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蝇蚴又叫牛皮蝇蛆,是一种属于皮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幼虫。这种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每年春夏之交,幼虫长大破皮而出变成蝇。牛皮蝇飞翔翁翁声,牛听到惊恐不安,四处奔跑,俗称“跑峰”。幼虫破皮处俗称“翁眼”。这就是牛皮蝇蛆病──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病牛发育障碍、泌乳量下降,皮革质量降低。我国三北牧区均有本病流行,蒙古牛寄生率达100%。偶见于寄生在人体肩部,腋部,阴茎和眼球的报导,人的感染是由雌蝇产卵于人的毛发或衣服上孵出幼虫,或牛身上幼虫粘附于人皮肤上,钻入皮内造成的。经常接触牛群的饲养人员要注意自身的防护。一、生活史成蝇象蜂,长13~15毫米,野居营自由生活,不采食,不叮咬动物,寿命只有5~6天。飞翔时有特有的蜂鸣声。雌雄交配,雄蝇于交配后死亡,雌蝇追逐牛群,在牛皮上产卵,产完卵也死亡。夏秋炎热无风的白天,正是成蝇活跃的时光。虫卵经4~7天孵出幼虫,生长发育移行到牛体背部皮下。局部出现隆起(虫包),并形成一个绿豆大的皮孔,幼虫长大变成黑褐色。到第2年春,经皮孔钻出,落地变蛹。再经1~2个月羽化为成蝇。整个发育过程约为一年。二、致病作用及症状夏委是牛感染的季节,牛“跑蜂”时,往往造成伤亡。惊恐万状的牛九,影响采食放牧。被蝇蛆寄生的背部鼓包隆起、发痒、疼痛、形成结节和皮孔。细菌若从皮孔侵入可造成化脓,形成瘘管,流脓,幼虫钻出后,瘘管愈合,形成瘢痕,影响皮革质量,幼虫分泌的毒素对牛的血液和血管壁有损害作用,因而使病牛贫血、消瘦,幼牛生长尽缓,母牛产乳量下降;役牛使役能力降低。有时幼虫移行到脑,可引起神经症状,如作后退运动,突然倒地,麻痹或晕厥等,重者可造成死亡。三、防治驱治适宜时期是6~8月,因为此时产卵结束。幼虫集中,虫龄小,消灭寄生于体内的幼虫,在防治牛皮蝇蛆病上具有很重要作用,在海城地区可选用下列药物防治:1.用2%敌百虫水溶液300毫升,在牛背部涂擦2~3分钟。经24小时后,大部分幼虫即软化死亡,5~6天后虫包显著萎缩。一次涂擦,杀虫率可达90%~95%。一般从3月中旬开始到5月底,每隔30天擦1次。2.用虫克星牛每公斤体重0.1克内服,间隔7天连服两次。可有效驱治体内体表的多种寄生虫(线虫、螨、虱、蚤、蜱、蝇蛆)。本品主要成分为伊锥菌素类似物,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安全等优点,系国家“八五”科技攻关成果。目前被国内外视为最佳的抗寄生虫新药。
相关文章
-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
⒈传染性病原⑴病毒: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2型圆环病毒、猪流感病毒、包涵体鼻炎病毒,猪巨大细胞病毒等。⑵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副嗜血杆菌、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猪链球菌、化脓杆状菌、克雷伯氏杆菌等。⑶霉形体:猪肺炎霉形体、滑膜霉形体等。⑷寄生虫:附红细胞体、弓形体、蛔虫、后圆线...
1196 养殖手册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 养猪技术 养殖 -
家兔不能多喂粮食性的饲料
家兔属草食动物,本应以草为主,料为辅。但近年来发现有一些场户,为省事增效而违之,光喂料不用草,结果出现负面影响,轻者影响生长发育,重者引发疾病造成损失。因此,提醒家兔养殖户,喂料应科学合理。自制颗粒料或购现成料,使用虽方便省事,但饲料在兔胃肠道消化约需5?8小时,如没主料助消化而延时停滞,会使微生物菌群失调,食物发酵产...
492 养殖手册 家兔不能多喂粮食性的饲料 兔子养殖技术 养殖 -
汤逊湖鱼丸含金量诱人
汤逊湖鱼丸”含金量究竟多高?记者昨日从拥有该品牌国家商标注册权的江夏水产局汤逊湖渔场获悉,至少43名下岗职工因此成为百万富翁。据该渔场负责人李承斌称,2001年6月14日,该场“汤逊湖鱼丸”商标即获工商部门批准,后免费让在当地汤逊湖鱼丸一条街经营的原渔场职工就地使用,不少人因此致富。近年来,随着汤逊湖鱼丸的蹿红,中心城...
685 养殖手册 汤逊湖鱼丸含金量诱人 养鱼技术 养殖 -
开产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理解剖
某养鸡户有300O只海兰褐开产鸡,在338日龄时发生以呼吸困难、咳嗽,咳出带血液的渗出物,喉部和气管黏膜肿胀,出血并形成糜烂为特征的传染性喉气管炎,产蛋率下降到60%,死亡了23只,经一个月的治疗,产蛋率才恢复到80%。其主要治疗措施介绍如下:病原特性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喉气管炎病...
763 养殖手册 开产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理解剖 养鸡技术 养殖 -
鲫鱼藕田养殖的烂鳃病防治
1、病因(1)细菌如鱼害黏球菌引起的细菌性烂鳃病。(2)真菌如鳃霉引起的烂鳃病。(3)寄生虫如原生动物、指环虫等引起的各种鳃病。2、症状病鱼常离群独游水面,体色发黑,游动迟缓,呼吸困难,食欲减退或不觅食。鳃盖内表面皮肤充血发炎,中间部分常常被腐蚀成1个圆形或不规则的半透明小洞。鳃上附有淤泥,黏液增多,鳃丝肿胀,末端腐烂...
1820 养殖手册 鲫鱼藕田养殖的烂鳃病防治 养鱼技术 养殖 -
幼貉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2003年5月,文登市宋村某户饲养的幼貉发生了以排黄色或灰白色粪便、最终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经综合诊断为大肠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业主从5月19日开始发现,有的幼貉排黄色、灰白色稀便,以为采食过多,并没在意,只是将饲料量减少,但在随后3天内,出现幼貉大批排此状便,拒食,开始出现死亡。该业主遂投服土霉素...
2373 养殖手册 幼貉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养貉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