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鸵鸟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时间 : 03-06 投稿人 : 了了风月 点击 :

雏鸵鸟从出壳到3月龄为育雏期。此期间的雏鸟由于各种生理机能尚未健全,抵抗力低,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饲养管理工作稍有闪失,都将造成重大损失,影响到育雏成活率,或使淘汰率增加。因此,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养殖鸵鸟成败关键的一环。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1)育雏舍育雏舍专门用于饲养3月龄以内的雏鸟。要求干燥、卫生,保持良好通风。人雏前1周进行全面打扫和消毒,地面和墙壁用1%―2%的火碱喷洒消毒,然后关闭门窗,用甲醛溶液、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在育雏室门口设置火碱消毒池。入雏前1天,将育雏室的温度升至22―25℃,保持相对湿度50%―60%。(2)育雏器具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育雏伞或红外线灯来育雏。育雏伞一般采用大型号的折叠式电热育雏伞,伞顶装有电子控温器,伞内用陶瓷远红外线加热板或U型红外铁管加热,功率1000瓦。入雏前对育雏伞或育雏箱进行彻底消毒。开启育雏伞上的温控器或育雏箱上的红外线灯,温度调至34―36℃。在伞和育雏箱四周加置防护网。食槽要求光滑平整,雏鸵鸟吃食方便,便于清洗和消毒。食槽要固定好,否则被雏鸟踩翻,既浪费饲料又可能压伤雏鸟。水槽一般使用水盆,使用前要进行清洗和消毒。鸵鸟饮水的特点是嘴向前耍水,然后头向上抬。因此,要用宽阔的盆子盛水。2.雏鸵鸟的饲养管理(1)入雏雏鸟出壳后在出雏器内停留24小时,再转入育雏室内饲养。初生雏鸟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6只,随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密度,到3月龄时雏鸵鸟每只最少2平方米。按雏鸟周龄的增长而逐渐分群。(2)温度调节育雏第一周温度控制在34―36℃,以后每周降低2℃,至第七周达到21―22℃即可。1周龄雏鸟抵抗力低,温度骤变、风吹或雨淋等,都会使雏鸟引起感冒、肺炎而死亡。要经常观察雏鸟,根据雏鸟的活动状态来调整温度。温度低时,雏鸟就会靠近热源,挤在一起,发出震颤的吱吱叫声,易造成挤压伤或压死。尤其在晚上或停电时更要注意。温度高时,雏鸟张口呼吸,饮水增加。如果温度适中,雏鸟活泼好动,食欲旺盛,羽毛有光泽,休息和睡眠安静。2月龄时可以脱离人工保温,遇寒冷季节可适当推迟。(3)开食与饲喂刚出壳的雏鸟并不饥饿,其腹内的卵黄提供的营养足以满足48―72小时的营养需要。开食过早会使卵黄吸收不完全,损伤消化器官,对以后的生长发育不利。因此,雏鸟出壳后72小时开食为好。开食前应先给饮水,水中加0.01%的高锰酸钾。饮水后2小时再喂给混合精饲料,精饲料以粉状拌湿喂给,也可用嫩绿的菜叶、多汁的青草、煮熟切碎的鸡蛋作为开食料。在这期间不能在育雏伞、育雏箱内使用垫草和其他垫料,因为此时雏鸟分不清什么东西可食与不可食,只要能吞咽进去的东西就吃,往往造成肠梗阻。1周龄雏鸟的饲料以少喂勤添为原则,每隔3小时投喂1次,以后逐渐减少到4小时喂1次。每次先喂青绿饲料,后喂精饲料,每次以不剩料为准。1周龄以后喂料可不用拌湿料,而改喂颗粒料。1―3月龄的雏鸟精料占日粮的60%,青饲料占40%。镁的缺乏可引起骨骼病变,从3周龄开始,可以在饮水中补充硫酸镁,添加剂量为每10升水中加5克。(4)光照与通风1―8日龄每天光照20―24小时,2―12周龄每天光照16―18小时。1周龄以后,如果天气晴朗,外界气温高,可将雏鸟放到运动场上活动晒太阳。阳光对雏鸟的作用很大,它可使雏鸟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后者参与体内的钙磷代谢,防止腿病的发生。所以,应尽可能让雏鸟在阳光下活动。在我国的北方,冬季育雏,可建玻璃温室运动场或塑料大棚运动场。通风换气的目的是排出室内污浊的空气,换入新鲜空气,同时也调节室内的温湿度。在炎热的夏季,育雏舍应打开窗户通风。冬季通风要避免对流,要使雏鸟远离风口,防止感冒。一般通风以闻不到氨味为准。如果鸵鸟饲养密度较大,室内排泄物多,产生的氨就多,会直接影响鸵鸟的生长发育。(5)综合防疫措施雏鸟机体抵抗力较差,容易患病,所以要采取综合防疫措施。除饲料要保证营养外,主要应加强卫生和消毒,饮水要保证清洁,饲料要保证新鲜不变质。尤其是夏季喂给雏鸟的草和菜,切碎后应尽快喂,不要存放时间过长,否则极易腐烂和产生亚硝酸盐。环境卫生尤为重要,雏鸟有些疾病与环境卫生和饲养用具被污染有很大关系。如脐炎、卵黄囊感染、痢疾等,都是雏鸟常见病。主要是由于雏鸟脐部消毒不严或育雏室湿度太高,霉菌繁殖造成感染所致。运动场要经常清扫,不应存有树枝、砂砾、碎玻璃、铁丝或塑料袋等杂物,如果被鸵鸟吞食,就会导致消化不良、腺胃阻塞或创伤性胃炎。为预防疾病发生,对育雏舍、用具、工作服、鞋帽及周围环境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消毒。2月龄时,根据疫情,对雏鸟进行新城疫、支气管炎和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注射。

鸵鸟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 动物养殖

相关文章

  • 炭疽科普知识
    炭疽科普知识

    什么是炭疽?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炭疽杆菌能形成芽孢,炭疽芽孢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极强,一般消毒方法不能将其杀死,可以在土壤中存活数十年。  哪些动物能够感染炭疽病?易感染动物主要是牛、马、羊、驴等草食动物。人类主要通过接触患病的牲畜,进食感染本病牲畜肉类,吸入含有该菌的尘埃,以及接触污染...

    2752 动物养殖知识 畜牧教程 畜牧业资料
  • 母猪生产搐搦
    母猪生产搐搦

    母猪生产搐搦也称为母猪产惊。大多见于多胎母猪分娩过程中或产后不久,以血钙浓度下降,阵发性痉挛甚至昏迷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有惊厥型和昏迷型两类。诊断主要依据分娩期间或分娩后不久突然痉挛、搐搦,甚至昏迷,明显的血钙下降等特点。治疗以补钙为宜。【处方1】10%氯化钙注射液,5g/100kg体重,静脉注射。【处方2】10%葡萄...

    944 养殖手册 母猪生产搐搦 养猪技术 养殖
  • 黄鳝疾病及防治―肠炎病
    黄鳝疾病及防治―肠炎病

    肠炎病又名烂肠瘟,是黄鳝因吃了腐败变质的饲料或饥饱不均而引发的。病鳝瓜迟钝,食欲减退,头部发黑,体色发暗,肛门红肿突出,轻压腹部有黄色或红色粘液从肛门流出。预防: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定时定量给予饵料。治疗:每10千克病鳝,第一天用磺胺胍1克,2天-6天用0.5克拌食投喂,或者将大蒜捣碎拌食投喂(1千克饲料拌入200克...

    2936 动物饲养知识 家禽养殖 家禽养殖注意事项
  • 放血法治猪病
    放血法治猪病

    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用放血法治猪病,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特介绍如下。1.放血部位①血印穴,在猪耳背3条静脉血管上,任选1条。②尾尖穴,距尾尖约0.5厘米处。两穴用三棱针或10号~12号针头放血均可。2.放血作用①猪感冒发烧、精神沉郁、食少,可针刺血印、尾尖,放血5毫升~10毫升,有退烧清火作用。②猪中暑、伤热、昏迷不...

    1993 养殖手册 放血法治猪病 养猪技术 养殖
  • 怎样挑选断奶仔猪
    怎样挑选断奶仔猪

    一、看体型外貌。凡是身腰较长、腹部上收和呈扁圆状而不下垂,臀部突出而丰满和背较平而稍宽以及皮薄毛稀的幼猪,一般都是瘦肉猪的杂种。这种杂交猪育肥时生长快,饲料报酬高。二、看精神状态。凡眼神好、清亮、鼻头湿润、被毛有光泽、精神旺盛活泼、并常摇头摆尾、尾尖能卷、叫声清脆、不拉稀、粪成团,说明是健康无病的小猪。反之,精神萎靡不...

    2802 养殖手册 怎样挑选断奶仔猪 养猪技术 养殖
  • 仔猪先天性震颤治疗方法
    仔猪先天性震颤治疗方法

    病因:仔猪先天性震颤又叫传染性先天性震颤,欲称“仔猪跳跳病”或“仔猪抖抖病”。本病发生于出生后不久的仔猪,以全身或局部肌肉阵发性疼挛为特征。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分布也较广,病原体为先天性震颤病毒。症状:母猪无任何症状。仔猪症状轻重不一。同窝仔猪发病数少的,症状较短;如全窝发病,则症状较严重。仔猪表现为肌肉震颤,...

    986 养殖手册 仔猪先天性震颤治疗方法 养猪技术 养殖
  • 现场鉴别非洲猪瘟的要点(高清图)
    现场鉴别非洲猪瘟的要点(高清图)

    根据菌株的毒力和感染途径,该病可能有4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且由于缺乏特定的临床症状,早期检测可能是一个挑战。非洲猪瘟(ASF)是一种再发的传染病,仅影响猪,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法定传染病,且可对贸易造成影响。由于缺乏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有效疫苗,隔离和淘汰是非洲猪瘟病毒阳性猪场的唯一解决方案。在非洲猪瘟病毒传入猪场后,必须...

    1083 养殖手册 养殖 猪病防治
  • 鳜鱼的健康养殖技术
    鳜鱼的健康养殖技术

    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等,在分类学上隶属鲈形目、鳍科、鳜鱼属,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是淡水鱼类中的名贵鱼类。目前市场上的商品鳜鱼主要从江河湖泊及水库等自然水体中获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野生鳜鱼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而进行鳜鱼健康养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1.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鳜鱼体肥肉厚...

    2509 养殖手册 鳜鱼的健康养殖技术 养鱼技术 养殖
  • 黄鳝囤养期的病害防治
    黄鳝囤养期的病害防治

    赤皮病 又叫赤皮瘟、擦皮瘟。此病大多是因鳝的皮肤在捕捞或运输时受伤,细菌侵入皮肤所引起的。症状体表局部出血、发炎,尤其腹部和两侧最明显,呈块状,严重时可腐烂至骨。病鳝身体瘦弱,春末夏初较为常见。预防方法(1)放养前每立方米水化10-20克的漂白粉浸洗鳝体约半小时。(2)发病季节用漂白粉挂篓进行预防(每平方米用0.4克,...

    1243 动物养殖知识 畜牧业知识 农业养殖技术
  • 子宫炎会对泌乳牛群带来双重伤害
    子宫炎会对泌乳牛群带来双重伤害

    作为一种相当普遍而且治疗成本较高的产后疾病,子宫炎的影响是长期的。来自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指出:在干奶期,根据奶牛的采食行为和干物质采食量,有助于预测哪头奶牛在产犊后发生子宫炎。相对于健康奶牛,这些产后患子宫炎的奶牛,至少在产前两周,就表现出呆在饲槽旁的时间较少,且干物质采食量较低。为了了解子宫炎对奶牛还具有...

    2170 动物养殖知识 畜牧业文章 畜牧常识
  • 肉兔冬季育肥技术
    肉兔冬季育肥技术

    1.选择优良种兔或杂交兔。选择体型长,头似虎头,四肢发达,外观均匀,无传染病,无近亲血缘做肥育兔最合适。品种以耐粗饲、早期生长快、抗病力强、繁殖性能好的新西兰兔、加利福尼亚兔、比利时兔、獭兔、塞北兔为宜。 2.驱虫。用盐酸左旋咪唑片或针剂进行驱虫,针剂每千克肉兔体重用0.2毫升肌肉注射,片剂每5千克肉兔体重1片喂服,日...

    1453 养殖手册 肉兔冬季育肥技术 兔子养殖技术 养殖
  • 草鱼烂鳃病中草药疗方法
    草鱼烂鳃病中草药疗方法

    1.每万尾鱼种,用乌桕叶干粉250克,加水浸泡12小时后,与饲料拌和投喂,连喂3~6天。2.每100千克草鱼,用1千克马尾松树叶,捣烂后加入食盐100克,拌入饵料内喂鱼。或每亩水面用鲜马尾松树叶30~35千克,浸入鱼池进水处。或1亩水面,水深1米,用15~25千克马尾松鲜叶研细后兑水25千克,全池泼洒,连用4~5天。3...

    1443 养殖手册 草鱼烂鳃病中草药疗方法 养鱼技术 养殖
  • 犬湿热困脾病的诊治
    犬湿热困脾病的诊治

    近日,安平县兽医站接诊了几只近似于肠炎症状的病犬,经诊断确诊为湿热困脾。后用茵陈五苓散治疗痊愈,现叙述如下: 1.症状:病犬精神沉郁、不食或食欲很差,眼结膜潮红、淡黄、舌红,体温稍高,39.6℃~40℃,尿少而黄,不排便或排便困难,努责难下,排出少量稀软而不太消化的粪便,时常排出少量水样的粪便,肛门周围有湿疹,病犬瘙痒...

    1637 养殖手册 犬湿热困脾病的诊治 肉狗养殖技术 养殖
  • 房顶养殖泥鳅技术
    房顶养殖泥鳅技术

    鳅池建造建造鳅池的房顶,是加强型钢筋混凝楼板,顶部做防渗水处理。池壁为“外二四墙,内十二墙”,高度0.7米~1.0米。施工采用沙浆比例在1∶2.5以上,每4砖~6砖厚加8毫米铁丝为筋骨。在房顶四角设2道~3道竖向铁丝,与横向铁丝成经纬分布。鳅池视房顶面积大小而定,四角作抹弧处理,预留排水通道和防...

    1451 养殖手册 房顶养鳅 养殖
  • 非典型野猪瘟并发感染的防治?
    非典型野猪瘟并发感染的防治?

    并发感染或混和感染是当今猪病研究的热点,并发感染或混合感染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问题。一般一种传染病的感染将加重另一种病的发生,尤其是一些免疫抑制病的感染,干扰动物免疫系统,从而加重其它病的发生,大量研究报道,圆环病毒病感染加重蓝耳病,蓝耳病加重猪瘟。所以对猪传染病并发感染必须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防治,由于病原的复杂,加上许...

    2711 养殖手册 非典型野猪瘟并发感染的防治 养猪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