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白甲乌鳢(白乌鱼)养殖技术

时间 : 09-05 投稿人 : 茶丸软卷 点击 :

白甲乌鳢(OpniocepnalusargusvarKimnra)又叫白乌鱼,俗称白乌棒,隶属鲈形目,鳢科鳢属。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白乌鱼药膳可催乳,生肌活血,是产妇及老幼的滋补珍品。营养丰富,可制作多种名菜,如生炒鱼片,白菊鱼丝,白乌棒炖蛇等。

白甲乌鳢(白乌鱼)养殖技术 | 动物养殖饲料

白乌鱼的肌肉组成:水分,77.90。粗灰分1.10,粗蛋白20.69,粗脂肪0.76,与另外一些淡水名贵鱼比较:粗蛋白含量高于大口鲇(14.85),粗脂肪低于大口鲇(3.22),说明白乌鱼是一种低脂高蛋白的中高档名贵经济鱼类。

白乌鱼肌肉营养的氨基酸含量如下:门冬氨酸2.08,苏氨酸0.95,丝氨酸0.86,谷氨酸3.92,甘氨酸1.09。丙氨酸1.32,胱氨酸0.13,缬氨酸1.00,蛋氨酸0.43,异亮氨酸0.92,亮氨酸1.81,酪氨酸1.66。苯丙氨酸0.88,赖氨酸1.80,组氨酸0.52,精氨酸1.10,脯氨酸0.54。

白乌鱼体色白,体态秀美,耐低氧,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我国有悠久的养殖乌棒的历史,却没有对白乌棒进行系统的养殖技术研究,导致自然资源减少,我们从1992年开始研究白乌鱼及其养殖技术,得到了水产界极大关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课题1997年获得省水电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1 白甲乌鳢的生物学

1.1 形态特征

白甲乌鳢体色白,身体呈棒形,头部扁平,头部鳞片较大,尾部鳞片细,背鳍条47,臀鳍条38,侧线鳞63,鳃耙数13,脊椎骨55,体长为体高的7.8~8.2倍。

1.2 生长

白乌鱼生存适温0~39℃。最佳生长水温25~28℃,12℃基本不摄食。具鳃上辅助呼吸器官,适宜pH值为6.0~9.0,喜集群,善跳跃,易钻泥,夏季增重最快,日增重率为3%。

1.3 习性

口端位,齿分布上颚两侧,下颚前部,主肉食性,鱼苗阶段要互相残杀,可驯食配合饲料。池塘养殖白乌鱼两年可达性成熟,其性腺发育周期2~3月份多数鱼卵为Ⅳ期,3~4月份进入Ⅲ期,5~7月份为Ⅴ期,即产卵期,8月份又逐渐回到Ⅲ期,体长为30~35cm的亲鱼怀卵量为1.5万粒左右,每克鱼卵为8粒,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logW=3.032 logL-1.9433,个体繁殖力Y(千粒鱼卵)与体长关系式为Y=2.68532-79.08513。

2 人工繁殖技术

2.1 亲鱼培育

选择水源好的池塘条件,池塘大小以60~100平方米为宜,池高1.5米,水位1米,应有防逃设施,池中应有水草或水葫芦,起遮荫,调温作用。

白乌鱼具鳃上呼吸器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放养密度可高于一般的鱼,每平方米可放1~2尾2~2.5千克的亲鱼,雌雄比例为1∶1。

白乌鱼为肉食性鱼类,亲鱼的饵料一般利用池中小杂鱼,以及一些低质鱼苗进行投喂,还可以投喂陆生蚯蚓、水蚯蚓、泥鳅等,投饵率一般在体重的3~5%。

产卵前,产卵期经常冲换池水,保证池水清新,使之亲鱼正常发育。

2.2 催产和孵化

在生殖季节,雌鱼腹部膨大,有弹性,生殖孔微红稍突,雄鱼生殖孔内陷。一般选用体色较白,体质健壮,成熟度较好的亲鱼即可。

催产剂有鲤、鲫脑垂体(PG)和绒毛膜激素(HCG),按每公斤体重PG 1克,HCG1800~2000国际单位。分一次性或两次注射,雄鱼剂量减半,雌雄比例1∶1或2∶1。效应时间与水温的高低有关,水温在22~23℃时为26~36小时;24~25℃时效应时间为25~30小时;26~30℃时为18~22小时。一般尽可能控制在黎明前产卵。乌鱼产卵需要环境安静,产卵时一受惊吓,会终止产卵。把受精卵置于孵化箱内,孵化设施控制水体交换量,每小时循环水量在50立方米,控制水温22~27℃,溶解氧控制在4mg/L以上,pH7.0~8.0。室内孵化避免了室外孵化的不利因素:如光照,由于卵浮于水面,强幅射使胚胎死亡,敌害,其它野杂鱼食鱼卵,只要保证孵化的有利条件,孵化率可达90%。也可用静水孵化。

3 苗种培育技术

刚孵出的仔鱼,体色黑,漂浮于水面或侧卧于水草或悬浮物边上,集群于池边、池角,静而不易动。卵黄囊占体长的一半左右。待卵黄囊逐渐消失,鱼苗能平游时,将其转入室外鱼苗池培育。

3.1 鱼苗培育

放养量一般按200~400尾/平方米放养。此时池中水应鲜活,有充足的适口水蚤,否则鱼苗会因缺食而互相残杀。在这个阶段,鱼苗的鳃上呼吸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其呼吸完全靠水中溶氧,所以这时水质要保持良好,鱼苗成活率高、生长快,关键在于水中充足的溶氧和丰富的适口饵料。在鱼苗培育阶段要清除敌害,如青蛙、水蜈蚣,这样经过12~25天的培育,鱼苗长度可达5~8厘米,体色由黑色从头顶部开始逐步变为白色。此阶段鱼苗辅助呼吸器官发育完善,活动力很强,摄食量也不断地增加。随着鱼苗生长发育、个体增大,池中密度增加,这时应过筛,分级转入鱼种池进行培育。

3.2 鱼种培育

培育池25~60平方米,水深0.5~0.8米,按50~80尾/平方米放入5厘米长的鱼苗,投喂水蚯蚓和陆生蚯蚓、沙蚯蚓以及低质鱼的水花,如草鱼等。喂白乌鱼要少吃多餐,由于该鱼有摄食贪婪,暴食的不良习惯,如一次投喂过多,会引起暴食死亡。池水要勤换,一般一个星期从底部放水三分之一,再从进水口注入新水,这样使之有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方能正常生长发育。经过25~30天培育,鱼种规格可达8~13厘米。

我们采用下列技术关键提高苗种成活率:

①改良水质,保持池水鲜活;

②合理放养密度,选择适口饵料;

③定期筛选鱼苗,保持规格相对一致。

4 成鱼养殖

白乌鱼适应能力强,既可单养,也可套养。

4.1 套养:白乌鱼能够追食池内小野杂鱼,能减少池内饵料浪费,减少池中的溶解氧消耗,提高鱼产量。由于口径比大口鲇小,对养殖的商品鱼不形成威胁,所以各地的养殖户都能接受选用这条鱼作为套养的好品种。

4.2 池塘条件

①养殖条件:土池、石砌池均可养殖,水深1.5~2.0米,池深2.0~2.5米,适当生产销售管理面积在1~1.5亩为宜,池子进排水要方便,进排水口及四周要设置防逃设施。放养前必须做好池塘清整工作,一般用生石灰,按每亩泼洒100~150kg生石灰浆水,做到泼洒不留死角,消毒后1星期进水,进水10天左右可以放养。

②养殖技术:放养规格10厘米以上(3~5寸)放养时尽可能控制规格一致,放养时用3~5%的食盐水浸泡10~12分钟后再下池。

放养密度按每平方米2~3尾投放,即每亩1500~2000尾左右。

饵料的投喂种类:一是鲜动物饵料,如小杂鱼、小鲫鱼、麦穗鱼、餐条、鱼旁鱼皮、白乌鱼最爱吃鱼鱼旁鱼皮鱼,可在池中适当投放一些河蚌,让其自然繁殖鱼旁鱼皮鱼,以供其需要;二是鲜鱼肉糜与粉状配合饵料,拌鳗鱼饲料投喂。

投喂方法采用四定“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10%,随鱼体重增加逐渐下降到6%左右,投喂时可见到集群抢食,有的会跳出水面的热闹场面。

在整个饲养阶段,要坚持巡塘,一是看防逃措施是否得当,二是观察鱼的活动是否正常,三是看水质的变化情况。尤其是高温季节,水质的变化频繁,易发黑发臭,这时应勤交换池水,做到三天一小换,换去三分之一的池水,10~15天一大换,换去三分之二的池水,保持水质清新,冬季和高温季节水位相对升高,使之保持水温相对稳定。

在保证了白乌鱼的一定养殖条件下,放养16~20厘米的鱼种,经过5个月生长,成活率80%以上,亩产可达500kg以上。

白乌鱼在7~10月份是主要生长期,尤其是9月份为最佳,7~9月份平均水温在21.4~30.8℃的范围,在这个阶段应抓住时机,加强培育,使之发挥出最佳生长效果。

5饲料

白乌鱼是凶猛肉食性鱼类,必须经过食性转化这一驯养环节才能达到利用配合饵料养殖成鱼的目的,我国目前在用超微粒饲料进行转食比较困难,即开口饵料尚未解决。我们在苗种规格达13厘米左右开始用粉状、小颗粒饲料转食,在18~20天内转食配合饵料,94~96年分别进行配方筛选试验,在面积25平方米,放养密度为30尾/平方米的试养池内,经过22天饲养,有70%的鱼种能较好摄食配合饵料,投饵后一小时开始检查,受试鱼的充塞度为3~4级。由于自然条件下,白乌鱼有偏食野杂鱼的习性,根据这些,只有在选择诱食剂的颜色、气味、口味上下功夫,改良饵料配方,使在15~20天后受试鱼91.8%能摄食配合饲料。

成鱼养殖的基础饲料由鱼粉、豆饼、小麦、玉米构成,加矿物质、特需添加剂。饲料系数2.5~2.8,营养成分;粗蛋白42.3~44.3;粗脂肪5.65~6.51。粗纤维1.23~2.83;灰分11.3~12.4,水分8.01~9.91。

6 白乌鱼的疾病防治

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及早治病的原则。

增强鱼体抗病能力,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鱼种,合理密养,适时分养,加强管理,做到四定。调节饲料营养成分。捕捞、运输、操作要谨慎,防止鱼体受伤,投喂药饵加以预防。

消除病原,彻底清塘,苗种池提前消毒,苗种入池前消毒,水体进行定期消毒,投喂活饵,如蚯蚓、杂鱼时用食盐水消毒处理后进行投喂。

改善环境、定期换水、种青、增氧。

白乌鱼常见病:

6.1 小瓜虫病

病原是多子小瓜虫,寄生后鱼苗活动缓慢,危害很大,用2ppm亚甲基蓝全池泼洒,浸泡,进行预防。治疗用0.1~0.2ppm硝酸亚汞浸泡,或全池泼洒;用孔雀石绿按0.2ppm全池泼洒,连续三天,有良好效果。

6.2 车轮虫病

病原体:有多种车轮虫都会致病,寄生在鱼的体表,鳃丝,破坏肌能,组织,影响呼吸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用生石灰清塘,保持水质清新,按0.7ppm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进行全池泼洒。

6.3 水霉病

病原体是一种水霉菌。

发病时体表生绒毛团处肌肉僵硬,鱼活动缓慢,靠池边水面漂浮不下沉,逐渐死亡。

防治方法:操作时尽量避免弄伤鱼体,尤其是低温时节。用福尔马林20~30ppm或高锰酸钾30~50ppm全池泼洒,还可用3~5%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

相关文章

  • 山羊的日粮与饲粮的概念
    山羊的日粮与饲粮的概念

    羊的日粮是指一昼夜(24小时)一只羊所采食的各种饲料总和。它是根据饲养标准所规定的各种营养物质的种类、数量和羊的不同品种、不同生理状态与生产水平,选用适当的饲料配合而成的。但在实际生产中,单独饲养的羊极少,绝大多数羊都是采用合群饲养的方式。因此,又有了饲粮的概念。人们把为同一生产目的羊群,按日粮要求的营养成分比例配制的...

    1169 养殖手册 山羊的日粮与饲粮的概念 养羊技术 养殖
  • 怎样防治羊的破伤风
    怎样防治羊的破伤风

    羊的破伤风又名强直症,因为发病时由于毒素的作用,肌肉发生僵硬,出现身体躯干强直症状,故名。破伤风是由一种叫破伤风梭菌的细菌所引起。破伤风梭菌能形成芽胞和产生很强的毒素。在土壤中可存活几十年。它较广泛地存在卫生状态不良的环境中。羊发生破伤风主要是由于皮肤有各种创伤,病菌乃乘机而入。这些创伤多在去势、剪毛、断脐或角逐受伤与...

    2292 养殖手册 怎样防治羊的破伤风 养羊技术 养殖
  • 养殖肉鸽加强饲管
    养殖肉鸽加强饲管

    加强饲管饲料必须干净、无毒、无霉变。饲料配方可根据肉鸽对养分的需要和饲料来源进行搭配。一般冬季,玉米粒35%―40%,小麦20%、豌豆20%、稻谷10%、高粱10%、油菜籽(或小粒花生或芝麻)5%;夏季,玉米30%―35%、小麦20%、豌豆20%、绿豆7%―10%、稻谷10%、高粱10%、黄豆(炒熟)3%。饲料以籽粒相...

    2259 动物饲养 养殖饲料注意事项 养殖饲料排行榜
  • 有关牛蛙蝌蚪的饲喂技术
    有关牛蛙蝌蚪的饲喂技术

    (1)半月内的投喂牛蛙蝌蚪开始吃食的半月内,因身体细小,一般以单细胞藻类为主要食物,也吃颗细小的蛋黄浆水、豆浆和生猪血及膳血水。这段时期的饲喂方法是:①在放入蝌蚪之前适当培肥水质。②若在网箱内饲养,应在每个网箱内(或按每万尾蝌蚪计算)吊放1~2个沉入水下20厘米的面盆,盆内每日投放1次蛋黄、豆浆或猪、鳝血,让牛蛙蝌蚪自...

    690 养殖手册 有关牛蛙蝌蚪的饲喂技术 牛蛙养殖技术 养殖
  • 种山鸡的饲养
    种山鸡的饲养

    购买《山鸡的养殖》VCD光盘请点击这里 随着消费水平提高,市场经济竞争激烈。降低生产成本,规模发展,低利润取胜是当前大多数养殖场发展采取的方法,而饲养山鸡降低成本,发展大规模养殖也是提高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而降低成本,就应达到山鸡产蛋率高、受精率高、出雏率高、种山鸡死亡率低、雏山鸡成活率高,其中前四项与饲养种山鸡有绝对...

    453 养殖饲料注意事项 养殖饲料排行榜 动物养殖知识
  • 实用鹧鸪养殖技术
    实用鹧鸪养殖技术

    鹧鸪原为一种野鸟,属鸟纲,鸡形目,雉科,是由美国驯化后引进我国的珍稀特禽。鹧鸪又称石鸡、红腿小竹鸡,全长27.0~37.0厘米,体重400~500克。鹧鸪是一种集野味、观赏、保健为一体十分名贵的野生珍禽,由于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成为历代宫廷膳食中的珍品,素有“野味之冠”、“赛飞龙”之美誉。据华西医科大学测定...

    706 养殖手册 实用鹧鸪养殖技术 鹌鹑养殖技术 养殖
  • 白羽王鸽高产技术
    白羽王鸽高产技术

    购买《肉鸽的饲养》VCD光盘请点击这里 一、保种和提纯复壮技术 美国白羽王鸽具有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体型大,饲料报酬高,抗病力强,遗传性能好等优点。但是,如果不注意做好保种工作,没有严格的提纯复壮措施,经几年饲养后,品种的核心群由于近亲繁殖会很快出现退化现象。因此,必须着手做好保种和提纯复壮工作,其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2430 动物饲养 养殖饲料方法 养殖饲料禁忌
  • 养鸡环境的有害气体及夹杂物-氨气(NH3)
    养鸡环境的有害气体及夹杂物-氨气(NH3)

    无色,有刺激性臭味,易溶于水,密度为0.596,人可感觉的最低浓度为4mg/立方米。舍内氨气主要是含氮有机物分解的产物,如粪便与饲料、垫草等腐烂,由厌氧菌分解而产生。特别是在温热、潮湿、饲养密度大、垫料反复利用、通风不良等情况下,都会使浓度升高。封闭舍空气中氨气的含量一般在3~7.6mg/立方米之间,高者可达60mg/...

    765 养殖手册 养鸡环境的有害气体及夹杂物 氨气NH3 养鸡技术 养殖
  • 波尔种公羊饲养管理
    波尔种公羊饲养管理

    种公羊的好坏对整个羊群的生产性能和品质高低起决定性作用。要想使种公羊常年保持良好的种用体况,即四肢健壮,体质结实,膘情适中,精力充沛,性欲旺盛和有良好的精液品质,就必须加强种公羊的科学化饲养管理。种公羊的饲养,要求饲料营养价值高,有足量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及无机盐等,且易消化,适口性强。理想的饲料中,鲜干草...

    1801 养殖手册 波尔种公羊饲养管理 养羊技术 养殖
  • 仔猪神经痛简易的疗法
    仔猪神经痛简易的疗法

    仔猪神经痛多发生于40-70日龄的仔猪,临床上一般表现为少食,皮肤发红,腰部时常出现阵发性下凹或向一侧倾斜的神经症状,发作后很快恢复正常。仔猪发生神经痛,采用庆增安注射液与维生素B1注射液混合肌注,治愈率可达100%。每头仔猪用庆增安3-5毫升、维生素B1注射液2毫升2-3支混合后肌肉注射(适用于15-30公斤体重的仔...

    1707 养殖手册 仔猪神经痛简易的疗法 养猪技术 养殖
  • 兼用型鸭品种-昆山鸭
    兼用型鸭品种-昆山鸭

    (1)产地与分布又称昆山大麻鸭,是江苏省苏州市培育的肉蛋兼用型品种。该品种系由北京鸭与当地娄门鸭杂交培育而成。(2)外貌特征体型大,似父本北京鸭,头大,颈粗,体躯长方形,宽且深,羽毛似母本娄门鸭,公鸭头颈部羽色黑绿,有光泽,体躯背部和尾部黑褐色,体侧灰褐色有芦花纹,腹部白色,翼部镜羽墨绿色。母鸭全身羽色深褐、缀黑色雀斑...

    2037 养殖手册 兼用型鸭品种 昆山鸭 养鸭技术 养殖
  • 青虾养殖饲养管理措施
    青虾养殖饲养管理措施

    青虾养殖饲养管理措施:A培育好肥水。虾苗下塘前5-7天堆好基肥、有机肥料(鸡粪、猪粪、大草经过发酵过的肥料)每667平方米以新老池塘及肥瘦施基肥150-250千克,堆放肥料离池滩6-8米,每667平方米堆放2-3个墩子,并注水70-80厘米,培育好适口红虫。前期如池水不肥可采取追肥,多次少量,泼浇经浸泡发酵的浓鸡粪水为...

    252 动物饲养知识 养殖饲料注意事项 养殖饲料技巧
  • 辨别猪病的六种方法
    辨别猪病的六种方法

    猪的生理活动是非常自然、有规律的。如发现异常现象就应引起注意,下面是笔者几点临床经验,以供养猪户参考。看皮毛:健康猪皮毛光亮,皮肤白中透粉(白猪)。如发现毛焦肷吊、逆立不洁,多是饲料配比不当,营养缺乏所致;如果皮肤颜色苍白、无血色,要考虑是否患有血液性疾病,如贫血、附红体等;如果皮肤上出现红色疹块,呈圆形或菱形,压之退...

    1998 养殖手册 辨别猪病的六种方法 养猪技术 养殖
  • 肉兔90天直线育肥技术
    肉兔90天直线育肥技术

    近年来,我们探索成功90天快速育肥肉兔技术,每批兔出生后只需饲养90天,出栏平均体重可达2.5公斤,养殖周期大大缩短,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现将此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选喂良种肉兔可直接选喂生长速度较快的塞北兔、伊普吕兔、哈白兔、新西兰兔、加利福尼亚兔等大中型良种免。如有条件,最好用上述良种公兔和本地母免进行杂交配种,这样...

    2103 动物饲养 养殖饲料添加剂 养殖饲料技巧
  • 怎样提高乳猪初生重
    怎样提高乳猪初生重

    母猪分娩以后,一般初生体重大且均匀的乳猪生活力强,容易饲养,不易生病,断乳时个体亦大;而初生体重小的则生活力差,易发生白痢病,或易被母猪压死。提高乳猪初生重,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介绍几条提高乳猪初生重的措施:1、杂交繁育。组合好的杂交品种,其后代显示出很强的杂交优势。采用三元杂交的方式有利于提高乳猪初...

    2994 养殖手册 怎样提高乳猪初生重 养猪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