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维生素的应用新观念

时间 : 08-11 投稿人 : 雨天里的阳光 点击 :

能量利用率的提高

维生素的应用新观念 | 动物养殖学堂

a)饲料中的能量

饲料中的能量以各种方式存在,如脂肪、淀粉、糖、氨基酸、蛋白质等,所有这些物质,只有当动物将他们吸收后并充分代谢,才能实现其真正价值,我们设计配方当中的能量,不是让他们在动物体内蓄积,而是让他们为动物的代谢提供动力,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如日增重和产蛋率等,因为随着生活的改善,人们对营养要求的提高,动物体内蓄积能量越多,动物产品价值会越低.这就有一个矛盾,为了生产性能的提高,要求饲料中的能量越来高,为了动物产品的价值,要求饲料中的能量越来越低才好,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以前我们有些人主张限饲,但这不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方案,如今有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增加饲料中能量,提高动物代谢率.

b)动物体内积存的能量

i.正常机体结构积存的能量

我们知道,动物体内能量的蓄积主要是脂肪组织增加,但随着现代育种学家的努力,如今动物屠宰的时间越来越提前,而脂肪的蓄积是受年龄影响的,如今的品种,正常代谢时,体内脂肪组织应该很少,因为还不到蓄积脂肪的年龄,便到最佳商品年龄.

ii.体内异常积存的能量

然而,我们饲养的动物,还是经常发生瘦肉率太低(猪),屠宰率太低(肉鸡),脂肪肝(蛋鸡和种鸡),体壁脂肪太多运输死亡率太高(鱼),这些问题,为什么?这主要是因为能量吸收后因为代谢渠道不顺畅,在体内异常蓄积引起的,这种现象,可以解释猪换优质饲料后,短期内日增重会突然增加这一现象,因为代谢渠道顺畅后,蓄积的能量得到利用,加上饲料本身的高能量,所以日增重会突然增加到我们不敢相信的程度,换料前越是营养不平衡的饲料,这种现象越明显.

c)动物消耗的能量

随着育种学家的努力,如今的动物具有很大的生长潜力,而这种潜力的发挥,需要很高的能量,这些能量是用来促进体内各种代谢过程,而不是用来蓄积的.为此,需要将饲料中各种能量物质进行代谢,最终转化成ATP,才能被动物利用.将来的饲料业,也许会用净能的概念来设计配方.

d)通过粪便排出的能量

不象其他营养物质,能量在粪便中的残留较少(饲料加工过程适宜).

e)能量利用率

考虑到现代畜牧业的目的,将蓄积在体内的能量视为不能被利用的部分,那么实际上我们今天的畜牧业能量利用率仍有很大潜力有待发掘.

能量代谢过程的关键?酶及酶的最适环境

能量的利用,每一步都少不了酶的参与,保证体内能量代谢中各种酶含量并为其创造一个最佳环境,是现代营养学界一个研究方向,我们知道,许多酶的合成受到一些微量有机化合物的限制,动物自身不能合成这些物质,许多年以前,科学家把他们分离出来并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些微量有机化合物后来被命名为维生素.今天我们都会向饲料中添加很多很多维生素,但是否动物体内的含量真正满足需要了呢?后面会给出影响维生素效果的有关因素.

f)酶的组分

有关能量代谢中的酶含有的维生素下面给出一分列表

三羧循环:

α-酮酸氧化脱羧酶:VB1,传递氢VB2,叶酸,烟酸,VK3,

氨基酸脱羧:

氨基转移酶,氨基酸脱羧酶:VB6,生物素

其他反应:

转移甲基:VB12,叶酸,转移酰基:泛酸,转移单糖基:VA,合成胶原:VC

2.蛋白质转化率的改善

a)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

以蛋鸡料为例,一般高峰及后期料中蛋白质为16.5%-17.5%,鸡的日采食量为120g左右,日总采食蛋白质量为20g左右.

b)动物体内蛋白质存留

每日体重的增长对于鸡来说,可以忽略不记.

c)产品中蛋白质含量

每日产蛋量为55g,折算成干蛋白质为5g.

d)蛋白质转化率

则实际蛋白质转化率25%

e)通过粪便排出的蛋白质和氮

大约有75%左右的蛋白质被排出体外或被转化成其他成分.蛋鸡是蛋白质转化率比较高的一个品种,其他品种蛋白质转化率会更低.

让我们再做一次计算,我们说料蛋比2:1是一个极限,因为动物总要排泄,但实际上我们忽略了鸡蛋中水分和饲料中水分含量的问题,只考虑干物质,料蛋比将来会有更大的改善.

动物蛋白质代谢,实际上包括各种成分的代谢,都需要酶的参加,而酶的代谢与维生素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以下是各种维生素与相关酶的关系

维生素C:

参与胶原的合成

还原性:含有巯基的酶,巯基的还原需要维生素C,例如IgG、IgM的多个二硫键是通过巯基氧化生成的,所以动物体内维生素C含量影响动物的免疫力,尤其是那些不能合成维生素C的动物。

维生素C的另一个作用是还原铁离子,增加氧在组织内的分布,提高能量利用率;同时提高铁在肠道的吸收.

叶酸还原成有活性的四氢叶酸也必须有维生素C的参与

维生素B1:

体内活性形式是焦磷酸硫胺素(TPP),α-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所必需,缺乏则丙酮酸、乳酸蓄积,产生毒害,表现两脚软弱,心力衰竭,腹水症。

B1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缺乏则乙酰胆碱数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各种营养物质消化率降低.

聚醚类抗球虫药拮抗维生素B1,制作配方时要注意.

维生素B2:

具有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特性,在生物氧化反应中传递氢.

商品维生素B2易带静电,难于混匀,罗氏维生素B2经喷雾干燥处理,消除静电,但含量变成80%.

维生素B6:

在体内经转化后为氨基酸转移酶、氨基酸脱羧酶、半胱氨酸脱硫酶的辅酶,在氨基酸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肠道细菌能够合成,多量使用促生长剂时应注意.

维生素B12:

一碳单位转移酶系的辅酶,与叶酸一起,参与甲基化作用,在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大肠细菌能够合成,但不能吸收.兔不缺乏.

烟酸与烟酰胺:

构成烟酰胺酰嘌呤二核苷酸(NAD)和烟酰胺酰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多种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在生物氧化反应中传递氢. 肠道细菌能够合成一部分,多量使用促生长剂时应注意.

泛酸:

有旋光结构,应注意.构成辅酶A,转移酰基,如乙酸和脂肪酸的转移.肠道细菌能够合成一部分,多量使用促生长剂时应注意.

叶酸:

体内活性形式为5,6,7,8-四氢叶酸,由叶酸转化为活性形式需要维生素C和还原型NADP参加,是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转移甲基.

生物素:

是多种羧化酶的辅酶,参与体内CO2的固定和羧化过程,肠道细菌能够合成,多量使用促生长剂时应注意.

维生素A:参与酸性粘多糖的合成,磷酸视黄醇酯作为单糖基的载体,参与细胞膜糖蛋白的合成,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参与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影响生长、发育.

维生素D3:调节体内钙、磷代谢

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保护胆碱酯酶、琥珀酸脱氢酶等巯基不被氧化,从而维持这些酶的活性;

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后产生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会破坏各种膜的完整性,维生素E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维持各类膜的完整性.由此产生抗衰老作用.

维生素K: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在黄酶与细胞色素之间传递氢原子参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对肌肉中ATP含量及ATP酶活性有影响;参与凝血过程.肠道细菌能够合成,多量使用促生长剂时应注意.

最佳添加量概念提出的理由.

1.目前畜牧业广泛使用广谱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会减少肠道内细菌数量,导致各类维生素合成减少.

2.由于育种技术的推进,各品种生产性能不断提高,体内各物质代谢率不断加快,对各种维生素的需要量不断增加.

3.由于现代畜牧业受商业因素的驱使,为了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导致各种动物的生存环境存在各种应激因素,如拥挤、环境温湿度、空气质量等,动物在应激时,体内各种物质代谢加快,对各种维生素需要量增加.如果不能提供足量的维生素,动物会处于亚临床疾病状态,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会发病,与上述损失相比,添加足够量维生素的投资甚少,符合现代商业行为的原则.

4.当动物处在特殊的生理阶段,对维生素的需要量会比平时高,如分娩,疾病等.

5.夏季高温等因素导致采食量下降,而高温时需要维生素更高,要求饲料中维生素添加量成倍增长.

6.由于我们一般饲料厂采用的各种单项维生素的质量不一,会有一定的损失,如过期、静电、储存条件、搅拌均匀度、载体质量等,考虑到目前畜牧业引起损失最大之一的因素是饲养过程中均匀度不高,影响均匀度的因素,除了管理因素外,饲料中各种微量营养物质搅拌均匀与否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维生素.因为动物在代谢过程中每时每刻需要维生素,但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是没有蓄积的.而目前我国对各种水溶性维生素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品尚未统一.

7.由于饲料所用各种原料质量不一,如豆粕尿素酶含量过高,影响其他营养因素的吸收,为此需要在维生素的添加量上乘以一定安全系数.

考虑到上述各种因素,经计算,对比多添加维生素带来的成本升高和动物正常生长发育带来的效益增加,找出最佳效益/成本比,会使各位饲养场中饲料转化率进一步提高.

影响维生素效果的有关因素

活性:有些维生素原料活性不够,比如左旋泛酸钙,有的泛酸钙旋光度达26.8°-27°,三磷酸酯的VC比单磷酸酯的VC利用率低80%以上.

纯度:尤其是多维,由于目前国家对水溶性维生素检测标准和标样尚未统一,有些产品纯度是值得怀疑的.

稳定性:众所周知,许多维生素单体在碱环境中极不稳定,许多单体易氧化等等.

混合性:单体特性对混合性有很大影响,多维所用的载体也很关键.有时我们向饲料中加入足够添加量,但是动物吃不到足够的数量.

以上各种因素影响动物体内最终能利用的维生素含量,建议大家选用可靠厂家的复合多维产品.

使敏感维生素稳定的方法

以下是使维生素单体稳定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添加抗氧化剂如VA,VD,VE;制粒如烟酸,VB6,生物素; 包被如VC; 喷雾干燥如VB2,VA,VD,VE,VB2,叶酸; 化学处理如VA,VE,VK3,VC

各种维生素的有效含量

以下是各种维生素产品的效价,供大家在计算添加量时参考

生物素2%喷干型;胆碱87%胆碱,商品率氯化胆碱含胆碱50%; 盐酸硫胺素含92%VB1,单硝酸硫胺素含89%VB1; 喷干型VB2含80%VB2,粉剂含96%VB2; 盐酸吡哆醇含82%VB6, 右旋泛酸钙含有98%泛酸,消旋泛酸钙含46%泛酸; 亚硫酸氢钠甲萘醌(MSB)含51%VK3,二甲基嘧啶亚硫酸甲萘醌(MPB)含45.4%VK3,50%商品减半;尼克酰胺亚硫酸甲萘醌(MNB)含43%VK3, VE1mg=1国际单位, VA1g=500000国际单位

代谢能的测定方式和条件

饲料原料中能量的测定,是将动物放置在标准环境中,测量某种原料释放出的总能量,减去一定数值为消化能或代谢能,测量前全面分析动物所吃的饲料各种营养成份,在已知其他营养成份含量满足正常代谢要求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数值.但是大家知道,但就维生素而言,动物每一口吃进的饲料中的含量,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的,除非我们按照OVN标准添加,而且采用可靠的原料,否则实际上原料当中的能量部分不能被充分利用,一部分被储藏在体内,造成浪费.蛋白质被脱掉氨基排出体外,造成浪费.所以经常出现某些情况,尽管配方中我们设计的能量够了,蛋动物还是表现为能量摄食不足.

动物体内代谢所需能量不足常见表现:

肉鸡或猪:骨架长起来,但体重少;采食量偏大;均匀度不好;猪不睡眠,四处走动,毛长且粗

蛋鸡:采食量增加,产蛋率较低,高峰维持时间缩短,均匀度不好控制.

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大家考虑一下几点:

1.饲料成份变异系数是否达标

2.所用的维生素是否过期,有效含量是否满足要求

3.在维生素加工过程中,是否能够保证,动物每一口吃到足够的量

4.有否其他原因影响到能量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如粗纤维含量,动物代谢过程中体内的酸碱和电解质平衡等)

相关文章

  • 鉴别氯化胆碱真伪的几种方法
    鉴别氯化胆碱真伪的几种方法

    氯化胆碱为B族维生素(VB4)的一种,常见的有纯品70%和75%水剂,50%及60%粉剂4种。其中以粉剂常见,但掺假严重,质量问题最多,用国际GB10818-89(以下简称国际)检测,并不能识别其真伪,测定出的含量也不能真实的反映内在的品质,特别是氯化胆碱间产物-三甲胺的残留量。氯化胆碱50%及60%的粉剂一般为白色或...

    608 特种养殖 家禽养殖 畜牧文摘
  • 后备奶牛不同月龄的饲养管理要点
    后备奶牛不同月龄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2~6月龄犊牛的饲养管理犊牛断奶后,继续喂以开食料至少两周,头日喂量1.8~2.0千克,此后喂以促进生长的日粮,其粗蛋白含量为16%~20%(根据饲草的品质来定),一直喂到6月龄。开食料喂期越长越好,对于2~6月龄犊牛的粗饲料应当要格外注意,要确保优质、含蛋白量高、无霉菌、饲料要切碎、叶片多、茎秆少、让犊牛自由采食...

    1493 动物饲养技术 畜牧科普 畜牧文摘
  • 野猪饲料的选择
    野猪饲料的选择

    特种野猪肉以其脂肪少,营养价值高,野味浓郁等特点,逐渐成为家猪的替代品和新型绿色保健食品。特种野猪食量较少,一般一天喂两次即可,喜生食,食性杂,各种杂草、菜叶、植物根茎、作物秸秆等都可作为野猪的饲料。野猪特别喜食青绿饲料,可占日粮中的50%以上,配合少量精饲料即可养出健壮的野猪。下面介绍野猪的几种饲料。  一、青绿多汁...

    2206 动物养殖知识 畜牧教程 家禽养殖指南
  • 饲料取样钎的正确使用
    饲料取样钎的正确使用

    饲料成本占畜禽饲养总成本的60%以上,要获得最大的饲养效益,就要供给畜禽足够的、营养平衡的饲粮。要满足畜禽的物质需要,就要研究如何配制营养平衡的日粮。配制日粮离不开饲料原料,离不开对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及含量地分析。要准确知道营养成分含量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实测,实测需要饲料原料的样品,获得饲料原料样品就要采样。采样、特别...

    281 动物饲养知识 畜牧常识 家禽养殖指南
  • 磷酸脲是良好的饲料添加剂
    磷酸脲是良好的饲料添加剂

    磷酸脲,又叫作磷酸尿素或尿素磷酸盐,含氮17%,含磷19.6%。国外已广泛用作家畜饲料添加剂,对牛、羊均有明显的增重、增奶效果,对青贮饲料有很好的防腐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磷酸脲能增加家畜胃内醋酸、丙酸含量以及增强脱氢酶活性,促进牛羊的生理代谢和对氮、磷、钙的吸收和利用,是一种优良的非蛋白氮和营养元素磷的重要饲料添加剂。...

    2796 特种饲养 家禽养殖技巧 畜牧常识
  • 农村常用的喂猪三法
    农村常用的喂猪三法

    当前,农村养猪常用喂法有熟料稀喂法、生料湿喂法、干料干喂法三种,其利弊简单介绍如下,供广大养猪户参考:1、熟料稀喂法方法是指把饲料经过煮熟后,再用水对成粥状喂猪的方法。优点:一是饲料经过煮熟后粗纤维软化,在一定程度提高了粗饲料的消化率;二是使饲料体积缩小,增加了猪的采食量;三是有杀灭细菌和寄生虫卵的作用。其缺点:一是大...

    1390 特种养殖 畜牧业知识 畜牧业文章
  • 云南开发绿色饲料添加剂
    云南开发绿色饲料添加剂

    2月2日,从云南农业大学传来喜讯,该校主持承担的云南省“九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以天然植物有效成分为主体的绿色安全饲料添加剂项目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国内有关专家的鉴定。猪肉不香了,是近年来消费者普遍反映的问题。1998年,针对当前养猪及饲料生产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际问题,云南农大与杭州商学院、佛山科技学院开始合作实施以...

    2113 动物养殖知识 家禽养殖禁忌 畜牧常识
  •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诊治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诊治

    仔猪渗出性皮炎,也叫仔猪葡萄球菌皮炎,是猪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仔猪急性接触性皮炎,以全身油脂样渗出性皮炎为特征。细菌侵入途径为皮肤创伤,疾病传播迅速,同一窝的仔猪可在短时间内相继感染发病,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接触感染,母猪的皮肤、耳朵等处藏有的病菌,是主要的传染源。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控制疫病的发展。河北省威县...

    1999 特种饲养 畜牧业知识 畜牧业文章
  • 国外开发利用的特殊饲料添加剂
    国外开发利用的特殊饲料添加剂

    为了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不少国家在畜禽和鱼类养殖中,除了饲料中添加常用的饲料添加剂外,还开发应用了多种特殊的饲料添加物质,现选择几种介绍如下: 1、柠檬酸。英国畜牧科研人员在仔猪饲料中添加2%柠檬酸,用来喂养断奶仔猪,其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20%左右。2、铜元素。日本在育肥猪饲料中除添加抗生素外,还加入微量的铜元素,使猪...

    790 动物饲养技术 家禽养殖妙招 家禽养殖技术
  • 让母猪多胎高产两巧法
    让母猪多胎高产两巧法

    控制膘情,使母猪具备繁殖体况要母猪多产仔,产好仔,必须使母猪具备不瘦不肥的繁殖体况,过于瘦弱,营养不足,胎儿发育不好,仔猪产后生命力不强,质量低劣;过于肥胖,容易化胎或产仔数少。母猪配种膘情保持在5~7成为最适宜,整个怀孕期的膘情保持在6~8成为最好。因此,根据母猪的体况,增减精饲料的数量,使其具备繁殖体况。加强饲养管...

    871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业资料 家禽养殖技术
  • 辽原2号青饲料玉米
    辽原2号青饲料玉米

    该品种为一年生禾本科饲草,茎杆直立,株高315厘米左右,23片叶,穗位141厘米,果穗长24厘米,穗粗5.20厘米,籽实百粒重41.30克。在沈阳生育期132天,活杆成熟,亩产青贮料4000——5000千克,粮饲兼用,籽实产量每亩500——600千克。高抗大、小斑病、黑穗病和青枯病,抗倒伏。适应范围广,全国各地均可种植...

    1042 动物饲养 家禽养殖注意事项 家禽养殖技术
  • 饲料中维生素B1测定方法
    饲料中维生素B1测定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维生素B1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饲料原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维生素预混料中维生素B1的测定。萃取液的浓度范围为0.02~0.2μg/mL(在有吸附硫胺素或影响硫色素荧光干扰物质的情况下,本标准不适用)。 2 引用标准 GB 6682 实验室用水规格 3 方法原理 试样中的...

    2932 动物养殖 家禽养殖禁忌 家禽养殖教学
  • 国外优良猪品种-长白猪
    国外优良猪品种-长白猪

    一、产地:长白猪原产于丹麦,是世界上著名瘦肉型猪种之一。按引入先后,长白猪可分为英瑞系(即老三系)和丹麦系(新三系)。二、特点:产仔数较多,生长发育快,省饲料,胴体瘦肉率高,但抗逆性差,对饲料营养要求高。三、体形外貌:头小清秀,颜面平直。耳向前倾平伸略下耷。大腿和整个后躯肌肉丰满。体躯前窄厉害呈流线型。体躯长,有16对...

    453 动物养殖 家禽养殖 家禽养殖妙招
  • 猪群保健新概念
    猪群保健新概念

    1 仔猪早期断奶由于饲料营养研究进步和现代化饲料加工企业的迅速发展,使仔猪早期断奶成为可能,其优势除可提高母猪的利用率外,还可帮助三周龄以内的仔猪所持有的母源抗体,能抵卸大多数疫病的侵害,即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将产房的疫病隐患带入保育舍。现阶段采用17~21日龄断奶是可行的,如再早断奶会降低母猪下一胎的繁殖成绩,所以一般情...

    301 动物养殖知识 畜牧业资料 畜牧业知识
  • 兔传染性鼻炎的诊治
    兔传染性鼻炎的诊治

    兔传染性鼻炎是家兔常发生的疾病之一,在个别兔群中发病率可达20%-70%。引起应激反应的因素,可能有气候寒冷、妊娠、并发症和实验应激等。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不定,急性型的为数小时,慢性型的为2-5天。以浆液性、黏液性或黏液脓性鼻液为特征。由于鼻腔渗出物的经常刺激,病兔用前爪内侧磨擦其外鼻孔,渗出物使局部被毛湿润...

    1403 动物养殖知识 畜牧科普 畜牧文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