳平喘、祛痰的中药,并且适当配合抗病毒的化学药物,重点通肾,同时补充电解质和维生素,用预防量的针对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的药物。
—当已经出现的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时:止咳平喘、祛痰的中药及抗病毒的化学药物可以不用,或小剂量用3天,重点用治疗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的药物,根据肾脏变化的轻重适当通肾,根据采食量的变化适当补充电解质和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