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中华绒螯蟹的营养研究进展

时间 : 09-01 投稿人 : 路人甲 点击 :

1 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

中华绒螯蟹的营养研究进展 | 动物养殖学堂

关于河蟹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国内多数学者是根据河蟹蟹体组织蛋白质的组分,作为设计配合饲料蛋白质组分的主要依据,同时结合河蟹对天然铒料的选择摄食习性,进行试验设计。徐新章等(1998)用20μm-40μm胶囊饲料饲养蚤状幼体,以蚤状幼体变态为大眼幼体的成活率为分析指标,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45%。韩小莲等(1991)根据幼蟹体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以贻贝、糠虾、乌贼、玉米蛋白粉、黄豆粉为主要蛋白源,研究指出河蟹从大眼幼体至II期幼蟹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5%,幼体脱皮时间短、变态整齐、成活率高达86.5%。徐新章(1998)采用0.618法计算配饵中心需氨基酸含量的方法配制饵料,以鱼粉、黄豆、熟豆饼、玉米、面粉、麦 麸等为原料,必需氨基酸的总量为17.668%,得出大眼幼体到体重0.1g蟹饵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为48.6%,饵料系数为1.155。徐新章等(1992)用正交L16(4的5次方)表设计,以0.618法优选出饲料蛋白质各水平值进行试验,以成活率为指标,发现体重为0.1g的幼蟹饲料蛋白质的适宜 含量为41.7%。为了进一步探讨河蟹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和其它生长阶段的蛋白质需要量的差异,陈立侨等(1994b)采用酪蛋白、明胶和酵母粉为蛋白源,以特定生长率、饵料蛋白质利用率及试 验后蟹体的生化组成等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6g-10g河蟹饲料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 34.05%-46.50%,每100g蟹日蛋白质需要量为2.04g-2.79g。钱国英等(1999)采用正交L18(3的7 次方)表,用酷蛋白作为蛋白源制成含蛋白质36%、40%、44%的试验饲料,在水族箱中对体重 19g-25g的河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合饲料中含40%-44%蛋白质具有显著的促增重效果,高的生长比率,良好的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P<0.01)。樊发聪(1989)以河蟹食性为依据,得出饲料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46%,饵料系数为2.2。有学者通过养殖效果的比较试验来筛选实用 饵料配方,发现河蟹饲养前期粗蛋白质含量为41%,中后期35%,动植物蛋白比1.6:1是较为适宜的(刘学军等1990)。

据以上资料表明,河蟹不同生长时期蛋白质需要量不同,蚤状幼体至大眼幼体为45%,大眼幼体至0.1g幼蟹为48.6%,体重0.1g以上的河蟹为35%-45%。

河蟹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其实质是对必需氨基酸(EAA)和非必需氨基酸(NEAA)的需要。河蟹对必需氨基酸需要的种类,目前认为与对虾相似,即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蛋氨酸 、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10种。各种氨基酸的重要性,可以通过生长试验和放射同 位素标记测定法加以确定。但还未见用同位素C14标记法加以确定。Phillips和Brockway认为与动物体必需要氨基酸(EAA)组分相近的饵料即为该动物的最适饵料,为此,不少学者采用分析不同 阶段河蟹肌肉氨基酸的方法,不估测河蟹对必需氨基酸的需求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98)。陈立侨等(1994a)用豆饼替代鱼粉适宜添加量的研究中,以河蟹体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为标准氨基酸,把必需氨基酸供求比(河蟹体蛋白必需氨基酸/饵料蛋白必需氨基酸)作为评价指标。结 果表明,当豆饼添加量超过43%,鱼粉比例低于30%时会引起蛋氨酸不足,蛋氨酸成了限制氨基酸;但当鱼粉超过40%,豆饼低于29%时,则造成组氨酸和精氨酸的不足,此时组氨酸和精氨酸 成了限制氨基酸。总的来说,有关河蟹不同生长时期对必需氨基酸的需求量、限制性氨基酸的种类以及氨基酸的消化吸收等还缺乏系统入的研究。

2脂类和能量需要

脂类在虾蟹类生长和生殖过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河蟹不同生长时期脂肪需要量不同。徐新章(1998)用正交设计法得出,蚤状幼体至大眼幼体脂肪需要为6.0%,大眼幼体至0.1g以上的河蟹为6.8%而对于5g-10g的蟹种,当粗蛋白为34%-37%时,脂肪需要量约3%,可获得较高的生 长率和饲料转化率(陈立侨等1994b)。刘学军等(1990)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河蟹的高产试验中,得出河蟹饵料粗脂肪的适宜含量为5.2%。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88)认为饵料脂肪含量 8.7%时,河蟹生长好,且不存在饥饿残杀现象,成活率高。钱国英等(1999)采用正交L18(3的 7次方)表,用鱼油作为脂肪源制成含脂肪4%、6%、8%的试验饲料,在水族箱中对体重19g- 25g的河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合饲料中含有4%-6%脂肪具有显著的促增重效果,高的生长比率,良好的饲料系数。

饲料中磷脂含量对虾蟹类的生长和性腺发育有重要影响,这主要是因为甲壳动物有限的磷脂合成能力,磷脂必须从饲料中获得。如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磷脂可促进虾蟹类的生长和成活。同时 饲料中磷脂成分直接影响甲壳动物体磷脂的含量,而对于虾蟹类来讲,磷脂对其脂肪在体内的转 运和利用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即外源性脂类经开肝胰腺的消化、吸收,储存和转运至其它组织过程中,磷脂的作用极大。蜕壳前虾蟹类整个体脂中的磷脂含量增加,主要是肌肉组织和其它磷脂 的增加。由于磷脂是膜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和组成对膜的韧性、流动性等影响极大,所以体脂中磷脂含量的增加对十足类顺利完成蜕壳至关重要。池塘养殖条件下,如果缺乏磷脂,在早期可能影响肌肉组织的正常生长,因为饵料中磷脂含量对虾蟹类肌肉组织磷脂的含量有显著( 肌肉中脂肪80%是磷脂)。磷脂缺乏,在肝胰腺中积累的甘油三酯不能及时运出,也影响其它组织对能源物质的利用,造成这些组织的滞育。这些都可能造成中性脂在肝胰腺中过早过多的积累 ,从而会促使河蟹提早蜕皮。缺乏磷脂,也可能影响膜组织的柔韧性,所以在蜕壳以后其组织的伸展性较小,加上提早蜕壳缩短了蟹的增长,所以与正常发育的蟹相比,早熟蟹的规格都比较小 。

饲料中蛋白质与磷脂的配比不当,比如,蛋白质含量过高和营养过剩,由于磷脂的缺乏,可能造成吸收的蛋白质转换为组织蛋白的效率降低,不得不将多余的蛋白质转换为脂肪在肝胰腺中储存,肝胰腺的储存脂肪在短时期内显著升高,这在河口蟹(方蟹科)已证实(Kucharski 等),从而引起提早蜕皮。虾蟹类只有极有限的合成胆固醇的能力,而胆固醇也是生物膜脂类的组分之一 ,同时又是固醇类激素如蜕皮激素的前提物,如果饲料缺乏胆固醇,也必将影响虾蟹类的生长和 蜕皮。

饲料脂类脂肪酸的组成,特别是C18:2和C20:5(EPA),C22:6(DHA)等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是虾蟹类的必需脂肪酸,对虾蟹的生长、生殖和蜕壳也有重要影响。而且有试验还证实虾 蟹类都优先将饲料中的PUFA合成体磷脂的成分。李淡秋等(1992)对一秋龄和二秋龄蟹的脂肪酸 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河蟹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比例很大,约为70%-83%,而其中多烯 脂肪酸特别是二十碳五烯酸[20:5(n-3),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DHA]又占很高的比例 。此外幼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成蟹,而单烯脂肪酸的含量又显著低于成蟹,幼蟹的二十 二碳四烯酸比成蟹高出2倍多。有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磷脂对提高大眼幼体育成III期 仔解的成活率有较显蓍的作用,并能加速仔猪的蜕皮;而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仅能提高幼体到I期 仔蟹的成活率。另外,饵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可显著地影响仔蟹体内脂肪酸的百分含量(成永旭等1998)。

关于河蟹能量需求方面的资料很少,林仕梅等(1999)对体重9.75g左右的河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最适蛋白能量比(P/E)为28.93mg/kj。关且发现体重10.5g-14.2g的河蟹最适可消化蛋白与可消化能量比(DP/DE)为28.46mg/kj。钱国英等(2000)在水族箱中用体重19g-25g的河蟹研究了配饵中能蛋比与蟹生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蟹体的生长、SGR和PER随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和能蛋比下降呈上升趋势,饲料系数则下降。当粗蛋白质为44%,能蛋比为45kj/kg时,可获最大生长和饲料效率。

河蟹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饵料蛋白,但也能利用脂肪作为能量,有研究表明河蟹对脂肪的消化率高达85.69%-88.39%,而且还能利用适量的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

3糠类需要

徐新章等(1990)以蚤状幼体变态为大眼幼体的成活率为指标认为蚤状幼体配饵中糖的适宜含量为20%,为最次要的因子,而纤维素居蛋白、脂肪之后,成为第三限制因子,其适宜含量为4%;大眼幼体至0.1g幼蟹配饵中糖的适宜含量为21.2%,纤维的适宜含量为4.9%;体重0.1g以上的河蟹配饵中糖和纤维素的适宜含量分别为31.0%、7.8%,均明显高于蚤状幼体的需求量,且在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无机盐各因素中,糖是第一限制因子,表明影响成活率的首要限制因素是糖。陈立侨等(1995)发现糊精添加量高于47%时,除蟹的生长率明显下降外,还影响到机体营养物质的积累,致使全蟹水分偏高而蛋白质含量下降,这可能因饵料中糊精含量过高,影响河蟹的蛋白质利用率所致。但饵料中添加37%的糊精对蟹的生长无不良影响。

粗纤维一般不能为虾、蟹利用,但却是维持虾、蟹类健康所必要的。饵料中适量的粗纤维具有刺激消化酶分泌,有助于消化道蠕动和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但过量添加会影响虾、蟹的生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88)试验表明,饵料中含6%左右粗纤维对河蟹生长发育有利。

当然,深入了解与河蟹糖代谢有关酶活性的变化以及不同阶段对糖的利用率等,有利于促进河蟹生长,节约饵料蛋白质,降低饵料成本。

4无机盐需要

河蟹虽可通过鳃从水环境中吸收一些矿物质,但不能满足快速生长的需要。而目前仅见矿物质总量和钙、磷含量对河蟹生长影响的一些报道。

钙和磷对于甲壳动物的生长发育、营养物质代谢以及生命活动等极为重要。陈立侨等(1998)报道,河蟹不同生长阶段钙含量相差不大,在11.12%-14.99%之间。而相应生长阶段磷含量的变化较大,分虽为大眼幼体0.759,0.1g幼蟹1.50、9g-10g幼蟹0.56,120g-150g雌蟹0.27、120g-150g雄蟹0.25,不同规格蟹磷含量最大可相差6倍,相应它们的钙、磷比值在之间变化,高低之比为5.9倍,这种差别是由于体内磷的变化造成的。作者在池塘养殖试验中发现,雄蟹(性未成熟)体组成钙、磷含量均高于雌蟹(性未成熟),分别为5.51%和7.59%。反映出在相同养殖条件下,雌、雄蟹个体在营养组成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徐新章(1998)报道,蚤状幼体I期至大眼幼体最适Ca/P比为2:1,高于或低于此比值时,对蚤状幼体的生长变态均不利。大眼幼体至0.1g幼蟹1.5:1,体重0.1g以上的河蟹为2:1。陈立侨等( 1994c)用CaCl2调节水中钙硬度为50mg/l,当饵料含钙0.5%时,体重1.32g的河蟹最适Ca/P比为:1:1.90;随含量的增加和比例的下降,河蟹的生长率和蛋白质利用率等指标明显下降;另外,蟹体的钙、磷含量并不随饵料中钙、磷含量的不同而变化,但水中添加钙的试验组,螯体的钙较未 添加组提高了7.3%-15.8%,磷提高了1.4%-15.6%,而Ca/P比恒定。我们在养殖蜕壳及生长,用CaCO3调节水中钙硬度,发现有利于河蟹蜕壳及生长,提高了成活率。

Hatcher(1994)也指出,饲料中N:P比能较好地反应对底栖无脊椎动物的营养价值,特别是要提高磷的比例,这是因为在生长过程中,体中含磷成分的变化比较快速,如生物膜中的磷脂、核酸和ATP等。动物体每天磷失去的比例要大大高于氮失去的比例,所以饲料中磷的含量是生长的限制 因子之一。陈立侨等(1998)证实了河蟹不同生长阶段,蟹体的磷含量变化较大,也说明河蟹对磷的需求量较大。

关于河蟹对其余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需求、营养生理及相互关系未见报道。还需进一步研究。

5维生素需要

维生素是维持甲壳动物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营养素。实际上河蟹对维生素需求量受种类、发育阶段、饲料组成和品质、环境因素以及营养素间的相互关系等影响,较难准确地确定。

有关这方面报道极少。有资料表明,饲料中添加VB110mg/kg,VB220mg/kg,VB620mg/kg,VE40mg/kg,VA2500IU,VD250IU,VC100mg/kg,肌醇100mg/kg, 生物素0.1mg/kg,胆固醇250mg/kg,氯化胆100mg/kg。以增重为指标,比对照组增重大。林仕梅 等(2000)采用L9(3的4次方)正交设计法,配制9种不同VC、VE、肌醇、胆碱水平的配合饲料喂养中华绒螯蟹,测定蟹体的增重。试验结果表明,VC对中华绒螯蟹生长的影响最大。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中VC的适宜最为100mg/kg,VE为45mg/kg,胆碱为400mg/kg。

总之,蟹的营养学研究和饲料开发滞后。轮虫、丰年虫是育苗应采用的优质饲料,但有些育苗单位考虑到减少投入,用蛋黄、鱼糜等作饵料,造成育昔水败坏,而且不能满足其营养要求,是得不偿失的,应该大力推广使用优质的饲料。除了增加轮虫、丰年虫的生产供应外,要积极开发在水中稳定性强的高质量人工微颗粒饲料,以满足大规模育苗的需要;成蟹的营养需求亦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分阶段开发和推广各种优质的蟹全价配合饲料。

相关文章

  • 水产饲料粘合剂在鱼、虾饲料中的正确应用及检测方法
    水产饲料粘合剂在鱼、虾饲料中的正确应用及检测方法

    鱼虾饲料同畜禽饲料除营养配方的设计、原料的选择不同外,对加工制粒更有其特殊要求,一般要求鱼饲料颗粒在水中耐水性≥0.5小时,虾饲料颗粒耐水性≥2小时,以减少散失,提高饲料利用率,这也是配合饲料的养殖实践所提出的要求,目前在南方大部分地区也成为养殖户衡量水产颗粒饲料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也是任何一家企业要跨人水产饲料行业必...

    1152 动物养殖知识 畜牧业资料 畜牧科普
  • 山羊春季饲养管理要点
    山羊春季饲养管理要点

    1.种公羊的饲养管理种公羊饲养的好坏对羊群影响很大。种公羊的饲养要细致周到,使其既不过肥也不过瘦,常年保持在中上等膘情,健壮、活泼、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种公羊的饲料要求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又容易消化。适宜的精饲料有豌豆、黄豆、玉米、高梁、豆饼和麦麸,多汁饲料常用胡萝卜和南瓜。种公羊的饲养最好是放牧和舍饲相结合的饲养方...

    596 特种饲养 畜牧科普 家禽养殖注意事项
  • 兔球虫病的诊断及防治要点
    兔球虫病的诊断及防治要点

    兔球虫病是家兔常见的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该病与兔瘟、兔巴氏杆菌病、兔疥癣病一同被称为四大兔病。一、虫体特性及生活史据报道,兔球虫种类有17种,其中以斯氏艾美耳球虫、肠艾美耳球虫、松林艾美耳球虫和中型艾美耳球虫致病性最强。兔球虫为原生动物,成熟时体形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故命名为球虫。球虫发育很复杂,绝大多数种类的球虫发育...

    476 特种养殖 畜牧业文章 家禽养殖技术
  • 降低动物免疫力作用的药物和添加剂
    降低动物免疫力作用的药物和添加剂

    在兽医药物和饲料添加剂中,有一小部分可通过抑制免疫活性细胞的生成,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及影响免疫器官的发育,使养殖动物免疫力降低,减弱或丧失抵抗传染病的侵袭能力,造成传染病肆虐,这对养殖业的正常发展极为不利。无论在平时,或在用各种疫(菌)苗免疫期间,都应谨慎使用。特别在降低免疫力的环境因素持续作用期间(如在属于太阳黑子活...

    264 动物饲养知识 家禽养殖教学 畜牧文摘
  •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1999年5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6号发布根据2001年11月2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提高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质量,促进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饲料,是指经工业化加工、...

    2751 特种饲养 畜牧教程 家禽养殖手册
  • 母猪产后卫生措施
    母猪产后卫生措施

    笔者在母猪生产情况调查中发现,农村广大饲养母猪专业户对产后母猪均不注意卫生措施,极易引起母猪产后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症、产后热、破伤风、产后不食等诸多常见产科病,以致影响繁殖机能,甚至淘汰。注意母猪产后卫生,可以大大减少产后诸多病症的发生。方法有:1、检查胎衣是否完全排出,胎衣数或脐带数是否与产仔数一致。胎衣不下的...

    396 特种饲养 家禽养殖手册 畜牧常识
  • 夏秋季节注意防治猪蛔虫病
    夏秋季节注意防治猪蛔虫病

    猪蛔虫病是由寄生于小肠中的猪蛔虫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是由于猪采食了被虫卵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发生的。成年猪感染后多不表现明显症状,但对仔猪危害严重。成虫寄生时猪表现消瘦,贫血,被毛粗糙,生长缓慢。严重者引起胆道、肠道阻塞或破裂,因而导致死亡。本病以夏秋高温潮湿季节多发生,分布流行广泛。防治:①要保持猪舍环境卫生,经...

    1904 动物饲养技术 畜牧教程 家禽养殖指南
  • 预混料的使用误区与对策
    预混料的使用误区与对策

    近年来,预混料的推广应用日益广泛,对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水平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广大养殖户在预混料的选择和科学饲喂等方面已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经验,但在预混料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以致未能发挥预混料的全部优势以达到理想的饲养效果。现就在推广使用预混料过程中经常碰到的有关预混料选择和使用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总结,...

    1913 特种饲养 畜牧科普 家禽养殖指南
  • 羊群夏季保健五则
    羊群夏季保健五则

    我国南方夏季高热潮湿,蚊蝇滋生,羊群易感染病毒性疫病和寄生虫病。因此,必须认真做好羊群的夏季保健工作。下列有关夏季预防疫病和驱除蚊蝇的措施可供参考。1.认真做好羊圈舍的消毒 羊舍消毒,用10%~20%石灰乳或10%的漂白粉或3%的来苏尔或5%的草木灰或10%石炭酸水溶液喷洒消毒;运动场消毒,用3%的漂白粉或4%的福尔马...

    1805 动物饲养 家禽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指南
  • 猪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研制成功
    猪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研制成功

    重庆市养猪研究院通过两年努力,研制成功猪用中草药新型饲料添加剂。日前,重庆市科委组织有关专家,通过了此项目的技术鉴定。专家组认为,该猪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不仅具有较好的防病、治病功效,还具有很好的促进生长作用。这标志着低毒副作用、低残留的中草药,可望取代目前广泛应用的激素和抗生素类药物。据悉,该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不仅具有提...

    2449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教程 畜牧业文章
  • 冬季稳定和提高鸭产蛋率的措施
    冬季稳定和提高鸭产蛋率的措施

    冬季天气寒冷,昼短夜长,自然光照不足,导致蛋鸭在冬季产蛋量减少,甚至停产。为了稳定和提高鸭的产蛋率,可采取以下饲养管理措施: 一、调整鸭群寒冷季节到来之前,要对鸭群进行调整,将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鸭。二、防寒保温蛋鸭产蛋适宜温度是10~20℃。冬季天气寒冷...

    1400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教程 畜牧文摘
  • 仔猪下痢要预防三个易发期
    仔猪下痢要预防三个易发期

    新生仔猪消化能力差,抵抗力弱,易发生下痢。为控制仔猪下痢,必须摸清和掌握仔猪下痢的发病规律和其易发的三个阶段。1仔猪下痢的发病规律在仔猪初生关和断奶关,遭受3次大的下痢侵害1.1第1次下痢多为仔猪黄痢期,常发生在仔猪新生厚的3日龄前后,即早发性大肠杆菌下痢。发病和死亡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严寒的冬季和早春发病较多...

    1614 动物饲养技术 家禽养殖禁忌 畜牧常识
  • 养殖户饲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养殖户饲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自配料养殖户缺乏动物营养和饲料生产的基本常识①配方照抄照搬,应用不灵活。很多人只是参照某些资料中提供的参考配方,而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结果配出的饲料既不能很好地满足营养需求,又不能做到价格合适。②对原料的营养标准缺乏基本常识。当前原料市场上产品众多,价格各异,质量差别较大,配制合格的饲料需要掌握各种营养标准。③均...

    743 动物饲养技术 畜牧业知识 畜牧文摘
  • 黄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防制措施
    黄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防制措施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名红眼病,是危害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变化,伴有大量流泪,之后发生角膜浑浊,浑浊物呈乳白色。1病原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一种多病原的疾病。牛摩勒氏杆菌是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主要病菌,是一种长1.5~2.0微米,宽0.5~1.0微米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多成双排列,也可成短链...

    2969 动物养殖知识 畜牧业资料 家禽养殖技术
  • 用石灰消毒及应注意的问题
    用石灰消毒及应注意的问题

    在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对场地、圈舍等消毒尤为重要。有的养殖户进行消毒时选用石灰,这样做是可以的。但在使用过程中,应做到方法正确,否则达不到消毒的目的。现将用石灰消毒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一、使用方法1.20份石灰,加水到100份,搅匀,制成石灰乳,涂刷厩舍、鸡舍墙壁、食槽、鸡笼等。2.用20%的石灰乳浸泡草包或...

    869 动物养殖 家禽养殖妙招 家禽养殖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