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中兽医对猪高热病的预防

时间 : 08-27 投稿人 : 行走江湖路 点击 :

中兽医认为猪高热病病机为暑、湿、热三邪夹杂侵袭机体致皮毛腠理郁闭,邪热内陷营血导致肺、心、脾、肾等多个脏腑机能衰竭死亡的一类以发热为主的猪温热类疫病。西兽医研究结果表明猪高热病系猪瘟、蓝耳病、2型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等一种或多种病毒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副嗜血杆菌(HP)、链球菌(SS)等多种细菌或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等多病原的混合感染,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很不理想。每年农历5—9月(即夏至到秋分之间)是该病的高发、流行季节。对于此类疫病的预防,虽然西兽医研制了猪蓝耳病预防疫苗,但从防疫实际效果来看,并不十分理想,尤其对于病毒性疫病预防疫苗的研制,由于病毒自身的易变异特点,使得疫苗的适应范围愈益狭窄,似有防不胜防,疲于应付之感,然而中兽医在疫病预防方面却有一套完整的以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为主的理论和技术。

中兽医对猪高热病的预防 | 动物养殖学堂

一、预知气运盛衰,顺应气候变化

中国传统兽医学认为大凡家畜疫病的大范围发生、流行,多与气候的异常变化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的风、寒、暑、湿、燥、热称为六气,其中:风为春季主气,暑、热为夏季主气,湿为长夏(每年农历6月小暑到处暑这段雨水偏多时期)主气,燥为秋季主气,寒为冬季主气。通常情况下,每年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季节性疾病,中兽医称为“时令病”,当六气太强或太弱或变化异常剧烈时,就会使人、畜大范围发生疾病,这类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性,在个体之间存在症候、病变的相似性和一定程度的传染性,这在中兽医称为“疫病”,这时的六气已成为致病因素,故称为六淫或厉气(戾气)。欲知气候的常异与太过、不及,当观察农历节气与气候、物候应验的早迟,正如王叔和所说:“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其具体观察方法是在冬至后甲子日夜半,少阳起,阳始生,此时天气应当温和。若未到甲子日,天气就转温暖了,是未应至而至,属天气“太过”。若甲子日已过半夜,天仍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说“应至而不至”),称为“不及”。若甲子日刚过,天气温暖如盛夏五六月时节,此为至而太过。《内经》曰:“至而和则平,至而甚则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因此可以通过及时观察气运的盛衰,预测气候的常异,做好顺应气候变化的准备,预先搞好必要的疫病防范工作,防止疫病发生。

二、加强体质训练,增强抗病能力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经典著作《素问》中就有了“治未病”的思想和理论,即将疾病控制于未发生之前的预防医学思想:“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无论是人还是家畜机体,只要脏腑机能平衡协调,气血和顺、阴平阳秘就不会有疾病发生(跌扑金刃伤、虫兽伤除外)。其“治未病”思想体现在家畜机体应激发生之前就需要加强训练,增强体质,防止应激发生。在病邪侵袭机体之际,充分调动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协调机体生理机能,保证自身健康和生产力的正常发挥。此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增强体质的方法包括:保证营养供给,每天定时运动并保证适当的运动量,保证充足的日光浴等。日光浴对于种猪尤其重要,在冬春季晴天须保证每天1小时以上的日光浴,夏秋季节则应选择在上午10点以前进行。

三、加强饲养管理,消除环境致病因素

防止家畜疫病发生,一方面要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家畜体质及抗病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环境控制,强化对空气、水源、废弃物等环境的监测和消毒处理,降低家畜圈舍环境有害病原体的含量,圈舍建筑物质量及规格要严格符合家畜环境卫生学要求,避免墙缝漏风、地面凹凸不平、积水藏污等,努力将疫病发生的机率降到最低。

家畜环境卫生学要求圈舍墙体不能有缝隙,从墙体缝隙中透进来的速度极高的小股冷空气称为“贼风”,它吹袭家畜肌肤就会造成家畜患病。中兽医所谓虚邪贼风,泛指四时不正之气。凡能使家畜机体受到损伤导致发病虚弱的六淫邪气,称为虚邪。如:寒邪伤阳,燥邪伤津,暑、热之邪伤气伤津,湿邪伤阳,粘腻壅气。对于风邪,则有实风、虚风(又叫贼风)之别。据《灵枢·九宫八风篇》中所讲“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八风从其冲后来者,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即春季从北方、西方吹来的风;夏季从东方、北方吹来的风;秋季从东方、南方吹来的风以及冬季从西方、南方吹来的风皆属贼(虚)风,这与现代家畜环境卫生学所讲贼风不同。对于贼风,要求“谨候虚风而避之,…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内经》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

长江沿岸地区,暑令时节,天气炎热,湿热郁蒸。由于该地区农村养猪习俗普遍存在猪圈房屋低矮、阴暗潮湿,空气闭闷流通不畅,加之猪为水畜,属痰湿体质,腠理紧密,散热排汗机能较差,一旦感受虚邪贼风,腠理迅速闭郁,内伏之暑、湿、热邪将不得外解,闭门逐寇,则邪必乱窜,若邪陷营血脏腑,则易扰乱心神,致阴阳离绝,神机化灭,气立孤危,走向死亡。因此保持圈舍干燥通风、清洁干净,随时注意防暑降温,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定期进行圈舍消毒(包括燃烧芳香避秽的中草药以进行圈舍空气消毒),避免虚邪贼风袭扰,是炎暑季节预防包括猪高热病在内的所有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四、清除郁伏之邪,顾护机体正气

猪高热病是发生于暑令时节的温热性疫病,中兽医称为暑瘟或暑疫,每年均在长江流域诸省市区散发流行。只不过近几年来,家畜传染病学以及微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病原体的诊断日渐精准,逐渐发现了除蓝耳病变异病毒株外的包括多种细菌、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病源体,西兽医由于在治疗上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大量病源菌产生抗药性,耐受力大幅增高,加之抗生素类药物和所谓的抗病毒药物其实对于抗病毒的效果并不如宣传资料上所称的那么良好,而且在中兽医看来,大量滥用抗生素,不仅造成抗生素有限的抗菌谱与病原体种类广泛之间的矛盾,而且滥用抗生素将严重损伤肝、肾,抑制自身免疫(抗病)机能的发挥,这无疑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的一种治法。中兽医温病理论认为:温热病有新感与伏气两类。新感温病为感而即发,随感随发,如春季感风而发之风温、夏季感暑而发之中暑,秋季感燥而发之秋燥,冬季感寒而发之伤寒等。而伏气温病是指感邪而未能及时发作,伏藏于机体内,待迁延一些时日,遇到某些诱因后再发作的一类温病,此类温病发作时症候较为严重,在治法上与新感温病有较大差异,而且治疗起来较为困难,死亡率较高,《内经》在伏气温病上进行了系列总结:如“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泻;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冬不藏精者,春必病温”等。对于相当于暑瘟(或暑疫)的猪高热病,通过临床观察,一方面我们认为它既有新感暑邪而发之病机,另一方面该病也存在暑、湿、热三邪郁伏体内,一旦感受虚邪贼风(天气突然变化),致腠理闭郁,则郁伏之邪不得宣畅透达外出,内闭深陷营血脏腑而导致猪只死亡之伏邪病机。故欲预防该病发生,可于炎暑郁蒸季节在饲养方面经常饲用一些清热解暑、芳香避秽、除浊化湿之药物,如在饮水中定期加用藿香正气水、金灵丹、仁丹、十滴水之类解暑药物,清除猪体内郁伏之暑、湿、热邪,避免暑、湿、热蕴郁于机体,以防患于未然。同时也要经常饲喂一些青绿瓜果(如西瓜皮、红苕藤等)类饲料,不饲喂从饭馆、火锅店里积来的油腻辛辣的潲水,保证清洁饮水供给。

五、及时辨证治疗,控制疫情传播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中兽医的治未病思想,就是说在疫病发生之前要先做好预防工作,在疫病发生后,须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扩散,同时要积极进行治疗,防止病情恶化死亡。对于猪高热病的防控,要根据传统医学温病卫气营血理论结合《伤寒论》六经辨证法进行辨证治疗。在治疗时要注意证候的阶段性,由于猪高热病疫情传变的特殊性和猪自身的生理病理特点,其卫、气、营、血证各阶段分界多不明显,尤其卫、气证阶段十分短暂,病邪传变迅速,需要及时透邪外出,如“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或“散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抟,势必孤也”,并运用截断扭转法,抢先一个阶段用药,以切断病情的传变和进一步恶化,尽可能减少病猪死亡。通过临床实践观察,虽然用中药煎剂灌服病猪(尤其是已绝食者)显得略微麻烦一些,但是只要证候辨识准确,方药运用无误,一般在灌服中药汤剂3-4次后(两天内),病猪就会陆续开口进食,这时就可将汤药混入饲料内或投入饮水器中让其自由饮服。实践证明只要保证连续用药4天以上,疫情就会迅速得到控制。

相关文章

  • 如何进行种公猪的标准选择?
    如何进行种公猪的标准选择?

    核心提示: 种公猪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猪群生产素质,一头公猪可配20头或更多的母猪,公猪对后代的遗传影响是显著的,重视公猪的选择,才能充分发挥优良种公猪的遗传潜力。一、品种和外形特征的选择1、品种特征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品种特征,种公猪的选择首先必须具备典型的品种特征,如毛色、头型、耳型、体型外貌等,必须符合本品种的...

    2809 动物饲养技术 畜牧教程 家禽养殖指南
  • 猪食用霉变玉米中毒的典型案例
    猪食用霉变玉米中毒的典型案例

    核心提示:霉菌毒素中毒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危害,但是霉菌毒素中毒又具有隐蔽性,防不胜防,所以发现玉米霉变的时候,一定不要使用,或者做处理之后再用,不要抱着侥幸心理,以下是一则玉米霉菌毒素中毒的实例。这几天170多头150多斤的猪群出现了一个头疼问题,猪粪便变成黄色,没有成型的,减料,食欲不振,每栏舍中都出现一两个身上有紫...

    2674 特种饲养 畜牧业文章 家禽养殖教学
  • 獭兔的冬繁重点:保持恒定温度与湿度
    獭兔的冬繁重点:保持恒定温度与湿度

    保持温度 实践证明,如果兔舍的温度低于5℃就会使母兔的发情停止,公兔的交配欲降低;产仔箱的温度如果低于15℃,仔兔则较难生存。可采用以下方法升温:1、扣棚升温。把兔舍建在背风向阳处,冬季扣上塑料布,晚上覆盖草苫保温,这种方法白天温度可达25℃以上,晚上温度可保持15℃左右,适于有一定规模的兔场。注意白天温度较高时及时通...

    486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教程 家禽养殖手册
  • 貉发情的早晚受哪些因素影响?
    貉发情的早晚受哪些因素影响?

    影响貉发情早晚的因素除上面谈到的地理位置以外,还有营养条件、母貉的年龄和异性刺激等。配种期前若饲养粗放,不能保证其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发情一般较晚甚至不发情。若营养水平过高,使母貉过肥,同样会影响正常发情。因此,在准备配种期,饲料要保证全价,营养水平不必过高。年龄是影响母貉发情早和晚的重要因素。1岁母貉发情最晚,集中在...

    818 特种饲养 畜牧科普 家禽养殖妙招
  • 肉鸡难养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肉鸡难养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肉鸡越来越难养,许多养殖户的鸡不能正常出栏,即便能坚持到出栏,药费也要达到过去的1.5~2倍,料肉比也很高,众多因素使养殖户赚不到钱,甚至赔钱使经济效益达不到最高值,这样有的养殖户就不敢养了,始终处于观望状态。究竟是那些因素导致的肉鸡越来越难养呢?一、鸡苗的品质一些不正规或管理不严的种鸡、孵化厂,为了眼前自己的利...

    2409 养殖方法 养殖百科 动物文摘 动物养殖信息 动物养殖
  • 肉兔之王 新西兰兔简介
    肉兔之王 新西兰兔简介

    新西兰兔原产于美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优良肉用兔和实验用兔,在世界各国广泛饲养。新西兰兔全身被毛纯白,眼粉红色,头宽圆而粗短,耳朵短厚直立,后躯滚圆,腰肋丰满,四肢粗短强壮有力,全身结构匀称,发育良好,属中型兔,成年体重4-5公斤,该兔具有许多优良特点:1、饲料回报率高 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10周龄体重达2.3公斤,90...

    2942 养殖手册 肉兔之王 新西兰兔简介 兔子养殖技术 养殖
  • 假阴道应具备哪些条件
    假阴道应具备哪些条件

    假阴道在使用时应满足一些条件,如:1、适宜温度采精时假阴道内腔温度应保持在40℃~42℃,集精杯也应保持35℃~36℃。2、适当压力借助注人水和空气来调节假阴道的压力。3、适当润滑度涂抹润滑剂的部位是假阴道前段1/3~1/2处到外口周围不可过长过多。4、无菌凡接触精液的部分均须经消毒。5、无破损漏洞假阴道不得漏水或漏气...

    1893 动物疾病知识 养殖技术 动物宝典 动物养殖文献 动物养殖
  • 猪的营养代谢病--维生素A缺乏
    猪的营养代谢病--维生素A缺乏

    维生素A参与动物视色素的正常代谢及骨骼的生长,维持上皮组织的完整性,维持正常的繁殖机能,在动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本病是由于维生素A缺乏而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代谢病,病猪以生长发育不良,视觉障碍和器官粘膜损伤为主要特征。多发于仔猪,常在冬末、初春时发生。【病因】1.原发性缺乏日粮中维生素A原或维生素A含量不足。如含维...

    574 养殖手册 猪的营养代谢病 维生素A缺乏 养猪技术 养殖
  • 冬春季鱼白云病的防治
    冬春季鱼白云病的防治

    鱼白云病是一种由恶臭假单孢菌及荧光假单孢菌等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此病一般在冬春季节发生和流行,水温在4℃~11℃为发病高峰期,传染迅速,死亡率高。病鱼症状病鱼体表有许多点状或斑块状白色黏液物,形成一层蜡状的白色薄膜,覆盖在鱼的头部,由背部及尾鳍部发生并向全身蔓延。发病初期,有少部分鱼成群在池周水面游动;...

    809 养殖手册 冬春季鱼白云病的防治 养鱼技术 养殖
  • 国内地方品种――东北民猪
    国内地方品种――东北民猪

    品种描述东北民猪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有大(大民猪)、中(二民猪)、小(荷包猪)种类型。目前除少数边远地区农村养有少量大型和小型民猪外,群众主要饲养中型民猪。东北民猪具有产仔多、肉质好、抗寒、耐粗饲的突出优点。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东北民猪全身被毛为黑色。体质强健,头中等大。面直长,耳大下垂。背腰较平、单脊,乳头...

    2253 养殖手册 国内地方品种 东北民猪 养猪技术 养殖
  • 小耳猪是什么猪?小耳猪品种介绍
    小耳猪是什么猪?小耳猪品种介绍

    小耳猪是什么猪?小耳猪,俗称版纳小耳猪、僾尼猪、细骨猪、小香猪等。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之一,为云南省特有,主产于西双版纳等地区;是本地少数民族(傣、僾尼、基诺、哈尼等民族)由本土野猪驯化而来的纯原生本地品种。小耳猪品种有哪些?1、该品种包括文山猪、阿尼猪、景颇猪、勐腊猪、爱尼猪、僳匕猪、德宏小耳猪。2、该品种的体型相对...

    2583 养殖疾病知识 养殖学堂 动物资料 动物养殖科普 动物养殖
  • 刚出生的荷兰猪怎么养才不会死?
    刚出生的荷兰猪怎么养才不会死?

    1、一般情况下应该分笼,给母的补充营养,生下之后你也不要去碰它们,别惊动母荷兰猪。另外,在生第1胎要注意,母荷兰猪那时候有可能不太会照顾,会不管刚出生的小猪猪,那样很容易死掉。2、若母荷兰猪在他旁边的话就只喂母的就行了,因为母的会喂他的仔的。如果不在,就去宠物店买那种喂荷兰猪的针管,每天喂他牛奶。再就喂他蓿苜草,还可以...

    2696 动物疾病 养殖文摘 动物百科 动物养殖资料 动物养殖
  • 苍蝇养殖日常管理时间表
    苍蝇养殖日常管理时间表

    苍蝇养殖收益快,苍蝇的繁殖能力强,生活周期短,生产效率高,而且苍蝇的抗病能力强,用苍蝇养殖蝇蛆作为禽畜的饲料,是一种优质蛋白,而且非常经济适用。1)生产步骤:选择场地→建设养殖房→发酵饲料→放入种蝇→循环生产。2)操作步骤:蛹的孵化(2-3天)→种蝇饲养→收集...

    1958 养殖方法 养殖指南 动物科普 动物养殖宝典 动物养殖
  • 母猪常发病如何能即时防治?
    母猪常发病如何能即时防治?

    生产母猪群除了经常发生多种传染性疾病之外,普通病的发病率也很高,往往不引起重视。特别是母猪产前产后发生的一些常见疾病对母猪发情、配种、妊娠健康、产仔率、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及其繁殖性能影响很大,常造成严重的经常损失,应引起高度重视。中国猪病网现将生产母猪群几种常发的普通病介绍如下,并提出结合实际的防治技术,供广大养猪专...

    888 动物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手册 畜牧科普
  • 猪蓝耳病防控应做到五个到位
    猪蓝耳病防控应做到五个到位

    一是免疫到位。用国家批准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对所有生猪进行接种免疫。一般情况下,商品猪在23至25日龄时接种一次,种母猪配种前还应加强免疫一次,种公猪每 隔6个月免疫一次。发现疫情,应开展紧急预防注射。二是消毒到位。实施严格消毒制度。每星期对栏舍、用具和周围环境消毒2至3次,农村散养猪栏用消毒液或石灰水刷白消毒...

    2549 特种养殖 家禽养殖教学 家禽养殖注意事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