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钙、磷和VD在生猪养殖中的营养作用

时间 : 02-25 投稿人 : 是不是爱他 点击 :

在生猪养殖企业中,谷物一直被作为猪日粮中主要的能量来源。尽管谷物性日粮(基本上由谷物和豆饼,并添加一些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组成)可以满足生猪生长与育肥的营养要求,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谷物实际上是缺钙而总磷又相对高,总磷中一大部分对猪无生物学利用价值,因为谷物和豆饼中的磷元素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植酸磷是一种或几种二价矿物阳离子组成的天然螯合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对不同阶段的猪对钙、磷营养的需求进行了论述,并且对这2种矿物质元素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经研究表明,能否满足不同阶段猪对钙、磷的营养需要主要受以下3个因素的影响:1是日粮中必须含有足够可利用的钙和磷;2是日粮中可利用钙和磷的比例要适当;3是日粮中需要含有适量的维生素D。

1、钙和磷的生理功能及体内分布

钙、磷和VD在生猪养殖中的营养作用 | 动物养殖学堂

在猪的体内钙、磷约占全部矿物质的1/3,其较高的含量是决定钙、磷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约99%的钙元素和90%的磷元素存在于猪的骨骼中,由这些钙与磷构成的骨无机基质[羟基磷灰石Ca3(PO4)2?2H2O,Ca3(PO4)2,CaCO3],骨有机基质(胶原蛋白、非胶原蛋白,如蛋白聚糖和骨连接蛋白)、骨基质细胞以及骨组织间液一起组成猪体的所有骨骼,以实现支持体重并与肌肉一起完成运动的功能。体液中分布的钙虽然量小,但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机能中起的作用非常重要。细胞外液的钙可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维持正常骨肉收缩,维持神经冲动的正常传导,参与正常的血液凝固。骨骼以外的磷参与构成活细胞的结构物质,参与有机化合物(糖、脂肪、蛋白)的合成和降解代谢,以高能磷酸化合物(ATP,ADP)的形式参与能量释放、储存和利用,磷还以HPO4-的形式参与体液的酸、碱平衡的调节。

猪体内钙、磷含量及分布受年龄、体重、生理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钙、磷作为体内必需的生物无机元素,一般情况下在体内组织、器官中的含量是相对恒定的。

2、钙、磷、维生素D的吸收和代谢

2.1钙的吸收和代谢

钙以钙离子形式于十二指肠和空肠部位吸收。钙的吸收方向是从小肠黏膜侧进入后再由浆膜侧方向排出,主要有3个途径:1)主动穿越细胞,包括钙离子通过绒毛膜扩散进入细胞,于胞浆内运动,及从细胞内向细胞外排出;2)钙离子细胞间转移,这一途径只有当小肠内钙离子浓度足够高时起作用;3)通过细胞的胞饮、胞吐形式的运转。钙离子进入小肠细胞时,靠电化学梯度而不再需要能量。细胞内钙离子以钙结合蛋白、游离钙离子和钙离子小泡囔3种形式转移。钙离子从细胞内向细胞外渗出时,钙离子结合蛋白中的钙通过钙泵排出;游离钙以钠-钾实现钙离子交换;以胞饮方式进入细胞的钙泡囔以胞吐方式释放出钙。钙的细胞间转移取决于细胞膜间的连接程度,有些氨基酸如赖氨酸能使构成细胞间钙离子转移。

钙的吸收过程中,维生素D3对钙的吸收是必要的,因活性维生素D3(1,25-(OH)2-VD3)参与小肠黏膜细胞中转运钙的结合蛋白的合成。维生素D3也能促进细胞间钙离子的流动。日粮中的高磷、高镁、高锌、高草酸、高植酸均干扰钙的吸收;柠檬酸、乳糖和蔗糖可以改善钙的吸收;日粮中脂肪过多或脂肪消化不良,可形成不溶解的钙皂,而降低钙的吸收。

钙代谢过程中,钙的体内平衡调节受诸多因素包括日粮钙、磷水平、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PTH)和降钙素等的控制。钙的进食量通过PTH和维生素D代谢物的调节,影响钙的吸收和骨骼的重吸收。低钙日粮导致钙吸收增强,原因是低日粮趋向血浆钙,因而增加PTH的释放。PTH促进肾脏25-羟钙化醇向1,25-二羟钙化醇转化,结果导致钙吸收增强。血液中钙的循环水平的调控,取决于PTH和降钙素的分泌,2种激素控制骨骼钙的沉积和重吸收。进食低钙日粮,血浆低钙,刺激PTH的分泌,从而增进骨钙、磷的释放,以适应机体内钙的需要,而磷被排出;进食高钙日粮会抑制骨钙的动用。因此,骨骼中的钙磷处于动态平衡,它经常表现为骨骼钙磷的沉积和重吸收。猪体内钙的排泄主要从粪中排出,包括未被消化吸收的钙和内源粪钙,猪尿钙排出量少,但仍能反映钙存留和利用的情况。猪代谢粪钙为体重0.0322g,内源尿钙为粪钙的1%。

2.2磷的吸收和代谢

磷元素以磷酸根离子的形式被吸收,吸收部位主要是十二指肠远端处的小肠上皮。磷的吸收受吸收部位PH值和钠浓度影响,当小肠液相对pH值一定而钠浓度增高时,磷的吸收增加。磷酸盐吸收时,在小肠部位的溶解是必要的,当一些金属离子与磷酸根形成的盐难溶,则会降低磷的吸收。相比之下,无机磷吸收率高,而有机磷(植酸磷)不易被猪利用,但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增加对磷的吸收。骨骼中的磷代谢处于动态,为适应机体生理过程对磷的需要,而导致骨骼磷被动用。体内过多的磷由尿排出。粪中的磷主要包括未消化吸收的磷,一小部分来自消化液包括胆汁在内。内源粪磷损耗为每千克体重0.02g。猪的不同体重阶段对钙、磷的需要量不同,并随体重的增加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2.3维生素D的吸收和代谢

维生素D以2种2种主要的形式存在:麦角钙化醇,来自于植物被称做维生素D2和胆钙化醇,来自于动物体被称做维生素D3。维生素D前体存在于植物(麦角固醇)和动物(7-脱氢胆钙化醇)饲料中,但它们必须在紫外线的辐射作用下分别转化为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尽管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已长期被认为对猪具有相同生物学活性,但维生素D3比维生素D2的活性更强一些。

商品化维生素D3是一种喷雾干燥的产品或包被的小颗粒,1个国际单位(IU)相当于0.025μg胆钙化醇,在室温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全价饲料分别贮存4或6个月时,维生素D活性将损失10%和30%。

日粮中供给的维生素D大部分在小肠未端被吸收。被吸收的维生素D通过淋巴毛细血管系统送入肝脏,再转化为25-OH-D3流回血液中。25-OH-D3的合成几乎全部发生在肝脏组织,羧化反应是由一种微粒体完成的,并伴随辅酶Ⅱ(NADPH)的脱氢,氧分子被插入。血清中的25-OH-D3是一种反应动物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较好指标。这种形式的维生素D3被划分为类固醇类激素,因为它是由单一组织产生(肾脏),而且把组织(小肠和骨骼)中25-OH-D3转变为1,25-(OH)2-D3。这种1,25-(OH)2-D3比25-OH-D3的活性要强。甲状旁腺素调节1,25-(OH)2-D3的羧化过程和转运至骨骼的速度,从而调节骨骼中钙、磷的沉积。

2.4猪用饲料中钙、磷的来源

猪所用饲料中的钙分无机钙和有机钙2种。矿物质为无机钙,包括钙的磷酸盐[CaHPO4,CaHPO4?2H2O,Ca(H2PO4)2,Ca3(PO4)2]和碳酸钙(CaCO3),猪饲料粮中常用的钙源矿物质饲料还有石灰石粉(CaCO3)、石膏粉(CaSO4?2H2O)、白云石粉(CaMg(CO3)2)等。骨粉中钙以羟基磷灰石[(3Ca3(PO4)2?2H2O)形式存在,与化学磷酸3钙[Ca3(PO4)2]相似。蛋壳、贝壳粉是碳酸钙(CaCO3)形式。苜蓿粉中钙含量约占0.68%。

作为猪饲料中磷的来源包括:磷酸二氢钙[Ca(H2PO4)2?H2O]、磷酸氢钙(CaHPO4?2H2O)、磷酸3钙[Ca3(PO4)2]等。植物饲料中植酸磷浓缩于籽实原料的外皮,由于猪消化道中缺乏用于水解植酸磷的植酸酶,因而不能有效利用。

3、猪对钙、磷的需要量

饲养试验确定猪的钙、磷需要量,受猪的体重阶段、生理状况、检测指标等因素的影响。饲养试验的饲粮,是在合成或半合成饲粮基础上,补充无机矿物质钙、磷,设置成含钙、磷不同的多组合处理。检测指标包括日增重、饲料报酬率、日耗料、屠宰率、胴体长、背膘厚、血浆钙、磷、骨骼强度等。

在猪用饲料中确定钙、磷的比例十分重要,20kg以下的仔猪钙磷比为1.7:1;20~55kg的猪为2.0:1;55~90kg的猪为2.4:1。建议以谷实、豆饼为主饲料的钙磷比在1.0~1.5:1是比较合理的。当猪被饲喂不同水平的钙和磷时,其体增重、骨骼强度等都与所饲喂的钙磷比有关,钙水平的变化更为明显。

4、猪对植酸磷的利用

由于猪体内缺乏分解植酸的内源性酶系统,故以这种形式存在的磷对猪一般没有营养价值。只有植酸酶才能把磷从植酸与磷复合物中释放出来而被猪利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各种植物来源的磷,生物利用率的高低,部分地取决于该种饲料中所含植酸酶活性的大小。例如玉米和高粱中磷的生物学利用率均为12%,因为它们的植酸酶活性低,而大麦和小麦的植酸酶活性高,磷的生物学利用率平均达30%~50%。麸皮等小麦副产品,经过某些发酵过程,激活了植酸酶活性,所以磷的生物学利用率可达到35%~70%。

植酸酶是降解植物性饲料中植酸及其盐类的一种脂酶,它可将植酸磷分解成为正磷酸和其他磷酸肌醇的中间代谢产物,从而提高其利用率。理论上,每个植酸分子可释放出6个磷离子,即每克植酸可完全水解产生281.6mg磷。植酸酶通常存在于某些谷物种子(如小麦)中,但其在干燥状态下没有活性,只有当种子吸水开始发芽时,植酸酶被激活,并水解以植酸形式贮存于种子中的磷化合物,释放出无机磷供作物生长所需。动物胃肠中的植酶来源于摄取的植物物质、肠内微生物群落和肠黏膜的内源产物。但迅速生长的仔猪仅靠这些来分解植物原料中磷元素的可用性几乎是微不足道的。

5、钙、磷和维生素D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母猪一般在妊娠期贮备钙以满足泌乳所需,如果妊娠期矿物质贮备不足,泌乳期生理所需会动用机体骨骼中的钙和磷以满足泌乳所需,这会导致临产母猪综合症,常发生在泌乳后期或断奶期。从生产来看,钙、磷的营养需要可浮动30%而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且可保证生猪的正常发育。

目前我国大部分饲料企业在考虑猪的钙、磷需要量时,往往是偏低的,虽然钙源很便宜,但用量不妥,同样会影响猪的生产性能。而磷源比较昂贵多数日粮中添加不足,在计算总磷时,主要考虑了谷物饲料中的磷含量,没有注意到有效磷,导致磷的不足而限制了猪的增重速度。维生素D对不同阶段的生长猪需要量是不同的,而目前的饲料中也普遍添加不足,从而对钙的吸收利用率下降。钙、磷和维生素D对机体软、硬组织的生长和维持是重要的营养素。它们不应单一考虑,因为它们之间存在很强的相互作用,认识到这一相互关系对更好地了解猪营养需求是很必要的。

相关文章

  • 饲养蚯蚓的生长发育条件
    饲养蚯蚓的生长发育条件

    蚯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养分、温度、湿度、空气、光照、pH值等,均有一定的要求,但不同种类的蚯蚓,其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有所差异。1.养分。蚯蚓食物来源广泛,各种植物茎、叶、家畜粪、工农副业及家庭垃圾可作为其饲料。蚯蚓从基料、饵料所含的蛋白质、无机氮源、糖类、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物质中吸收氮素和碳素营养。此外,还需要吸收钙、...

    1118 养殖手册 饲养蚯蚓的生长发育条件 蚯蚓养殖技术 养殖
  • 生态养鸡技术
    生态养鸡技术

    生态养殖技术升级目前养殖业的一个发展方向。生态样本值的模式有很多,比如说林下养殖、稻田养殖等。而这些养殖模式的出现,只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养殖的品质和经济效益。那么生态养鸡要怎么养呢?在养殖前需要准备些什么呢?养殖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后期要怎么管理等这些问题都是大家所关心的。那么今天小编重点看来跟大家介绍下生态养鸡技术。1...

    2982 养殖手册 生态养鸡 技术 养殖
  • 法系种猪发情配种和妊娠诊断技术操作规范
    法系种猪发情配种和妊娠诊断技术操作规范

    断奶母猪的管理在配种舍中观察母猪的精神状态是非常重要的。所有断奶母猪都要采用精细的饲喂技术,在没有达到适宜体况的情况下,断奶母猪不能进入配种舍。母猪如果太肥或太瘦,就不能正常有规律地发情或者根本不发情。断奶母猪没有达到配种体况的情况下,在断奶后的第一个情期不要配种。这种情况下,母猪要自由采食一个情期后,达到体况适宜配种...

    1260 养殖手册 法系种猪发情配种和妊娠诊断技术操作规范 养猪技术 养殖
  • 乌骨鸡怎么养
    乌骨鸡怎么养

    乌骨鸡也是山鸡中的一种,但是它和别的山鸡不同的就是它的肉质和骨头都是乌黑的,农村里很多的老人还称之为乌鸡、药鸡等等,其意思就是乌骨鸡的营养成分非常的高,对人的滋补效果极佳,所以也是对它的美称,现在乌骨鸡的养殖是一个比较火热的致富项目,可以散养也可以笼养,这就要看养殖的环境了,那么今天我们就跟着亲农网来看看乌骨鸡该怎么养...

    2398 养殖手册 乌骨鸡 养殖 方法
  • 狮头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狮头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肉用狮头鹅一般饲养60-70天即可出栏,为了到达最好的经济效益,所以饲养管理必须要科学合理,而肉用狮头鹅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鸡育雏期、中雏期以及育肥期,鲜美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吧。1、育雏期管理刚出壳的雏鹅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较差,所以要保证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使其健康生长。在雏鹅前一周时要保持育雏室的温度在3...

    326 养殖手册 狮头鹅 饲养管理技术 养殖
  • 仔猪离地笼养法
    仔猪离地笼养法

    离地笼养仔猪是国外的一项先进养猪技术,具有较多优点:⑴可用加温和通风的方法调节温、湿度,做到笼舍内冬暖夏凉,有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⑵可获得较好的饲料报酬,采用自动饮水器、自动食箱,让仔猪自由采食。尿粪漏到地面,使之不污染或者少污染饲料,以保持笼舍和饲料的清洁卫生。⑶便于观察和管理。⑷有利于防治疾病。⑸能提高栏舍的利用率...

    2920 养殖手册 仔猪离地笼养法 养猪技术 养殖
  • 养猪场使用石灰消毒的注意要点
    养猪场使用石灰消毒的注意要点

    石灰价格低廉,易购买,且无不良气味,具有消毒力好等特点,是无污染的消毒药。但是有不少养殖专业户使用方法不当,造成消毒效果不好,必须彻底纠正其错误才能达到消毒的目的。1、消毒石灰应现买现用专业户为了图省事,一次性购进许多生石灰,一次用不完,以后继续作消毒用。这是不正确的,因为生石灰化学名称叫氧化钙,加入水后即生成疏松的熟...

    2894 动物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妙招 畜牧常识
  • 肉鸽如何才能提高成活率?
    肉鸽如何才能提高成活率?

    肉鸽如何才能提高成活率?为了我们在养殖中能够得到理想的养殖效益,我们在饲养过程中必须仔细而耐心,下面动物资料网小编就与您分享肉鸽养殖提高成活率的常见措施!注意对鸽舍温度与湿度的调控:在寒冷的天气,要给鸽舍布置好防风保暖的设施;在多雨时节,要注意保持雏鸽巢盘垫料的干燥清爽;在炎热的夏天,要给鸽舍通风散热,防止雏鸽中暑。避...

    2256 养殖手册 肉鸽成活率 养殖
  • 种公猪的细心管理
    种公猪的细心管理

    1运动。种公猪每天应进行1至2次圈外驱赶运动,每次约1小时,距离1.5公里,速度不可太快,可增强公猪体质、提高配种能力、提高精子活力。2保持猪体清洁。每天应用硬毛刷刷皮毛1次,有利于皮肤清洁与皮肤健康,防止皮肤病、体外寄生虫,还能增强血液循环,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同时也能使其性情温驯,增进人猪“亲合”便于以后配...

    2406 养殖手册 种公猪的细心管理 养猪技术 养殖
  • 蟾蜍养殖及加工技术
    蟾蜍养殖及加工技术

    蟾蜍俗称癞蛤蟆,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用动物。蟾酥是治疗疳病、痈疽、诸疮之要药,是多种名贵中成药的主要原料,蟾衣是治恶肿等疑难杂症的天然良药,干蟾和胆均可入药。蟾蜍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需求量大,是极有开发价值的保健佳品。江、浙、沪地区不少养蟾专业户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积极开展人工养蟾,对满足医药的需要,人们对蟾肉的需...

    2305 养殖手册 蟾蜍养殖及加工技术 蟾蜍养殖技术 养殖
  • 临床母猪发生低温原因是什么?怎么办?
    临床母猪发生低温原因是什么?怎么办?

    母猪低温病是母猪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晚秋冬春寒冷季节。大部分的人都知道猪发热的危害,但是低温往往比发热更可怕。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方法不当,往往会造成母子共同死亡,给猪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发病原因:药物过量添加,饲料发霉,缺乏运动,饮水不足,猪舍简陋,保温措施不到位。没有按标准饲喂而导致的营养不良,体内产热不足、...

    1454 养殖手册 养殖 猪病防治
  • 蚯蚓的生殖系统
    蚯蚓的生殖系统

    蚯蚓为雌雄通体的动物,但大多数为异体受精,比单性动物的生殖系统复杂。生殖器官限于身体前部的少数几个体节,包括雄性和雌性器官以及附属器官、受精囊、生殖带(环带)和其他腺体结构。雄性生殖器官有精巢、精巢囊、贮精囊、雄性生殖管、前列腺、副性腺和交配器构成。一般具有一对或两对精巢,贮精囊内充满营养液和发育着的精细胞。精巢囊和贮...

    1968 养殖手册 蚯蚓的生殖系统 蚯蚓养殖技术 养殖
  • 猪肝肠的加工制作
    猪肝肠的加工制作

    猪肝肠产品肉馅为酱红色,味美可口。工艺流程为:原料修整→腌肝→拌料→灌肠→熏制(1)原料修整将新鲜猪肝除去脉管后切成小条,并放入90℃水中浸泡15分钟。(2)腌肝将猪肝和盐及亚硝酸钠拌匀,在0℃下腌制48小时。(3)配料猪肝25千克,猪油25千克,食盐1.25千克,硝酸钠7.5克,洋葱1.5千克,白胡椒0.2千克,豆蔻...

    728 养殖手册 猪肝肠的加工制作 养猪技术 养殖
  • 提高肉猪生产力的措施
    提高肉猪生产力的措施

    1.选择优良品种及适宜的杂交组合代谢试验证明,瘦肉型猪种对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比兼用型和脂肪型猪种高,增重快,耗料省,屠宰率也高。我国地方猪种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不及长白猪等瘦肉型猪种,其胴体短、膘厚、瘦肉少,但其对粗纤维的消化率较高,且肉质优良。不同品种或品系之间进行杂交,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肉猪生产力的有效措施。...

    1697 养殖手册 提高肉猪生产力的措施 养猪技术 养殖
  • 黄颡鱼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
    黄颡鱼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

    黄颡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我国养殖黄颡鱼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它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它的养殖面积和密度也在不断的扩大,但同时带来时病害的高发和多发,严重影响养殖产量和养殖户经济收益,那么黄颡鱼在养殖会遭受哪些病害的危害呢?下面来亲农网看看详细的介绍吧。1、水霉病水霉病是由水霉病菌感染寄生在...

    1137 养殖手册 防治方法 病害 黄颡鱼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