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黑鸭是什么鸭?莆田黑鸭是在海滩放牧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蛋用型鸭品种,主要分布于福建省莆田市沿海及南北洋平原地区。莆田黑鸭体态轻盈,行走敏捷,有较强的耐热性和耐盐性,尤其适合在亚热带地区硬质滩涂饲养,是我国蛋用型地方鸭品种中的黑色羽品种。
莆田黑鸭分布范围
莆田黑鸭主产于福建省原莆田县(即莆田市荔城区、秀屿区)、平潭、福清、长乐、连江、惠安、晋江、泉州、和平等县市。福州市郊区也有分布。
莆田黑鸭外形特征
莆田黑鸭体型轻巧、紧凑,头适中、眼亮有神、颈细长(公鸭较粗短),骨骼坚实,行走迅速。全身羽毛黑色(浅黑色居多),着生紧密,加上尾脂腺发达,水不易浸湿内部绒毛。喙、跖、蹼、趾均为黑色。母鸭骨盆宽大,后躯发达,呈圆形;公鸭前躯比后躯发达,颈部羽毛黑而具有金属光泽,发亮,尾部有几根向上卷曲的性羽,雄性特征。
莆田黑鸭品种性能
产肉性能
初生重为40.15g,8周龄平均体重为890.59g。屠宰率:平均体重为1.50±0.04kg,半净膛屠宰率为78.38%,全净膛屠宰率为71.99%。母鸭与黑色瘤头鸭杂交产生的半番鸭,生长度度快,70日龄平均体重为1.99Kg,半净膛屠宰率为81.91%,全净膛屠宰率为75.29%,每公斤增重耗料为 3.66~3.76Kg。半番鸭肉质细嫩,深受欢迎,经济效益高,为当地肉鸭的主要来源。
产蛋性能
300日龄产蛋量为139.31个,500日龄产蛋量为251.20个,个别高产家系达305个。 500日龄前,日平均耗料为167.2g,每公斤蛋耗料3.84Kg,平均蛋重为63.84g。蛋壳白色占多数。开产日龄120天,年产蛋270~290个,蛋重73g,蛋壳以白色占多数。
繁殖性能
群体产蛋率达50%时为132日龄。公鸭6月龄开始配种。公母配种比例为1:25,种蛋受精率达95%左右,雏鸭成活率为95%左右。
莆田黑鸭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一)保种方式
采用保护区、保种场和基因库保护。2001年福建省厅在石狮市建立莆田黑鸭原种场,承担莆田黑鸭的保种任务,现保存莆田黑鸭1000只。同年,莆田荔城区北高镇北高村也建立了保种场,现有保种核心群种鸭600只。2007年水禽品种资源基因库(福建)引入该品种进行保存。莆田黑鸭1989年收录于《中禽品种志》,2000年列入《畜禽品种保护名录》,2006年列入《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二)选育利用
1983—1988年由福建省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主持,与莆田县畜牧兽医站等协作对莆田黑鸭进行了系统选育,经过六个世代选育,建立了莆田黑鸭高产系,500日龄产蛋数从243个到286个,300日龄蛋重从63g到68g。随后又培育出莆田黑鸭配套系,500日龄产蛋数达298~311个,蛋重达69~72g。
莆田黑鸭品种评价
莆田黑鸭是我国特有的黑羽蛋用品种,具有耐盐、耐热、耐粗饲、适应性强、产蛋量高、饲料利用率高等特点,不仅可以放牧,也可舍饲。在持续高温的情况下,鸭群产蛋率仍可保持在90%以上。为饲养效益,应继续加快莆田黑鸭专门化品系及配套系的选育。同时,莆田黑鸭产青壳蛋的种质特性,可用于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黑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