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副嗜血杆菌病是什么病?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猪副嗜血杆菌病属于传染性疾病,一旦猪只患病将会影响整个猪群。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什么病?
一、传染源
猪副嗜血杆菌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猪、临近康复的猪只以及呈隐性感染的猪。
二、传播途径
1、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病菌能够通过飞沫随呼吸运动进入健康的猪只体内,经呼吸道传播。
2、病菌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经消化道入健康的猪只体内。
3、此外,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病菌还能够通过创伤而侵害皮肤,从而引起皮肤炎症和坏死。
三、特点
猪副嗜血杆菌病具有地区性,多发生断奶后和保育阶段的幼猪,有10%~15%的发病率,如病情严重死亡率高达50%,成年猪症状较为轻微,多是呈隐形感染,另外猪副嗜血杆菌病的发生有很多诱因,如长途运输、疲劳和其他的一些。
猪副嗜血杆菌病症状
(1)猪副嗜血杆菌急性病例:往往首先发生于膘情良好的猪,病猪发热(40.5-42.0℃)、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困难、腹式呼吸、皮肤发红或苍白、耳梢发紫、眼睑皮下水肿、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腕关节和跗关节肿大、共济失调、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有时会无症状突然死亡。
(2)猪副嗜血杆菌慢性病例:多见于保育猪,主要是食欲下降、咳嗽、呼吸困难、被毛粗乱、四肢无力或跛行、生长不良,直至衰褐而死亡。
(3)该病可以影响从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
猪副嗜血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1)重症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0.2毫升/千克,每早肌注1次,连用5-7天。
(2)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20毫克/千克,每晚肌注1次,连用5-7天。
(3)土霉素纯原粉:大群猪口服土霉素纯原粉30毫克/千克,每日1次,连用5-7天。
(4)抗生素:抗生素饮水对严重的该病爆发可能,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应立即采取抗生素拌料的方式对整个猪群治疗,发病猪大剂量肌注抗生素。
(5)纤维素溶解酶: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口服纤维素溶解酶(副株利克),可清除纤维素性渗出物、缓解症状、控制猪群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