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三硫醚大蒜素简介

时间 : 11-10 投稿人 : 酒微醉花 点击 :

大蒜(AlliumsativumL.),隶属于百合科葱属植物的地下鳞茎,是一种全球性、全人类公认的药食两用性植物[1]。古埃及医学文献《CodexEbers》记载了大蒜数百种治疗方法,可治疗心脏病、肠道寄生虫和肿瘤等22中不同疾病;古印度医学文献《BowerManuscript》记载大蒜可用于抗疲劳、治疗消化紊乱、寄生虫病等,印度医学创始人查拉克评价大蒜实际价值高于黄金;美国称大蒜制品为“有臭味的玫瑰”;俄罗斯称大蒜为“土地里长出的青霉素”[2,3]。

三硫醚大蒜素简介 | 动物养殖

我国有“大蒜上市,药铺关门”之说[4]。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大蒜,其气熏烈,通五脏、达诸窍、祛寒湿、避邪恶、消肿痛、化积食,此其功也”[5]。维吾尔医认为大蒜具有壮体、行气、生津、消食、发汗、清肠、去湿、解毒等功效[6]。

1.天然大蒜素产生的理论基础

1844年德国化学家TheodorWertheim用水蒸气蒸馏法蒸馏大蒜得到有刺激性气味的大蒜精油;1944年意大利化学家Gavallito首先发现了大蒜中有药用价值的是大蒜挥发油和大蒜油,但它只占大蒜0.2%的含量[7,8]。1948年,ArthurStoll和EwaldSeebeck认为完整的大蒜组织并无辣味,而仅仅含有一种无色无味针状结晶的蒜氨酸(Alliin),由85%S-烯丙基蒜氨酸、2%丙基蒜氨酸和13%S-甲基蒜氨酸组成。在大蒜组织受到损伤时,蒜氨酸便与位于别的部位或细胞的蒜酶(Allinase)受力接触,同时在磷酸吡哆醛(PyridoxiaPhoshate)辅酶的参与下,首先生成一种复合物,后分解成一种具有强烈辛辣味的挥发性物质—蒜素,蒜素极不稳定,遇光、热或有机溶剂降解成含硫有机化合物,从而形成大蒜特有的蒜味香味[9]。这也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大蒜触发式理论,如图1、2所示[10]。但是张学俊[11]等认为,由于触发式反应靠分子运动来实现,而含量低的三分子运动接触反应是不可能在瞬间完成的;蒜氨酸处于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聚合而成的淀粉中,缺乏形成亚砜的氧化性环境及亚砜酶;亚砜结构的含硫化合物是比较稳定的,不具有较强的抗菌消毒作用,但囫囵咽下的无损蒜瓣却具有消炎抗菌作用。急于以上几点,他们认为蒜氨酸不应具有较稳定的亚砜结构(S-烯丙基-L-半胱氨酸亚砜),而是易氧化分解的硫醚结构(S-烯丙基-L-半胱氨酸,且与蒜酶缔合在一起,遇空气中的氧气,立刻被氧化为亚砜。

2.国内外大蒜素主要指标成分分析

无论基于以上何种理论,我们认识到大蒜都会从蒜氨酸形态变为大蒜辣素(Allicin),后变为二烯丙基三硫醚(大蒜素)和二烯丙基二硫醚等混合物。正因为如此,不同的药典对大蒜素及其制品的质量标准的规定也有所差异。1977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曾收载大蒜药材质量标准[12],之后几个版本的中国药典中均未见大蒜质量标准,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重新收载了大蒜药材的质量标准[13],与1977年版相比,增加了浸出物、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及“归经”项。采用大蒜素(Allitricin,二烯丙基三硫醚)作为鉴别和含量测定、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

2000年美国药典-处方集(USP24-NF19)开始收载大蒜(Garlic)和大蒜粉(PoweredGarlic)[14]。2001、2002、2003年[15-17]。除收载大蒜和大蒜粉外,逐步增加了大蒜流浸膏(GarlicFluidextract)、大蒜粉提取物(PoweredGarlicExtact)、大蒜迟释片(GarlicDelayedRelapseTablets)。美国药典和英国/欧盟药典主要以大蒜辣素(Allicin)或其前体物质特殊含硫氨基酸-蒜氨酸(Alliin)作为大蒜及其制剂指标成分[18-20]。大蒜素与大蒜辣素相比结构中已没有亚砜基团,化学性质虽比大蒜辣素稳定,但目前均由人工化学合成制得。因此,美国药典、英国/欧盟药典一直采用大蒜辣素或其前体蒜氨酸作为指标成分控制大蒜及其制剂质量。

目前国内的药用大蒜素,均是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其质量标准中规定大蒜素为二烯丙基三硫醚,故其合成工艺以二烯丙基三硫醚为目标化合物。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药典目前使用大蒜素作为大蒜质量标准主要质控标准成分的原因。但是国内多篇文献报道的大蒜素多以二烯丙基二硫醚为目标化合物[21]。用于兽用及水产的大蒜素,也多为人工合成产品。人工合成大蒜素主要以二烯丙基三硫醚和二烯丙基二硫醚的混合物含量的高低来表示大蒜素产品质量的优劣。

3.氯丙烯的危害

我国目前使用的大蒜素主要是以氯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的二烯丙基三硫醚化合物,反应率一般为90-98%,其余为杂志如氯丙烯、一硫醚、二硫醚等,但是由于三硫二丙烯、二硫二丙烯的合成途径存在差异[22],而天然大蒜油中不含有氯丙烯,这也是辨别天然大蒜油与合成大蒜油的一个方法。然而,由于合成工艺及设备投入的差异,大蒜油的质量参差不齐,氯丙烯含量也大小不一。

氯丙烯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对皮肤、粘膜、呼吸道等有强烈的刺激性,且其蒸气可引发肺气肿等疾病,对中枢神经系统、肾、肺有损害,长期接触,可能造成四肢麻木和残废[23]。值得注意的是,大蒜素及其制品中的蒜味浓度与氯丙烯含量密切相关。纯品大蒜素制剂中的三硫醚蒜味不浓,沸点在139-140℃之间,氯丙烯沸点为44.5℃,二者分子结构具有同源性,可互相融合,因此在常温下极易挥发的氯丙烯加大、加快了大蒜油的挥发,使蒜味浓烈而刺鼻[22]。这就造成了人们对大蒜素及其制品的一个误解:蒜辣味越好产品制品越好,但是这也无形中给畜禽带来了具体的隐患。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NY/T1497-2007)规定了大蒜素中氯丙烯的含量≤0.5%,我们收集了大量国内的大蒜油和大蒜素产品,通过色谱分析发现,有的厂家大蒜油中的氯丙烯含量严重超标,有的甚至能达到20-50%。因此,选用大蒜素制品必须要认清质量,并不是味道越大越好,需要科学验证产品质量,才能达到预期的饲养效果,而不是仅仅买了一种心理安慰剂,殊不知可能成为工人的毒品,畜禽的毒剂。

4.二烯丙基三硫醚和二硫醚的比较

大蒜辣素的亚砜基团中含有具有高度活性的氧,极不稳定,且具有强烈的辛辣味,很容易分解为大蒜新素。大蒜新素稳定,味道较低,其水溶液经100℃3h后,杀菌能力依然保持在90%以上。大蒜素制剂的硫醚化合物尤其是二烯丙基三硫醚是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含量越高,大蒜素制剂的作用效果越[22]。尽管如此,目前国内多篇文献报道的大蒜素多是以二烯丙基二硫醚为目标化合物的[21]。这主要是由于二烯丙基二硫醚的生产工艺简单,投入产出比大,且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蒜辣味浓烈,满足市场对大蒜素制品的基本要求,二烯丙基二硫醚和二烯丙基三硫醚的具体反应途径如下[24]:

CH2=CH-CH2Cl+Na2S2O3→CH2=CH-CH2-S2O3Na+NaCl

CH2=CH-CH2-S2O3Na+Na2S→CH2=CH-CH2-S-S-S-CH2-CH=CH2+CH2=CH-CH2-S-S-CH2-CH=CH2

Na2S2+CH2=CH-CH2Cl→CH2=CH-CH2-S-S-CH2-CH=CH2+2NaCl

由以上反应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正是由于二烯丙基二硫醚的成本、操作简单、快捷,加之市场对大蒜素产品认识的偏差,认为蒜味越大含量越高,品质越好,致使大蒜素产品逐渐了沸点较低的一、二硫醚的比例,以二烯丙基二硫醚为主要成分的大蒜素渐渐替代了以二烯丙基三硫醚为主要成分的大蒜素,这也是造成大蒜素制品混乱,效果差异性大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们使用较多的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NY/T1497-2007)来衡量大蒜素及其制品的质量,但是由于此标准仅仅标明了二烯丙基三硫醚和二烯丙基二硫醚含量总和的指标,而对二烯丙基三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单一成分没有明确界定,这也是造成市场大蒜素制品品质混乱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在选用大蒜素及其制品时要去伪存真,注意含量,特别是大蒜中成分二烯丙基三硫醚的含量,一般在大蒜素中的二烯丙基三硫醚含量要在60%以上[25]。

5.小结

目前,大蒜素类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在环保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符合卫生标准的生产企业日益减少,这也给大蒜素的生产带来了压力,但这也从另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严格控制大蒜油的品质,以二烯丙基三硫醚为主要成分,区别于市面上二烯丙基二硫醚产品,一方面了产品的质量,以实际应用效果来回馈市场;另一方面把控氯丙烯等有害物质含量,做到、绿色、无污染,重新解读大蒜素制品,剥掉那层让人迷惑的外衣,还其一个真实的面容。

大蒜素是一种公认性产品,以其多种生物学功能和、等优点,在动物养殖中得到广泛应用,部于1999年开始大蒜油用于所有动物饲料添加剂,并于2003年、2006年、2008年和2013年连续多次续批。但同时由于大蒜素的不稳定性,在适宜条件下易被分解而产生多种烯丙基硫化,有强烈的蒜臭味等方面又限制了其应用。我们在充分认识大蒜素的功效后,从内到外严格控制大蒜油的品质,通过有机溶剂融合,微囊包被等技术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广大用户认可,畜禽需要的高效益三硫醚蒜素产品。

相关文章

  • 蓝狐黄疸性肝炎
    蓝狐黄疸性肝炎

    症状病狐体温升高至41℃以上,不爱活动,整天蜷缩在狐笼的一角,食欲下降或干脆不食,饮水增多,眼视膜旦蜡黄色。治疗发现病孤立即隔离,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维生素B12,2毫升、维生素E1毫升,每日2次,肌肉注射。同日拥菌陈黄疸冲剂调拌在精饲料中内服。也可用猪苓多糖2毫升,每天1次,肌肉注射。口服油剂维生素E,每次2丸,口服...

    2495 特种养殖 畜牧科普 家禽养殖指南
  • 三穗鸭是什么鸭?三穗鸭品种介绍及图片大全
    三穗鸭是什么鸭?三穗鸭品种介绍及图片大全

    三穗鸭是什么鸭?三穗鸭为中国地方名鸭,是中国优良蛋系麻鸭品种之一,享有很高的度和美誉度。三穗鸭系同野鸭杂交选育而来,抗病性强、瘦肉率高,肉质细嫩,产蛋多、蛋质佳,胆固醇低,富含氨基酸,个体小的三穗鸭具有野鸭特性和山禽的独特风味。三穗鸭系列有:三穗麻鸭、三穗黄焖鸭、三穗血浆鸭、三穗老鸭汤、三穗板鸭等。外貌特征三穗鸭是中国...

    2100 动物疾病防治 养殖指南 动物科普 动物养殖宝典 动物养殖
  • 苏太母猪有什么特点?
    苏太母猪有什么特点?

    苏太母猪有什么特点?苏太猪是以世界上产仔数多的太湖猪为基础培育成的中国瘦肉型猪新猪种,保持了太湖猪的高繁殖性能及肉质鲜美、适应性强等优点,与外种公猪杂交,具有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杂种优势显著等特点,是生产瘦肉型商品猪的理想母本之一 。 苏太猪品种形成苏太猪是以小梅山、中梅山、二花脸和枫泾猪为母本,以杜洛克为父本,通过...

    2975 动物疾病资料 养殖宝典 动物技术 动物养殖指南 动物养殖
  • 海狸鼠的选种和配种
    海狸鼠的选种和配种

    1.海狸鼠的选种工作海狸鼠的选种,主要根据生产性能和育种性能选择。(l)公母鼠的鉴别,识别海狸鼠的性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鉴别。①从阴门到肛门的距离来识别。3月龄公鼠的阴门与肛门的距离大约为3厘米;而母鼠的阴门与肛门的距离仅约l厘米。②将海狸鼠提起,让其头部朝下,用食指和拇指按压其阴门处。如看到粉红色的阴洞,即为母鼠;如...

    930 养殖疾病知识 养殖知识 养殖文献 动物养殖科普 动物养殖
  • 狐的产仔、哺乳和仔狐保活
    狐的产仔、哺乳和仔狐保活

    银黑狐产仔期从3月中旬开始,多集中在3月下旬至四月下旬,北极狐则多集中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根据预产期,母狐在产前2-3天均有临产表现,产前一般停食1-2天顿,除自行拔毛絮窝个,有的母狐还有叼草现象。母性较强的狐,遇到风寒天气常用草将产箱门封上。产仔时间多数集中在夜间和清晨,也有在白天产仔的。分娩过程持续1-6个小时,...

    1498 养殖手册 狐的产仔 哺乳和仔狐保活 狐狸养殖技术 养殖
  • 鹌鹑蛋的食疗作用及做法
    鹌鹑蛋的食疗作用及做法

    鹌鹑,其貌不扬,鹌鹑蛋也不大,古时候却是宫廷御宴不可或缺之物.有野史说,宫廷采购鹌鹑蛋,每个要一两银子呢――当然,一定是包括了敬事房和御膳房太监的回扣。古时候鹌鹑和鹌鹑蛋的贵重,一方面是由于过去不能人工饲养鹌鹑,只好捕捉野鹌鹑,套鹌鹑窝,所以就稀少,另一方面就是因为鹌鹑和鹌鹑蛋的营养价值的确高,且具有很高的药用补益价值...

    1948 养殖手册 鹌鹑蛋的食疗作用及做法 鹌鹑养殖技术 养殖
  • “八不”的养猪法
    “八不”的养猪法

    不换圈断奶时要将母猪赶出,将仔猪留在原圈饲养。不混群让同窝仔猪在一起生活,尽量不与其他的仔猪混群,以免发生咬架现象。不换料仔猪断奶后第1周的饲料和哺乳期一样,1周后再逐渐换成断奶仔猪料,使仔猪有较长的适应过程。其间,饲料种类、营养水平都不要做太大的调整,并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矿物质。不换人刚断奶时仔猪特别胆小,见了...

    2794 养殖手册 八不的养猪法 养猪技术 养殖
  • 入秋后的成鱼管理要点
    入秋后的成鱼管理要点

    入秋后水温开始下降,鱼类吃食又逐渐旺盛,也是鱼类生产生长的黄金时期,应当加强管理,具体应掌握以下要点:一、加强投饵饲喂。此时投喂要以精料为主,重点放在底层吃食鱼的催膘育肥上。同时要注意精粗及粗饲料中的品种搭配,保证鱼饲料营养充分全面。草鱼要适当投喂青草类,青鱼要投螺料等,鲢鳙鱼还要适当施肥。入秋后施肥量少勤施,且以无机...

    1229 养殖手册 入秋后的成鱼管理要点 养鱼技术 养殖
  • 全蝎加工方法改进
    全蝎加工方法改进

    全蝎来源于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marteniiKarsch的干燥全体,具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按1990版《中国药典》规定,全蝎产地加工时将其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这样全蝎商品规格就有淡全蝎和盐全蝎两种。因盐全蝎不易发霉,容易贮存,因此商品全蝎大部分为盐全蝎。但是,目...

    2723 养殖手册 全蝎加工方法改进 蝎子养殖技术 养殖
  • 八角粉治盗蜂好
    八角粉治盗蜂好

    盗蜂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外界密源短缺时节,嗅觉极为灵敏的中蜂有的单群发生被盗,也有多群互盗造成蜂场秩序大乱而带来一定的损失。开春前晚上打着手电筒照明给中蜂群饲喂糖水,没有一点滴漏。第二天早晨发现喂糖蜂群多箱巢门前秩序大乱,蜜蜂厮咬打转搏斗。在束手无策之际,想起厨房中存有调味品八角粉,当即取出用清水调成糊状,涂抹在被盗...

    1951 养殖手册 八角粉治盗蜂好 蜜蜂养殖技术 养殖
  • 体温升高:猪病的先兆之一
    体温升高:猪病的先兆之一

    编者按:体温是猪体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体温反常是猪生理机能被扰乱的一种重要症状之一。在许多疾病中,尤其是患某些传染病时,体温升高往往比其他症状的出现更早。因此,体温是诊断猪体疾病不可缺少的依据之一。猪患传染病时,体温一般都会升高。猪的正常体温为38℃~39.5℃(直肠温度)。不同年龄的猪体温略有差别,如刚初生的猪体温为...

    2738 动物饲养 畜牧业文章 畜牧常识
  • 高温季节怎样保持猪的繁殖性能
    高温季节怎样保持猪的繁殖性能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省大部分地区夏季出现了持续高温天气,对一些工厂化猪场猪的繁殖性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笔者对我省张掖、临泽、高台、玉门等几个万头工厂化猪场1996年至1998年夏季(6~8月)猪的繁殖成绩资料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在7月和8月接受交配的母猪中未能分娩的比例比10月至来年5月交配母猪的不分娩率...

    804 养殖手册 高温季节怎样保持猪的繁殖性能 养猪技术 养殖
  • 蛇类的生理特征
    蛇类的生理特征

    ⒈蛇类的眼睛炯炯有神,是不是视力特别不好?蛇类的眼睛看似明亮有神,但是实力却很弱,是个十足的“近视眼”。这是因为蛇的双眼着生于头的两侧,能够达到的可调节视野重叠范围是极其有限的。所以,蛇的视力很差,几乎1米以外的物体很难看见。再者,蛇的眼后没有视凹,直接导致是绝不敏锐,尤其对静止的物体更是视而不见。它只能辨认距离很近的...

    2792 养殖手册 蛇类的生理特征 养蛇技术 养殖
  • 肉用商品火鸡饲养管理
    肉用商品火鸡饲养管理

    肉用火鸡具有生长快、肉质好和产肉效率高的特点,是家禽生产中商品率最高的一种肉用禽种,肉用火鸡肉含蛋白质高达30%~35%(胸肉35%,腿肉30%),还具有森林野禽特有的风味。其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比肉用仔鸡高,一般达25%,肉用仔鸡仅为15%~20%.另外,商品火鸡肉质中水分含量一般在56%~58%之间,比肉鸡的66%...

    1094 养殖方法 养殖学堂 动物资料 动物养殖科普 动物养殖
  • 如何配制鸭饲料
    如何配制鸭饲料

    1.因地制宜选配饲料。尽量利用当地饲料资源,既要考虑营养价值,也要注意价格因素,以降低成本。2.配合的日粮要与饲养标准接近,以免引起营养缺乏或过剩,造成某些营养缺乏症的发生或经济损失。鸭饲料中的蛋白质与能量比例要平衡,否则会使饲料消耗增加。3.注意日粮的品质和适口性,忌用霉变或含有有害物质的原料配制日粮。每次配制饲料量...

    1731 养殖手册 如何配制鸭饲料 养鸭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