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产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和“水”,而“水”往往被忽视。鱼儿终身离不开水,特别是在多品种高密度养殖过程中,水量、水质和鱼类生长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池塘加深使水量增加,有利于鱼类的生长。但鱼类生长还必须要有良好的水质,因为在水质好的水域中,所养的鱼体质肥壮、生长快,而且对饲料利用率也高;水质不好不仅使鱼生长缓慢而且容易得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池塘水质的好坏:1、溶氧。在溶氧低时,鱼类生长、摄食和饵料利用率下降,过低会引起鱼类浮头甚至死亡。2、水的酸碱度。在酸性水体中,鱼不愿活动,消化差,生长受到影响,而且易感染疾病。相对地,强碱性水体对鱼也不适合。3、氨氮含量。氮主要被水中浮游植物吸收利用,施氮肥可以增加水中的浮游植物。氨氮有机物或氮化合物会生成氨,过量的氮也会抑制鱼类生长。4、浮游生物量。浮游生物是鲢鳙鱼的天然饵料,而有一些浮游植物(如蓝绿藻)是不易被鱼类消化的。怎样的水质最适宜鱼类生长呢?根据群众经验,水质能够达到“肥、爽、活”最好。“肥”指水质一天之内经常有“朝红夜绿”的变化,而且能给鲢鳙鱼食用的容易消化的浮游植物数量较多(如隐藻、甲藻类)。“爽”指池水肥而不浑浊,透明度适中(一般20―40厘米),正常天气情况下,清晨最低溶氧不少于2毫克/升。“活”指池水溶氧充足。一般认为要保持良好的水质除掌握施肥、投饵量以外,还可以加新水或施生石灰的方式来改善水质。加注新水可以增加池塘中溶氧,冲淡过多的腐殖酸,调整池中浮游生物种群的组成,有利于鱼类的生长。施生石灰可以消毒水体,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为鱼类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般每亩一米水深用量为10―15公斤,用水溶解后,全塘泼洒。
相关文章
-
桂花鱼(鳜鱼)病毒流行特点及防治
鳜鱼,又名桂花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国内优质鱼消费和出口创汇的品种之一,国际水产品市场称之为“淡水石斑鱼”。 广东鳜鱼养殖已成为我国的特色养殖业,然而,在看好鳜鱼养殖业发展前景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突出的病害问题,成为制约鳜鱼养殖业发展的瓶颈。1994年在广东省爆发流行一种罕见的鳜鱼急性病,先是个别塘的鳜鱼在...
1788 养殖手册 桂花鱼鳜鱼病毒流行特点及防治 养鱼技术 养殖 -
使用鳖配合饲料的误区
近年来由于养鳖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养殖方式日益集约化,人工配合饵料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但就近来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许多养殖户由于对鳖用配合饲料了解不够,在认识上有误区,在使用配合饲料中操作不规范,造成鳖的成活率降低,生长速度减慢,饲料系数提高,甚至造成全军覆没,对养鳖业发展产生―定的负面影响。对此笔者提出―些个人看法,供养鳖...
2195 养殖手册 使用鳖配合饲料的误区 乌龟养殖技术 养殖 -
猪打了预防针为啥还得病
猪打了预防针后会出现减食、发烧、懒动等反应,一般几天即可恢复正常。但有的猪却因此发病,甚至死亡,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疫苗本身质量问题。有的疫苗在生产中由于减毒不够或纯度差,含有某些异性蛋白,注射后多引起过敏反应。猪健康状况问题。过瘦、有慢性病或有病但尚在潜伏期的猪,注射疫苗后易发生强烈反应。因此,免疫前要检查猪的...
2206 养殖手册 猪打了预防针为啥还得病 养猪技术 养殖 -
养罗氏沼虾池内为何要设隐蔽物
罗氏沼虾具有独占地盘、互相残食的习性。它们往往是停息在池塘四周的滩坡上,仅作短距离游动,因此应在池底四周和水体中设置人工隐蔽物(或称附着物),以利虾的栖息,减少互相残食。隐蔽物可用树枝、篓筐、竹筒、瓦片或垂直旧网片,但以在池边或水面种植水生植物为好。如在池边底部种植轮叶黑藻,可种植四行,间距7米,行距1米,每棵有3~4...
591 养殖手册 养罗氏沼虾池内为何要设隐蔽物 养虾技术 养殖 -
猪断奶后肠道疾病症状(上)
因为断奶是哺乳和教槽料之间的连接点,因此就需要一个交迭的时期,以更好地适应胃肠道的生理机能和胃肠道的发育,这包括仔猪营养(包括水)、新环境及管理逐渐过渡,最大限度地减少应激。不同猪场保育阶段管理的不同,这就使得猪场腹泻的严重程度不同或腹泻类型有所不同。很多疾病涉及到多层次的生产链。从母猪获得的免疫力为保育阶段仔猪的健康...
1021 养殖手册 猪断奶后肠道疾病症状上 养猪技术 养殖 -
番鸭肥肝的生产技术要点
番鸭以生长快、耐粗饲、易肥育、瘦肉率高、味道鲜美而著称;同时又具有生产肥肝性能好、耗料少的优点,被人们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生产肥肝的禽种之一。据一些资料记载,经填肥后的最大肥肝可重达450克。1确定填肥日龄与体重填肥日龄与体重对肥育后的肝料比及肥肝质量则有密切关系。据有关试验资料对比证明,初生番鸭雏饲养至90日龄,体重...
2369 养殖手册 番鸭肥肝的生产技术要点 养鸭技术 养殖 -
浅谈推广僵蚕项目与振兴蚕业经济
僵蚕又名白僵蚕,是家蚕幼虫在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茵而发病致死的干涸硬化虫体,由于其体表密布白色菌丝和分生孢子,形似一层白膜,故名。僵蚕是一味常用中药,味辛、咸,性平,具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燥湿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热咳,痰喘,吐血,崩,带,跌打损伤,风湿痛,疮毒等,近年来其应用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1 技术研发背景近...
1367 养殖手册 浅谈推广僵蚕项目与振兴蚕业经济 养蚕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