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鳜鱼食欲影响因素与用药技巧

时间 : 11-03 投稿人 : 初雪未霁 点击 :

1鳜鱼食欲减退或不摄食的主要原因

鳜鱼食欲影响因素与用药技巧 | 海水养殖技术

1.1长期不换水,水质恶化

鳜鱼养殖户往往由于水源不良、自认为池水良好等因素而不换水,其中不少养殖户自认为池水良好而拒绝换水。在养殖过程中,由于鳜鱼大量捕食饲料鱼,其排泄物对养殖水体的污染十分严重(尤其在水体底部),但从表面来看水却很清。养殖户往往用成鱼养殖看水色的方法来判定水质的好坏,认为池水清、透明度高就是水质良好,不肯换水,在鱼病防治上不肯予以合作。

水质污染后,鳜鱼往往出现回食(捕食后又将饵料鱼吐出)、饱食死亡(死鱼腹中有饲料鱼)、食欲减退甚至不摄食等现象。在排除鳜鱼养殖病害和水体药害的前提下,应及时换水。因为鳜鱼在饱食后对水质的要求比空腹时高,如水质不良将产生回食现象,少数鳜鱼因腹中饲料鱼回不出而出现饱食死亡现象。

换水的方法是先将鱼池底层水抽去1/2~2/3后,及时注入新鲜水。放足饲料鱼后,用水体消毒剂(如二氧化氯、强氯精、溴氯海因、二溴海因、络合碘等)将水体消毒一次。一般即能恢复食欲。如2~3d后食欲再次减退,则再换水一次即可。有些养殖户采取一边进水、一边放水的方法,其只换去了表层水,效果很差。换水后,也可进一步采用生石灰化水体池均匀泼洒的方法来改善水质,1公顷用量为75kg。

水质的改善除采取换水外,可使用生物制剂来净化水质,如施放光合细菌、复合型活菌生物净水剂(如西菲利)等。也可在池底种植水草来净化水质。

1.2多次用药、盲目和超标用药,引起药害

由于鳜鱼养殖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高风险,所以有些养殖户为了提高鳜鱼养殖的成活率,经常用药、盲目用药、超剂量用药,将鳜鱼“泡”在药水里。长期用药、盲目用药和超标用药,往往引起药害。其表现在鳜鱼的积累性中毒、寄生虫抗药性的增强和对水体的药物污染。鳜鱼一般在傍晚和清晨捕食,其中以傍晚为主。有些养殖户在傍晚用药,往往引起鳜鱼回食或少量鳜鱼死亡,其主要是鳜鱼饱食后,受外界药物的刺激而出现的呕吐反应,如吐不出,则出现梗死现象。超标用药,使寄生虫抗药性增强在鳜鱼养殖中表现在车轮虫的防治上,今年以来养殖户普遍反映用硫酸铜治车轮虫病效果不佳,我们在门诊检查时也证实,除了硫酸铜其它杀虫药疗效也不懂。外用药超标用药还引起鳜鱼鳃丝水肿、出现中毒症状;内服药超标会损伤肝脏引起白肝等。同时长期对水体用药,引起水质恶化,也会使鳜鱼出现食欲减退等现象。盲目用药、超标用药往往出现用药越用越死的恶性循环现象。超标用药,不是本领大,而是不懂科学的“科盲”。

所以在鳜鱼的养殖病害防治过程中,一定要对症下药,按标准用药。同时,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鳜鱼的发病除自身和水体因素外,大多和饲料鱼有关,如饲料鱼的寄生虫病、出血病等都能感染给鳜鱼,而且速度很快。所以,自己培育饲料鱼,并在其牵入鳜鱼池前进行检查,对症下药或防病用药,从而可避免或减少对鳜鱼池的用药。也可将饲料鱼牵捕入网箱后,在网箱及其四周水体用甲醛化水泼洒(一般每次用1000g),使寄生在体表和鳃部的寄生虫脱落,15~20min后放入鳜鱼池中。用药时需注意观察鱼的反应,如鱼出现异常则立即将网箱推至无药区,以免造成损失。

1.3鳜鱼养殖病害的影响

1.3.1寄生虫的大量寄生鱼的体表和鳃部

如鱼鲺、车轮虫、指环虫等:鱼鲺的寄生会引起鳜鱼食欲减退,一般肉眼可见鱼体表的爬行虫体,可伴有尾鳍炎症。可用强效灭虫精治疗,每包250g可用0.133公顷。车轮虫、斜管虫、波豆虫、指环虫的大量寄生,可使鱼鳃损伤、粘液增多、引起鳃水肿等,出现食欲减退、消瘦、拒食,直至死亡。车轮虫、斜管虫、波豆虫可用“鱼虫克星Ⅱ”,250g/包可用0.05公顷。指环虫可用“鱼虫煞星Ⅱ”,250mL/瓶可用0.133公顷。

1.3.2细菌性病害的严重感染

如烂鳃、肠炎、出血病等。

1.4饲料鱼不适口或不足

饲料鱼规格偏大、过小或数量不足,鳜鱼亦将出现腹中无食等现象。有些新养殖户对池中饲料鱼是否适口、饲料鱼数量是否充足等基本知识尚未掌握。一般来讲在成鱼养殖阶段,饲料鱼的规格应掌握在鳜鱼体长的1/3左右(如牵入的饲料鱼中有超规格时,应用鱼筛除去),同时如出现鳜鱼在岸边包围饲料鱼进行捕食时,则池中的饲料鱼数量已不足,需及时添加。另外,可从鳜鱼每天的摄食量来计算饲料鱼的存塘数,在成鱼养殖时,鳜鱼每天摄食量一般为自身体重的1/10,依此可算出牵入的饲料鱼可供鳜鱼捕食几天。

2鳜鱼池用药的技巧

2.1灭菌类和杀虫类药物的全池泼洒

由于鳜鱼是底栖性鱼类,且有早晚捕食的习性,所以用药时间一般在上午十点左右。因为用药时间过早,在池水溶氧偏低且部分鳜鱼捕食后对水质要求高的情况下,将引起对鳜鱼损害。傍晚用药往往引起鳜鱼回食和少量死亡,亦应避免。另外,药物在兑水时的水量应多一些,在全池泼洒时尽量泼洒均匀。

2.2药饵的投喂

鳜鱼在患有肠炎、严重烂鳃和出血病时,需服用药饵。但鳜鱼是捕食活鱼的,药饵需先由饲料鱼吃进肚中,再由鳜鱼捕食,属间接服药法。药饵中药物的含量应为常规的6~8倍。药饵投喂前,应在鳜鱼池中放足饲料鱼(为鳜鱼捕食5~6d的量),药饵投喂量为池中饲料鱼体重的6%,第1~3天投饵量不变,第4天起可按饲料鱼吃食情况酌减。如池中饲料鱼不足、采用每天添加饲料鱼的方法或药饵投喂量不足等均将影响疗效。

2.3药物使用时,除对症用药、按标准用药外,还要有信心和耐心。药物作用有一个过程,一般经1个疗程或3~4d后才见效。正常用药后需经7~10d才能再次用药。如三天二头用药,反而会引起药害,加剧病症或增加死亡。

相关文章

  • 淡水白鲳+N的养殖新技术
    淡水白鲳+N的养殖新技术

    “淡水白鲳+N”养殖新技术就是上半年养殖淡水白鲳,下半年养殖青虾、或黄颡鱼、或黄金鲫,通过一年两茬的轮养方式,充分利用有限的养殖水面,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现将它们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1、淡水白鲳与青虾轮养淡水白鲳养殖:2~3月,放养尾重500g左右的花、白鲢鱼种100尾(花、白鲢尾数比例为3:7)。5月初,每亩放养6~8...

    512 渔业养殖价值 水产养殖手册 养殖禁忌
  • 河蟹与鲻鱼、鲈鱼池塘混养技术
    河蟹与鲻鱼、鲈鱼池塘混养技术

    2005年,江苏省海安县在里下河南莫镇开展河蟹与鲻鱼、鲈鱼池塘混养技术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1.池塘选择池塘面积5亩~10亩为宜,池底淤泥如超过10cm则应进行清淤,然后用茶饼15kg/亩~20kg/亩或生石灰100kg/亩~150kg/亩消毒除害。在清塘消毒后,让阳光曝晒池塘数...

    420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水产养殖 渔业养殖知识
  • 桑园管理防病虫
    桑园管理防病虫

    近期气温逐渐升高,桑尺蠖、介壳虫等害虫将大量出蛰危害桑芽,桑疫病、桑膏药病等病菌也将侵染桑树,春季桑园管理应重点防治病虫害,以压低越冬害虫基数,确保春叶优质高产。由于冬季极端低温天气极少,以桑尺蠖为主的桑园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基数高,春季桑园内发生量大。据各测报点4月初调查,桑尺蠖以2-3龄期为主,亩虫量280-3035...

    2786 渔业文摘 水产养殖教学 养殖指南
  • 牙鲆鱼加工技术
    牙鲆鱼加工技术

    牙鲆俗称牙片、偏口,是黄、渤海近底层鱼类中的优质品种。此鱼头小刺少肉嫩,味道香鲜适口,深受人们喜爱。目前加工出口的品种主要有冰鲜牙片鱼(放血去脏)和单冻牙片鱼(放血、去脏)。放血去脏牙片鱼的加工,要求在鱼呈鲜活状态时杀生放血,以保持肉质的洁白、细嫩。单冻牙片鱼的加工,要求捕捞上来的鱼保持在0℃左右,七天内转到加工厂进行...

    1094 渔业养殖科普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知识
  • 水泥池精养金鱼技术
    水泥池精养金鱼技术

    第一食品网 我市观赏渔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初,大都是一些金鱼爱好者利用鱼盆、鱼缸或家前屋后零星场地开展的金鱼养殖。到90年代,开始出现小规模的露天水泥池养殖。从2000年起我们建立了观赏鱼养殖示范园,使观赏鱼养殖规模逐年扩大。现将观赏金鱼水泥池精养技术介绍如下:一、放养前的准备1.水泥池的结构鱼池采用保水节水的砖混水...

    1391 水产养殖禁忌 渔业科普 渔业养殖知识
  • 牙鲆的生物学特性
    牙鲆的生物学特性

    1.1 分类及分布牙鲆属于鲽形目,鲽亚目,鲆科,牙鲆亚科,牙鲆属。牙鲆属的鱼类在南、北美洲东西岸较多,已知的有近20种,而亚洲沿岸只有牙鲆一种,是东北亚沿岸的特有种,主要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朝鲜、日本、俄国远东沿岸海区。  1.2形态及特征牙鲆体延长,呈卵圆形,扁平,双眼位于头部左侧,有眼侧被小栉鳞,具暗色...

    1388 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管理
  • 中国:水质评价标准
    中国:水质评价标准

    水质评价标准水质按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分为六个类别。其中,一和二类水质为优,三类水质为良好,四类水质为轻度污染,五类水质为中度污染,劣五类水质为重度污染。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

    867 渔业养殖科普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科普
  • 鳜鱼池塘的养殖技术
    鳜鱼池塘的养殖技术

    鳜鱼又叫桂鱼、季花鱼等,属鲈形目,鳜鱼属,其分布很广,各大河流水系及各淡水湖泊中均有繁殖,鳜鱼肉嫩、刺少、味美、营养丰富,是席上珍肴,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在池塘中不仅可以混养少量鳜鱼,以清除野杂鱼,还可以专塘饲养,是目前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之一。一、生活习性鳜鱼是典型肉食性鱼类,在人工喂养时,可喂死鱼、死虾等。雄性鱼三龄...

    355 渔业养殖价值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技巧
  • 甲鱼的加工方法
    甲鱼的加工方法

    现在的生活方便多了,在超市的冰柜中就可买到加工好的甲鱼,虽然不如新鲜的那样美味,但对于既想偷懒又想吃到美食的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加工鲜活甲鱼的方法。锅中放入半锅热水,水温约70~80℃。将宰杀后的甲鱼放入,烫2~5分钟(具体时间和温度须根据甲鱼的老嫩和季节掌握)捞出。放凉后(迫不及待者可以用凉水...

    2592 渔业养殖价值 渔业科普 养殖指南
  • 防止湖泊河蟹外逃的方法
    防止湖泊河蟹外逃的方法

    大水面湖泊养殖河蟹无法设置防逃设施,河蟹外逃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河蟹外逃有一定的原因,如能正确掌握,同时采取适当措施,就可以大大减少损失。 一、及时捕捞,防生理成熟外逃。河蟹具有在淡水中生活、长大、到通海的河口或浅海中进行繁殖的生活习性,每年秋季西风一响,性成熟的河蟹便纷纷离开平时生活的淡水水域到淡咸水中交配,入海产卵...

    2080 渔业养殖管理 渔业科普 养殖禁忌
  • 水色发红的情况与初处置办法
    水色发红的情况与初处置办法

    生产实践中已经发现了两种情况:1、慢慢变红;2、猛然变红;(为什么会有快或猛,目前原因不明,说法不一);水色发红的原因:是因为裸甲藻大量繁殖;裸甲藻喜欢碱性水体;裸甲藻死亡之后产生羟胺,麻醉作用明显、剧毒,症状类似缺氧。温度越高,繁殖越快,毒性也越强。处理 办 法轻度发红:施磷肥或者EM菌;红得很严重:杀藻、沉降、解毒...

    1540 渔业养殖前景 水产养殖禁忌 渔业科普
  • 几种饲料原料品质的快速鉴别
    几种饲料原料品质的快速鉴别

    饲料配方可以影响饲料质量的好坏,而饲料原料的好坏对饲料质量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当今市场上饲料原料经常掺入一些伪杂物质,给配方制定带来一定困难,而且使饲料厂和养殖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介绍几种常用饲料原料的快速鉴别方法。(一)、鱼粉鱼粉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饲料,但目前市场上鱼粉的质量参差不齐,掺假现象时有发生。1、常见...

    998 水产养殖指南 渔业文摘 水产养殖技巧
  • 池塘防除害藻技术
    池塘防除害藻技术

    池塘养鱼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鱼的生长,甚至引起鱼类中毒死亡,使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明显降低。因此,养殖过程中防除害藻是很关键的,现将其技术作一简述。1.水绵、双星藻、转板藻(俗称青泥)多在天气转暖后,于鱼池浅水处萌发,长成缕缕细丝,底端扎在池底,上端直立水中。当其衰老时断离池底,漂浮水中,形...

    2399 渔业养殖管理 渔业科普 养殖禁忌
  • 鲟鱼养殖之肝性脑病防治技术
    鲟鱼养殖之肝性脑病防治技术

    1、病症与病因此病多发于鲟鱼苗种阶段,鱼体重在15-20克、体长15-20厘米之间。发病原因是饲料中的添加剂有毒。发病鱼体色、体表均正常,无明显病症,偶尔鱼的头部前端和吻部前端的腹面表皮脱落,背部呈粉红色,患病鱼初期有跳跃现象,散游或独游,食欲下降;后期则处于昏迷状态,停食,而后陆续死亡。解剖发现肝脏呈紫色、褐色、灰色...

    217 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手册 渔业养殖知识
  • 鳜鱼水霉病的防治技术
    鳜鱼水霉病的防治技术

    (1)病原水霉菌。(2)病状鱼体受伤后,感染水霉菌而引发此病。被感染部位明显可见白色絮状物。病鱼游动失常,食欲减退,抗病力差,最后因体瘦弱而死亡。(3)防治①保持水质良好,捕捞运输过程操作要小心。避免鱼体机械或意外创伤。②用0.2%食盐水和0.2%碳酸氢钠液泼洒全池。③用0.3×0.000001二氯异氰尿酸...

    641 渔业教程 渔业养殖技术 养殖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