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育成期的饲养当鸵鸟长到4月龄时,体重已达到36千克,已能适应各种自然条件,应改喂育成期饲料。从育雏期过渡到育成期,要做好饲料更换工作。做法是:脱温后的第1周仍喂育雏料,第二周用2/3育雏料加1/3育成料,第3周用1/3育雏料加2/3育成料,从第四周起全部用育成料。饲喂育成期的鸵鸟,最关键的是防止其过肥。所以随着鸵鸟日龄的增大,吸收利用粗纤维的能力逐渐增强,应尽可能让其采食青绿饲料,限制混合精饲料的饲喂量。夏秋季早晨可以待露水消失后,把鸵鸟驱赶到苜蓿地或人工草地放牧。不能带露水放牧,因为露水会打湿鸵鸟的腹部,引起肚胀、腹泻。不放牧的育成期鸵鸟,饲喂应定时、定量,以日喂4次为宜。2.育成期的管理3月龄以上的鸵鸟在春夏季可饲养在舍外,晚秋和冬季的白天在舍外饲养,夜间要赶入饲养棚。鸵鸟原生活于沙漠地区,喜欢沙浴,通过沙浴可以洁身和清除体表寄生虫,增加运动量。饲养棚和运动场要垫沙,最好用黄色河沙,沙粒大小适中,铺沙厚度为10―20厘米。运动场可采用部分铺沙,部分种草,同时种植一些遮荫的树或搭建遮荫棚。鸵鸟的神经比较敏感,受到惊吓时全群骚动狂奔,容易造成外伤和难产。所以,要保证鸵鸟场周围环境的安静,避免汽笛、机械撞击、爆破等突发性强烈震响。饲喂后2小时应驱赶鸵鸟运动,以避免鸵鸟过多沉积脂肪,这对大群饲养的育成期鸵鸟更重要,驱赶运动每次以1小时为宜。保证供给清洁的饮水,水盆每天清洗1次,每周消毒1次。育成期鸵鸟采食量大,排泄粪便也多。因此,运动场要经常清除粪便、异物,定期消毒。当鸵鸟长到6月龄时,可进行第一次拔毛,因为出售羽毛是养殖鸵鸟的一项可观收入。一般在温暖的季节拔毛,冬季不能拔。拔毛时勿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皮肤,腹部的毛不能拔。以后每隔9个月拔毛1次。
相关文章
-
杀蛇为什么不能砍头?
在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蛇不能随便杀,杀蛇会遭到报应的,而杀蛇尤其不能砍头,不少人就好奇杀蛇为什么不能砍头,有人说蛇被砍头后,蛇头还是活的,依然可以咬人,不少人都对此说法表示不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杀蛇为什么不能砍头吧!杀蛇为什么不能砍头?蛇毒全部都汇聚在蛇头,当蛇死后其神经不会立即死掉,依然会具有攻击性。...
1833 养殖手册 杀蛇为什么不能砍头 养殖 -
生姜对仔猪的保健作用
生姜生姜性温,其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有效地治疗因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据《本草纲目》记载: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痰。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茹,可果可药,其利溥矣。生姜保健1.在仔猪出生后半个月将1斤生姜捣碎,熬成1500毫升~2000...
1714 动物养殖 家禽养殖教学 家禽养殖指南 -
气候因素对养蜂的影响
养蜂与气候关系密切。如冬季和早春的气候对于蜜蜂的繁殖和出勤安全起着不利的作用;沿海地区夏秋季节风力的强度和频度是蜜蜂活动的控制因素;秋高气爽的季节,湿度对于蜜蜂的卵、蛹的正常发育有着密切的影响;气候也左右蜜粉源植物的生长、开花、泌蜜和散粉,间接地影响蜜蜂对于食料的采集。1、光照。光照能刺激蜜蜂出勤,采集季节为争取长日照...
742 养殖手册 气候因素对养蜂的影响 蜜蜂养殖技术 养殖 -
关于母貉产子后疾病问题
问:我家母貉产子后,食欲不振,阴门处有粉红色的液体流出,现已四天了,我想问问是怎么回事?一般母貉产后多发什么疾病?怎样用药治疗?谢谢回复。专家解答:发生这种情况后,一般为产后炎症如子宫炎等引起的。原因有多种,如有遗留的仔貉、产仔时感染等。采取的措施有排除子宫内的异物,注射产后康等消炎药,直至痊愈。产后常见疾病主要有子宫...
2448 养殖手册 关于母貉产子后疾病问题 养貉技术 养殖 -
咋防治子猪腹泻别用抗生素
子猪腹泻的发生率以及发生的严重程度对于猪场的经济效益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子猪秋季腹泻常因感染轮状病毒引起。在发病初期,病猪表现出轻度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接着呕吐、腹泻,稀粪多呈白色或浅黄色,严重时有脱水、心力衰竭、酸中毒等症状。对病毒性腹泻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采用下列方法效果较好。一、对轻、中度脱水的...
1683 养殖手册 咋防治子猪腹泻别用抗生素 养猪技术 养殖 -
蝗虫养殖前景怎么样?
蝗虫为药食两用昆虫,能入药供食用的主要有两种,即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分布于中国华北、华东、中南和四川、陕西、甘肃、台湾等地区,获得后去翅、足,洗净,用沸水烫死后食用,含有高蛋白,是最理想的食品,具有很高的养殖前景。养殖技术简单,管理较为简便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养殖蝗虫只是经验问题。只要有草(蝗虫只吃单叶草,比如:玉米,小...
2237 养殖手册 蝗虫养殖前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