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养好鹿角蕨的关键

时间 : 02-26 投稿人 : 漫步云端 点击 :

鹿角蕨为高贵的蕨类。因为它的叶子呈枝叉状,好似鹿角,因而得名。鹿角蕨为附生植物,天然生长在热带树木的树皮和树枝上,靠收集树表面的腐烂有机质为生,这在蕨类中是少见的。它的叶子分裸叶和实叶两种。裸叶为光滑的基部蕨叶,用以固着在树干上,支持蕨自身,并包裹在根周围保护蕨根。从鹿角蕨基部生长出的大鹿角形蕨叶为实叶,一般向下低垂。鹿角蕨对湿度的要求并不比一般的室内植物高。但因为它是附生植物,浇水时需浸水数分钟然后控水,这样往往会弄湿室内地板为了克服这种困难,可在水房进行,炎热的夏季每星期两次,阴冷的冬季每星期一次,浸水、控水后再放回原处。初学的种植者往往浇水过多,结果出现生长不良甚至不生长的现象:没有新的基部蕨叶生出,基部蕨叶水湿,基质生长藻类,严重时基部蕨叶上会出现由紫到黑的腐烂斑点。但过分缺水又会造成幼蕨叶的收缩和枯萎,老的蕨叶变软,呈现灰色,基部蕨叶的内部变干。室内种植鹿角蕨时,常把鹿角蕨固定于木板上,挂于墙壁。植物根和木板间要垫以苔藓或其它长的纤维物质(如岩棉旧尼龙袜等),以便基部的蕨叶紧贴其上,就旬它们紧抱在树皮上一样。需要有明亮的间接光照,良好的通气,夜间的温度应保持在10?16℃。从春季到晚秋可?个月左右施一次稀薄液肥??叶面喷雾,冬季可延长至逐个半月或两个月施一次肥。不能施用固体肥料,因为固体肥料的颗粒会落入基部的蕨叶间,造成灼伤或感染。鹿角蕨的种植要注意清洁卫生,以防感染细菌或真菌。一旦感染,控制比较困难,有人采用切割的办法,尽早距患处一厘米外把患处切除。和其他服类一样,鹿角蕨可以由能育叶下面生长的孢子繁殖。也可以用基部蕨叶生长的小植物繁殖。当小植物长到5?8厘米高时,即可把带有少量根的小植物取下,进行栽植,春季为栽植的最好时间。

养好鹿角蕨的关键 | 动物养殖

相关文章

  • 秋季大蚕饲养要点
    秋季大蚕饲养要点

    秋蚕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蚕病为害。随着养蚕次数增加,病源数量的增多,扩散面增大,病毒新鲜且繁殖快,致病率高。蚕室、蚕具多次使用后,如果消毒不彻底,放松饲养管理,加之秋季蚕处于高温多湿或高温干燥的恶劣环境中以及桑叶叶质较差,蚕抗病力弱,都是秋季大蚕期容易爆发蚕病的主要原因。一、加强消毒防病,消灭病源防止蚕病的有效措施是...

    929 养殖手册 秋季大蚕饲养要点 养蚕技术 养殖
  • 野生林蛙对水源地有什么要求
    野生林蛙对水源地有什么要求

    林蛙的越冬、产卵、孵化、变态都是在水中完成的,所以没有水源就没有林蛙。野生林蛙活动场内必须有水源或常年流水的河流,可大可小,水量适宜,一般宽l~3米,水深20~50厘米,流量在0.05立方米/秒,pH值中性,水源充足、清洁、无污染即可。在河流较深并且冬季冻不绝底的地方,林蛙即可自然越冬。河流流速缓的浅滩,或自然水泡、水...

    1014 养殖手册 野生林蛙对水源地有什么要求 林蛙养殖技术 养殖
  • 胭脂鱼人工繁殖的技术
    胭脂鱼人工繁殖的技术

    我国长江所产的胭脂鱼是胭脂鱼科在亚洲分布的唯一种属,是我国二类保护的珍稀鱼类。近20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河流环境变化以及中下游通江湖泊的减少,其资源明显衰退。为保护与增殖这一珍稀物种,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纷纷开展胭脂鱼的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四川省万县地区水产研究所于1973年开展胭脂鱼人工繁殖的研究,经过深入艰苦的科学实...

    2772 动物养殖技术 养殖饲料方法 养殖饲料技巧
  • 优质鱼种撷英―黄颡鱼
    优质鱼种撷英―黄颡鱼

    黄颡鱼,又名江颡、嘎芽子、盎斯鱼,背部黄绿色,体侧黄色并有断续的黑色斑块,体裸无鳞,长形,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然水域中均有分布。黄颡鱼属温水性底层鱼类,喜栖息于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生存温度0℃―38℃,适应性极强,养殖潜力较大,可在全国大部分内陆水域推广养殖。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不但有滋补作用,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

    963 养殖手册 优质鱼种撷英―黄颡鱼 养鱼技术 养殖
  • 肉鸡坏死性肠炎与球虫混合感染
    肉鸡坏死性肠炎与球虫混合感染

    2月~4月是华南地区多雨的季节,再加上有时天气潮湿闷热,场地潮湿,细菌大量滋生,肉鸡很容易发生坏死性肠炎与球虫等混合感染.诊断2008年4月,广东省新兴县一养殖户养有1万多只竹丝鸡,30日龄左右,由于前期鸡有些问题,所以喂了一些药,后来突然发病严重,每天死亡10只~20只不等.笔者从用户的用药情况、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等...

    2308 养殖手册 肉鸡坏死性肠炎与球虫混合感染 养鸡技术 养殖
  • 夏季家畜的药物防病
    夏季家畜的药物防病

    病菌、病虫在夏季对家畜的危害十分猖獗,适时防病,可保证家畜平安,保持良好的生产性能。夏季可用的药物防病方法有两种: 灌服“消黄散” “消黄散”由知母、浙贝、黄芩、黄药子、白药子、大黄、郁金、甘草等8种药物等量混合粉碎而成。牛、马、驴、骡每头200-250克,猪、羊每头(只...

    1727 养殖饲料品牌 动物饲养技术 养殖饲料管理
  • 鸭关节炎综合征的防治方法
    鸭关节炎综合征的防治方法

    可选用广谱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如土霉素、卡那霉素等。对轻度感染和病状较轻的鸭群,可把药物混入饲料或饮水中。病情严重时,可全群进行肌肉注射。⑴土霉素碱,按0.08%~0.1%比例,均匀地拌入混合饲料中,连续治疗5~7天。⑵卡那霉素注射液,每只10毫升含药量1克,可供50~100只病鸭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续治疗2~3天。...

    788 养殖手册 鸭关节炎综合征的防治方法 养鸭技术 养殖
  • 预防奶牛乳房炎的措施
    预防奶牛乳房炎的措施

    1.搞好环境卫生牛舍、运动场应该清洁、干燥,及时清理粪便、积水、泥泞。垫草应干软、清洁、新鲜,并且要经常更换。定期对运动场和牛舍进行消毒(每隔15天用消毒液喷雾消毒1次),乳房炎高发季节应加强消毒。改善畜舍环境,使畜舍通风良好、向阳性好。经常刷拭畜体,保持乳房清洁。注意产后护理,排出的恶露尽量减少污染畜体的后躯。做好夏...

    2444 养殖手册 预防奶牛乳房炎的措施 养牛技术 养殖
  • 科学饲养母猪
    科学饲养母猪

    种猪生产是养猪的关键和基础。目前,大多数农产饲养外二杂母猪仍依照传统养猪方法,不遵循科学饲养,良种良法,不但不能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同时还会增大饲养成本。本文就科学饲养母猪,降低养殖成本作一概述,旨在指导农产养猪生产。一、种猪的引进种猪引进成功与否,首先关系到养猪的经济成本高低。引种失败,不仅造成本钱丢失,甚至引起疫病...

    1746 养殖手册 科学饲养母猪 养猪技术 养殖
  • 良种兔秋繁的措施
    良种兔秋繁的措施

    秋季天气比较干燥,饲料充足,营养丰富,是良种兔秋繁的大好季节。而抓好良种兔的秋繁,可采取以下几点技术措施:1.改善环境、精心管理。入秋后,加强兔舍通风,保持舍内清洁、安静。若采用三层笼舍,应把种公兔放在最下层笼舍内饲养,因下层兔笼内温度较上层低,也可将种公兔安排在半地下室里饲养。特别是种公兔在高温季节,睾丸缩小60%,...

    809 养殖手册 良种兔秋繁的措施 兔子养殖技术 养殖
  • 羊养殖场防疫
    羊养殖场防疫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现代化养殖场相继出现。如何搞好防疫工作,已成为所有养殖场中最主要的问题,疫病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原种场对疫病的控制和预防,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制定相应的准则和标准,以保证种畜禽的沿续和质量的稳定提高。另外,还应严格贯彻国务院颁发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预...

    2163 特种饲养 养殖饲料禁忌 养殖饲料管理
  • 养殖青虾应防投种过量
    养殖青虾应防投种过量

    青虾又称河虾,学名日本沼虾,是一种淡水养殖优良虾种。具有养殖用种量少、繁殖力强、成本低、效益好等优点,但需提醒广大养殖户的是养殖时不宜投种过量。 因为投种过量会影响青虾生长发育。青虾的繁殖力很强,试验表明,一般一只雌虾可产小虾3000只左右,而这些小虾在当年9月份前后,还要繁殖幼虾。如果不适当控制投种量,将会导致繁...

    2148 养殖饲料窍门 养殖饲料常识 动物养殖技术
  • 巧用烟叶防治鱼病法
    巧用烟叶防治鱼病法

    烟叶浸汁防治鱼病,既可灭菌又能杀虫,其防治效果显著,若配以中草药内服效果更佳。一般亩用量0.25kg~0.5kg,水瘦少用,水肥多用,药效迅速,方法简便,成本低廉。方法一:山区李梅村潘某,养殖面积5亩,放养鱼种230kg,老口鱼种420kg,期中76%为草鱼,放养后投饲黑麦草150kg/天~200kg/天,4月21日发...

    2301 养殖手册 巧用烟叶防治鱼病法 养鱼技术 养殖
  • 生物技术在动物营养学上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动物营养学上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动物营养学上的应用朱继富1,亏开兴2(1.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云南 小哨650212;2.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云南 小哨650212)中国分类号:S816.11,S818.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8964(2004)01-0048-021 基因工程作物籽实(谷物、豆类、菜籽等)及其副产...

    278 养殖饲料注意事项 养殖饲料配方 动物饲养技术
  • 防治鱼病毒性出血病
    防治鱼病毒性出血病

    [病因症状]患病早期,从外观观察,病鱼的口腔、腹部、鳃盖、眼眶、鳍条及鱼体两侧呈轻度充血症状。剖开腹腔,肠道内尚见少量食物。随着病情的发展,上述体表充血现象加剧,骨肉呈现出血症状,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剖开腹腔,由于内脏器官受到损害,导致腹腔内积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充气且无食物。...

    1146 养殖手册 防治鱼病毒性出血病 养鱼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