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来源:秋丰×白玉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于1985年育成的一对耐氟性强,适于夏秋期饲养的单限性品种。审定情况:1989年通过浙江省和国家的新蚕品种的审定。杂交种性状:秋丰×白玉一代杂种,二化,四眠,正交为斑纹限性,花白蚕各半,反交为白蚕。1克卵粒数正交为1735粒,反交为1670粒。1克蚁蚕头数正交2200头,反交为2040头。孵化齐一,一日孵化率可在85%以上,蚕儿眠起齐一,饲养容易,夏期饲养有少数三眠蚕发生,食桑旺,蚕体较大,壮蚕体色青白。营茧快,熟蚕排尿量较多,结中下层茧,上簇过密多黄斑茧。产茧量较高,茧形中等,茧层紧,茧形匀整,长椭或略微束,缩皱中。茧丝长夏秋期饲养可在1100米左右,解舒好而稳定,净度93分以上,出丝率较现行的夏秋蚕品种高。耐氟性能好,据调查,桑叶含氟量在50~60ppm左右仍不会影响其产茧量和茧丝丝量。是目前体质比较强健,产量较高,茧丝质优良适于夏秋期,特别适宜于中秋期饲养的一对单限性蚕品种。同时该品种也适宜于春期春用蚕品种饲养不好的氟污染蚕区饲养。饲养管理注意事项:为保证蚕作安全,蚕茧高产,饲养该品种时应注意:①做好养蚕前及养蚕期间的消毒防病工作;②叶质要新鲜,不宜多吃湿叶,防止桑叶湿贮、湿吃和吃露水叶;③高温季节饲养要做好防暑降温和通风排湿工作;④适熟稀上,簇中要通风;⑤防止微量农药的空气污染,以免产生不结茧蚕。
相关文章
-
种公猪最好不用棉籽饼作饲料
夏秋是猪的配种旺季,种公猪担负着繁重的配种任务。有的饲养户为了增强种公猪的体质,给其增喂较多的蛋白质饲料是对的;但有的用棉籽饼、片、仁作为蛋白质饲料大量喂给是不正确的。因为在棉籽饼、片、仁中含有较多的棉酚,棉酚作用于种公猪睾丸细精管上皮,对各级生精细胞均有影响,尤以对中、后期和接近成熟的精子影响最大,并可引起睾丸退化。...
2106 动物饲养 畜牧教程 农业养殖技术 -
我国犬类传染病防制对策与建议
犬类传染病对养犬业危害极为严重,它不仅能造成大批犬死亡,而且某些人犬共患的传染病还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对传染病的防制和研究,一直都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传染病的控制和消灭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兽医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犬的传染病疫情动态总的趋向是一些旧病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由于养殖业生产方式的发展,一...
2740 养殖手册 我国犬类传染病防制对策与建议 肉狗养殖技术 养殖 -
乌龟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
一、龟的营养需要龟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维生素等五大营养元素。(一)蛋白质。蛋白质对龟的生长发育最为重要。龟直接从饲料中摄取蛋白质。一般认为,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就好,养殖对象生长就快。龟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要需求比较高,其生长阶段不同,需要量也不一样,一般要求饲料中的蛋白质...
819 动物饲养 畜牧教程 畜牧业文章 -
家兔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
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家兔品种多,生产特点各异,但都有共同的生物学特性:昼伏夜行、胆小怕惊、怕热、怕潮。只要饲养者能根据兔的生物学特性,针对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小环境,就能养好兔。 保持清洁卫生 每天打扫兔笼舍,清除粪便,经常洗刷饲具,勤换垫草,定期消毒,以保持兔舍清洁、干燥、使病原微生物无法孳生繁殖。这...
2280 养殖手册 家兔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 兔子养殖技术 养殖 -
淘汰鹌鹑如何快速育肥
当公鹌鹑满5周龄时,即可确定是否留种,对于不留种的,便可淘汰育肥。当母鹌鹑产蛋1~1.5年,产蛋率低于30%时,也要淘汰育肥,如何才能加快育肥进度呢?箱内育肥育肥箱为多层重叠式,每层高10~12厘米,以防公鹌鹑互相骑压。每只箱的面积为0.3平方米,箱子的前后设有间隔为距离2.5厘米左右的栅栏,以便鹌鹑伸头出来采食、饮水...
2940 养殖手册 淘汰鹌鹑如何快速育肥 鹌鹑养殖技术 养殖 -
七招可使小型养猪场实现高效
目前,农村小型养猪场越来越多,为使小型养猪场获得高效,必须严格恪守科学管理规程进行科学饲养,笔者根据多年的饲养经验总结出七条供小型养猪场参考。 一要饲养瘦肉型品种。目前生猪商品市场总体要求是以优质优价效益高的瘦肉型猪为主,用纯种瘦肉型公猪与目前,农村小型养猪场越来越多,为使小型养猪场获得高效,必须严格恪守科学管理规程进...
814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业知识 畜牧业文章 -
泥鳅养殖池的选择方法
选择适宜的地点建池,是饲养泥鳅的首要问题。根据泥鳅的生活习性,选择鳅池场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位置选择对场所的要求是日照良好,温暖通风,空气清新,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排水容易,周边地区无工业和城市污染源,不受农药或有毒废水的侵害。具体遵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标准执行。水源信息泥鳅适应性强,无污染的江、河、湖、库...
2646 养殖手册 泥鳅养殖池 养殖 -
仔猪出生一周的饲养与护理
据统计,仔猪出生后的损失和死亡,大部分发生在30天以内,尤其是第一周死亡的常常占到整个死亡数的60%以上。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初生仔猪被母猪压死,或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差发生仔猪黄痢、感冒等病而引起死亡。因此,抓好仔猪出生后第一周的饲养与管理显得非常重要。一、注意保温初生仔猪一周内的适宜温度要求在25℃―30℃,考虑到普通农...
1275 养殖手册 仔猪出生一周的饲养与护理 养猪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