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海马的人工繁殖与养成技术

时间 : 07-13 投稿人 : 你好扎心 点击 :

海马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镇静安神、强身健体、舒筋活络、补肾壮强、消炎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素有“北方人参,南方海马”之说,又是珍贵的观赏鱼类和良好的装饰品材料,经济价值极高。我国沿海水域辽阔,人工养殖海马大有可为。

海马的人工繁殖与养成技术 | 海水养殖技术

一、生物学特性 海马是温带海洋鱼类,属隶刺鱼目海龙科海马属。其适应水温5℃-32℃,海水比重1.009-1.027,光照(烛光)500-2000,pH值6.5-8.0,透明度1米-1.5米,溶氧量2.5毫升-4毫升/升。

二、海马的繁殖 常年3月-11月,水温20℃-30℃,是海马的繁殖季节;5月-9月,水温25℃-28℃是繁殖盛期。但由于越冬后的海马体质瘦弱,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差。因此,必须采取雌雄分养、疏养、一般每平方米放养25尾-30尾,给予充足的饵料,并注意控制水温、光照、比重等条件,促培育。

1.亲鱼人工繁殖 海马可选用年龄1年-2年,健康、完整、体大而丰满的雌雄个体作为亲鱼。先将雌雄亲鱼分开饲养于育苗池中,育苗面积约4平方米-6平方米,深1.5米、宽2米,水质良好,水温变化小。每平方米放养亲于20尾-30尾,投喂挠足类、端足类、糠虾等活饵,搭配少量人工鲜饵,日投饵3次-4次。

2.水温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养,亲鱼的生殖腺渐趋成熟,雄海马在16℃左右,即开始发情;而雌海马在19℃左右,才见有发情现象。因此,培育期间需人工加温,待自然水温达到20℃以上并稳定时,进行雌雄混养交配,并按个体1:1令其产卵。

3.光照 水温15℃,光照200Lux以上,有50%以上雄海马开始发青,光照在200Lux以下,发情现象大减。到繁殖期,光照5000Lux-10000Lux之间,有一定的作用。

4.比重 采用1.017以上的海水培育亲海马,体壮病少,成活率达80%以上。1.01以下则病害多,死亡率大。

5.繁育 海马多在早晨或傍晚交配,这期间食欲稍减,体色减褪,雌雄互相追逐,并列流动,当兴奋达到高潮时,雄鱼肛门后的育儿袋膨大,呈透明状,袋口张开。雌鱼生殖器突出。雌雄尾部互相勾搭,雌鱼将卵产入雄鱼的育儿袋中,卵在其中受精发育。刚交配时的育儿袋较小、透明、柔软,随着袋中配体的发育,袋变大、色加深。育儿期的雄于不喜游动,常栖池底层,食欲锐减。此时宜精心护养,操作要轻快,离水时间不宜太长,温差应小于2℃-3℃,以防流产。每天投饵4次-5次,饵料要新鲜,大小适合,投饵量宜少,水质应清洁,含氧丰富。受精卵在育儿袋内经23天-25天孵出。海马每“胎”产苗数10尾至千余尾。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有的海马生育能力较差,如大海马和三斑海马只有20%-70%的个体有生殖能力。在计划育苗之前即应考虑此因素。

雄海马多在黎明前产苗,一般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完成。如受低温或其他因素影响,也可延迟1天-3天。在短时间内产完的苗质量较好,持续时间长则质量较差。如遇难产,可用左手按住亲海马,右手顺育儿袋口方向轻轻按摩实行人工助产。人工助产产出的幼苗质量也不错。雄海马产完苗后,应立即将其捞起,与幼苗分开养殖,以防其吞食或伤害有苗。

三、海马的养成 出生后即能摄食,就要与亲体分养。在养成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水温、水质、饵料、光照和密度等条件,以促进养成效果。

1.分养规格 按个体大小和性别分群分批放养,体长6厘米以下宜在育苗池中饲养,一般每平方米放养初生苗1000尾,经过7天-15天,苗体渐大,密度可酌减。体长6厘米以上的中大海马和成年海马则放入面积为6平方米-20平方米的养成池饲养,放养密度分别为300尾和100尾。在高温季节适当疏养和勤换水,低温季节则可适当密养并减少换水辞书。如果是采用流水式养殖的话,其放养密度可以酌情提高。

2.海水温度 海水须经过粗砂过滤或沉淀澄清后方可用于养殖海马。适温范围在12℃-24℃。初生苗在20℃以下,成活率低;在25℃以上,成活率高。换水温差应不超过2℃。

3.沉淀水质 海水经过沉淀处理,透明度以40厘米-50厘米为宜。每天或隔天换水一次,保持水质新鲜。如有条件的饲养场,可搞流水培养,流量每小时1吨-2吨。苗在出生3天后开始换水,比重以1.008-1.015之间较好。

4.投喂饲料 一般应尽量采用鲜活浮游甲壳类作为饵料,活饵可以人工培养或到自然水域捕捞。饵料要加工成与海马吻口大小相适应。体长在6厘米以下的,要投1毫米-3毫米的挠足类肢幼体及小型挠足类;体长6厘米以上的,可投5毫米-8毫米的挠足类、端足类等浮游甲壳动物;体长10厘米以上的,主要饵料为1厘米左右的糠虾或虾苗。每天投喂2次-3次,日投量为摄食量的1.5倍。投饵应在白天进行,黑暗中海马停止摄食。海马很贪食,要防止其摄食过饱,须勤观察,防止因投饵过多造成池水劣变。

海马养殖达10厘米以上即可上市出售。在运输时应保护水质清洁,水温相对恒定;同时要经常检查海马的状况,必要时可将水震荡或使用通气装置,有利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促进海马的成活率。

四、疾病的防治

1.肠胃病病因:这是一种消化道的疾病,5月-9月发病率最高。主要是由食物带入病菌,以及喂以腐烂变质的饵料所引起。症状:发病的海马活动减少、痴呆、离群、肛门松弛发红稍凸出或呈白色。疗法:可用0.25克-0.5克土霉素(4片-8片),溶于200毫升海水中;再将准备投喂的饵料放入药液中浸泡15分钟,然后投尾。连喂4天,可见疗效。

2.水霉病病因:8月-11月较为多见。主要是水质过于浑浊不洁而引起的。症状:发病海马表皮附着一层灰白色纤维,似毛状,鱼体受刺激后常作挣扎摆动,呼吸缓慢。防治:预防此病,必须勤换水。如海水浑浊不清,应用100目筛绢过滤或沉淀后使用。疗法:对已患病的海马要立即治疗。可取淡水100公斤,装入缸里,然后将生病的海马放入淡水中浸泡10分钟(如果浸泡时间超过20分钟,海马就会立即死亡),然后立即捞出又放入养育池内。经过2次-3次浸泡,水霉病即可冻死,并且自行脱落。

相关文章

  • 鲤鱼的人工催情产卵和授精
    鲤鱼的人工催情产卵和授精

    1.人工催情产卵:为了提高亲鱼产卵效果,获得成批健壮整齐的鱼苗,可采用人工催情的方法。⑴催情药物和剂量:每千克雌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或LRH-A3)10~20微克,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0~600国际单位(IU);或每千克雌鱼用LRH-A或LRH-A310~20微克,加鲤鱼脑垂体(PG)2~...

    2187 水产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价值 养殖妙招
  • 对虾雪灾后的管理措施
    对虾雪灾后的管理措施

    第一、如果持续低温进一步延长,或者进一步降温,会影响南方2008年繁殖用亲虾过冬。各地一定要通过各种加温措施,确保2008年种苗生产用亲虾安全过冬,保证2008年对虾养殖生产。第二、有条件的地区利用地下水、加温和保温措施提高水体温度,减少可能进一步降温造成的大规模对虾死亡风险;提高养殖水体盐度和使用葡萄糖调节水质,提高...

    678 渔业知识 养殖禁忌 渔业养殖知识
  • 蟹池中水草的移植
    蟹池中水草的移植

    水草在养蟹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营造人工养殖河蟹的自然环境,增加河蟹对池塘环境的适应性,移植和培育水草便成为池塘养蟹的一项重要内容。一、选择品种。①根据河蟹对水草利用的优越性,确定移植水草的种类和数量,一般以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浮叶和漂浮植物为辅。②根据河蟹的食性移植水草,可多栽培一些河蟹喜食的苦草、轮叶黑藻...

    874 渔业教程 渔业相关文 养殖指南
  • 接吻鱼的繁殖与饲养
    接吻鱼的繁殖与饲养

    接吻鱼又名亲嘴鱼、吻鱼、吻嘴鱼、接吻斗鱼、香吻鱼、桃花鱼、攀鲈科属,原产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和婆罗洲。自然界中的接吻鱼体长可达30--40厘米,而人工饲养在水族箱中的接吻鱼一般只有15--20厘米长,是攀鲈科中体型较大的一个品种。接吻鱼的形态特征接吻鱼体呈椭圆形,侧扁,体表乳白色、略显微红,故名桃花鱼。吻端为浅肉红...

    1571 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科普 水产养殖手册
  • 水产养殖贴士:高温季节南美白对虾池管理要点
    水产养殖贴士:高温季节南美白对虾池管理要点

    一、对虾养殖中后期气温较高,虾池水质极易恶化,容易发生虾病,管理更要加强。1、稳定水色。对虾养殖中后期池水呈褐色、茶褐色,主要是因为绿藻繁殖生长所需的镁离子不足所致,泼洒白云石粉(20—25毫克/升),每7-10天一次,即可稳定水色。使用光合细菌(10――15毫克/升),每7天全池泼洒一次,可降低水体浑浊度...

    1612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养殖管理 水产养殖指南
  • 黑鲟养殖
    黑鲟养殖

    一、概论 1、生物学特性①形态特征和分布。黑鲟身体延长,侧扁。体长一般为20-30cm,体重100-300g。吻较尖,下颌长于上颌,两颌、犁骨及腭骨均具细齿带,上颌外侧有一条黑纹,头部背棱较低,其后端具尖刺。眼大高位。眼间隔约等于眼经、眼眶骨下缘有了个纯棘。背鳍尔中间有缺刻,具13鳍棘,12软条。尾鳍圆形。身披细圆鳞。...

    2518 水产养殖指南 渔业文摘 养殖禁忌
  • 海参与鲍鱼茷式套养技术
    海参与鲍鱼茷式套养技术

    2003年10月,我们开始了海参与鲍鱼海区筏式套养技术示范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提高了鲍鱼成活率和海参的生长速度,效益较为显著。 一、材料和方法 1.水质条件本项目实施地点选择在莆田市湄洲湾东吴浅海海域,本海区pH值7.9~8.2,常年水温变化范围在10~30℃,盐度25~31,周围无工业污染、水质优良、潮流通畅...

    2366 渔业养殖管理 渔业常识 水产养殖禁忌
  • 胭脂鱼的养殖技术
    胭脂鱼的养殖技术

    胭脂鱼是胭脂鱼科在亚洲分布的唯一种属,被列为国家二类保护野生水生生物。该鱼体形奇特,花纹鲜艳,因此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曾获世界观赏鱼博览会银奖。一、生物学特性胭脂鱼主要产于长江上游,幼鱼经常群集在水流比较静止的乱石之间;喜欢生活在水的上层,游动缓慢,成鱼及未长成的成鱼栖息在水的中下层,行动矫捷。每年2月中旬,性腺接近成...

    2102 渔业养殖科普 水产养殖妙招 渔业常识
  • 锯缘青蟹饲养管理技术
    锯缘青蟹饲养管理技术

    (一)投喂饵料 投饵是取得青蟹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青蟹的生活食性掌握合理的喂养技术,才能有效发挥滩涂围网养蟹的优越性。青蟹的食料要充分利用天然饵料在池内的繁殖或通过网目进入池内的饵料生物。青蟹以肉食性为主,喜食贝类和小型甲壳类,可投喂活体蓝蛤、短齿蛤、鸭嘴蛤等低值贝类,一些滩涂原先就是一些低值贝类的生长繁殖区,应加...

    498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养殖管理 水产养殖教程
  • 配合饲料喂养南方大口鲶技术
    配合饲料喂养南方大口鲶技术

    南方大口鲶是目前普遍受到消费者和生产者欢迎的优良水产养殖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食性广、产量高等诸多优点,尤其是利用配合饲料喂养,能够适应规模化、集约化人工养殖需要,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一、配合饲料喂养南方大口鲶的优点大口鲶属凶猛肉食性鱼类,其食性广、食量大,在自然水域中喜捕食各种鱼虾和水生昆虫,且同类相残现象严...

    2205 养殖技术 渔业养殖科普 水产养殖指南
  • 新建鱼塘怎样获高产
    新建鱼塘怎样获高产

    新建鱼塘前期处理工作很重要。新开挖的鱼塘塘底无淤泥,水质瘦,水体泥水浑浊,浮游动植物繁殖量少,产氧能力差,易缺氧。有的水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盐或有毒物质,对鱼类刺激大,易发生鱼病,影响经济效益。因此,新挖鱼塘当年养鱼获高产,除按常规管理外,还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一、彻底清塘消毒。平整和夯实池塘斜坡和坝脚,防止渗漏...

    2269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常识 渔业养殖前景
  • 巧用板蓝根防治鱼病
    巧用板蓝根防治鱼病

    板蓝根又名大蓝根、大青根,性苦、寒。板蓝根具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其煎剂对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都有抑制作用。根的丙酮提取物也有抑菌作用。板蓝根对多种细菌及病毒均有良好的效果。现将板蓝根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介绍如下:一、防治草鱼出血病。发病季节到来前1个月起,每半月投喂1个疗程的板蓝根、穿心莲合剂,预防出血病有特效。具...

    1405 渔业相关资料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常识
  • 什么是生物农药?
    什么是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分两大类:微生物农药和生物工程植物。微生物农药有真菌农药、细菌农药、病毒农药和抗菌素农药,目前最常用的真菌杀虫剂是白僵菌和绿僵菌,前者能防除190多种害虫,后者能防除200多种种害虫。在细菌农药中,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苏云金杆菌,它能防除粮、棉、茶、果等150多种鳞翅目害虫,药效比化学农药提高55%。另一类是生物...

    1204 养殖技术 渔业文摘 水产养殖手册
  • 地鳖虫养殖业中的误区和出路
    地鳖虫养殖业中的误区和出路

    地鳖虫,又名土元、地乌龟、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可大量出口。地鳖虫以前主要是野生的,靠人工捕捉入药,因长期使用化肥农药,野生地鳖虫逐渐减少,形成了货缺价昂的态势。因此,从1979年开始,我国一些地方开始了人工饲养地鳖虫。经过二十年的迅猛发展,地鳖虫养殖已成为人们发展庭院经济最为简便快捷的项目之一。地鳖虫养殖专业户,联合体,...

    2121 渔业养殖科普 水产养殖手册 养殖禁忌
  • 春季黄鳝养殖管理要点
    春季黄鳝养殖管理要点

    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做好春季管理是黄鳝养殖成功条件之一。下面笔者结合实践谈谈春季黄鳝养殖的管理要点:1.准备工作。清明前后,一般水温稳定在10℃以上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做准备工作。首先是对养殖池周围环境进行清扫,然后进行药物消毒。方法是用生石灰制成50克/升饱和石灰溶液后,滤出清液,加10克/升的烧碱搅匀制成强碱...

    2593 养殖妙招 水产养殖手册 渔业养殖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