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是以妊娠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出无活力的弱仔、畸形儿、少仔和公母猪的不育症为其主要特征。随着养殖业规模化的发展,猪繁殖疾病已成为大中型饲养场最重要疾病之一。据调查,我国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现就几种繁殖障碍病简介如下: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此病俗称“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的新病,主要表现在感染猪厌食、体温升高(40--41℃),妊娠期发生早产,妊娠晚期流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该病传播速度快、流行面广,已先后遍及整个北美洲和大多数欧共体国家。该病无肉眼可见特征性病理变化,确认一般依靠采用猪肺泡巨噬细胞或传代细胞系进行病毒分离。也可用过氧化物酶试验,ELISA试验和血清中和试验检测抗体。加强猪群卫生消毒,加强与外界隔离,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测,对购入猪严格检疫和隔离是杜绝该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在国外已有疫苗应用,灭活苗免疫母猪一年两次,每次间隔21天,弱毒苗仅限3--18周龄仔猪应用。我国哈兽研已研制出灭活苗,效果与国外相同,目前正在某些地区中试。该病属于群发病,流行地区要采取早期同步断乳,在仔猪感染前异地隔离饲养,切断从成猪到仔猪的传播途径。猪群暴发该病后须采取相应的支持性治疗。此外还应加强饲养管理和改善猪舍卫生条件,提高日粮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饲喂高能量饲料,保持舍内空气流通和注意保温。二、猪伪狂犬病该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的急性传染病。猪感染其症状因日龄而异,成年猪仅表现增长减慢,呈轻微症状。种猪表现不育,公猪发生睾丸肿胀、萎缩,性机能减退。母猪则为返情,屡配不孕。妊娠母猪表现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仔猪表现高热、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后精神症状抽搐至死亡。15日龄内仔猪死亡率100%,断乳仔猪死亡率达10--20%。伪狂犬病在世界广泛流行,该病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其他季节也有发生。在猪群中病毒主要通过鼻分泌物传播,也可通过阴道分泌物和胎盘传播。病毒分离是诊断伪狂犬病的可靠方法。应用免疫琼脂扩散试验、ELISA试验、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抗体,都可诊断伪狂犬病。伪狂犬病目前尚无治疗办法,国外已普遍采用免疫接种方法,灭活苗接种公母猪一年两次,第一次免疫后间隔6周加强免疫,以后每6个月免疫一次,育肥猪断乳后免疫一次即可。我国也有伪狂犬病弱毒和灭活苗中试产品在一些地区试用。目前认为猪是主要的带毒者,因此要严格将猪牛分开饲养。引进猪时,应严格检疫隔离。应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消灭昆虫媒介,加强饲养管理。对有本病的猪场,应采取停产措施,经血清学检查发现阳性猪在50%以上的种猪场,应全群淘汰。连续4次血检,阳性率在1%以下的猪群,淘汰阳性猪。建立净化猪群等综合防治办法,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措施。三、猪细小病毒病该病由猪细小病毒引起,其特征是孕猪在怀孕前期受到感染时,引起流产、死产、胚胎死亡、木乃伊化胎儿。在怀孕30--50天感染猪主要产木乃伊化胎儿。50--60天感染多出现死产。怀孕70天感染出现流产症状。而怀孕70天后感染的母猪多正常产仔,但这些仔猪常常有抗体或病毒。此外产弱仔、母猪发情不正常、久配不孕等都是该病的临床症状。除怀孕母猪外,其他种类的猪感染后无明显临床症状。猪细小病毒病一般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主要发生于春、夏或母猪产仔和交配的一段时间。在该病发生的猪场,能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不断发生繁殖失败。其死亡率,母猪怀孕早期感染使胚胎死亡率达80--100%,其他猪一般无死亡。肉眼可见病变,母猪子宫内膜有炎症,胚盘有融化现象,胎儿在子宫内有被溶解、吸收现象等。病毒分离和利用血清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等检测抗体都可诊断细小病毒感染猪。对于未感染的猪场,应杜绝引进带毒猪,严格对公猪精液进行检查,阴性猪可使用。发病猪场应特别防止小母猪在第一胎受孕时被感染,或把交配期拖延到9月龄时,此时母源抗体已消失,自动免疫力稳定。近几年,公认使用疫苗是预防该病的可靠办法。一般对幼母猪进行两次免疫。我国已有中试产品应用。
相关文章
-
猪病"7看"巧诊断
一看皮肤色泽。体质好、健康的猪,皮肤光滑富有弹性。有病的猪,皮肤粗糙无光泽,有的表面多处出现红斑,或针尖大小出血点,指压不褪色,提示该猪可能有传染病。二看外貌动作。健康猪活泼好动,对外界刺激敏感性强。病猪则表现精神萎靡,动作呆滞,脊背发硬,行走摇摆,头尾下垂。三看鼻盘干湿。健康猪鼻盘红润,湿润而清洁,无污浊黏液。病猪鼻...
2129 养殖手册 猪病7看巧诊断 养殖 -
无土泥鳅养殖技术之泥鳅流行性溃疡综合症的防治技术
近期,在指导泥鳅养殖户过程中,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泥鳅流行性溃疡综合症有所上升。现将防治方法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流行性溃疡综合症,又叫红点病和霉菌性肉芽肿。病原为丝囊菌。患病鱼早期不吃食,鱼体发黑,在体表、头、鳃盖和尾部可见红斑。在后期会出现较大的红色或灰色的浅部溃疡,并常伴有棕色的坏死,且有大块的损伤发生在躯干和背...
407 动物饲养技术 畜牧教程 农业养殖技术 -
猪附红细胞体病防治的技术
一、病原猪附红细胞体病病原现多认为属于嗜血支原体。虫体多依附在红细胞的表面,在普通显微镜下,可见虫体像一轮淡蓝色的宝石,镶在红细胞周围。二、流行病学任何日龄的猪均可发病,比较而言,仔猪、育肥猪多发,种猪相对发病较少。猪附红细胞体病全年均可发生,但秋季多发,每年的8、9月份发病达到高峰期,这与吸血昆虫的叮咬有关。目前在流...
1902 养殖手册 猪附红细胞体病防治的技术 养猪技术 养殖 -
黄鳝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1.池塘条件 养殖池宜建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朝阳通风的地方。池塘面积一般是5~30平方米,池深70~100厘米。池塘按东西走向建造,池底泥土应松硬适度。在池塘较高的一端挖一进水口,在相对一侧的最低处留一排水口。进、排水口均要罩上拦鱼网布。 在放苗前10~15天每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150~200克或漂白粉1...
2355 动物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注意事项 家禽养殖技术 -
种公貉的正确选择和利用
养貉的难点之一是掌握配种技术,而公貉的正确选择利用尤为重要。下面介绍对公貉选择和利用的一些体会,供养殖同行参考。1配种能力公貉个体间的配种能力相差很大,配种能力极强的约占20%,配种能力较强的占73%,无配种能力的占7%。配种能力极强是指公貉能连续不断地配种,每天早晚各1次;配种能力较强是指能配种,但配几次便不能再配了...
2751 养殖手册 种公貉的正确选择和利用 养貉技术 养殖 -
信鸽眼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购买《肉鸽的饲养》VCD光盘请点击这里我县信鸽养殖场饲养的信鸽,发生了一种以眼炎为特征的疾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眼型大肠杆菌病,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养殖场于从外地引进200只雏鸽,陆续发病,出现单侧性或双侧性眼炎,来本站就诊时,全群已经淘汰病鸽58只,其中病死35只,双眼失明被处死23只。...
2976 动物饲养技术 家禽养殖教学 家禽养殖技巧 -
种用狐狸的冬季饲养管理要点
种用狐一般在每年的第三季度中(8月)至翌年的2月为准备配种期。此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来年的繁殖和丰收。为此,饲养户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工作。一、进入12月,要对种用狐进行体况调整,对偏肥的逐渐减少日粮中谷物和蔬菜供给量,每天只饲喂1次;对偏瘦的或初产狐要适当增加饲料供给量,以增强体重和体质。种用母狐体重一般控制...
837 养殖手册 种用狐狸的冬季饲养管理要点 狐狸养殖技术 养殖 -
夏秋季节应注意防治猪弓形体病
临床症状病猪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2℃,呈稽留热,维持3天―7天。病猪食欲减少或停食,下痢或便秘,有时带有粘液或血液;体表淋巴结肿胀,发病后期腹下及腹内侧皮肤有紫斑、出血或瘀血;呼吸困难,流鼻涕,常呈腹式呼吸;个别病猪有神经症状。母猪妊娠后期如感染该病,会发生流产、死胎,产出的仔猪成活率低。该病多见于3月龄大的仔猪,以每...
2843 养殖手册 夏秋季节应注意防治猪弓形体病 养猪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