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鸽子无精蛋增多的怎么办?

时间 : 11-09 投稿人 : 七度光 点击 :

鸽子无精蛋增多的怎么办? | 养殖技术大全

鸽子无精蛋增多的原因

养殖鸽子中我们称呼未受精的蛋称为无精蛋,造成无精蛋有以下因素:

1、无论公母都有少数个体是先天不育的,这种鸽子应予淘汰。怀疑某只鸽子不育时,可令其先后同3只不同的异性交配,若3次交配都不产生受精蛋,则认为该鸽不育。

2、母鸽生殖道异常,而不能产受精蛋。白垩质蛋壳的蛋几乎100%是无精或不能孵化的。某些类型的保健砂可使鸽不再产白垩质蛋壳的蛋,但器质性缺陷的母鸽一般是不可治愈的,应予以淘汰。

3、交配不正常。如环境过于拥挤、配对鸽舍中若有单身鸽也会增加无精蛋的比例。

4、鸽子年龄愈大,愈易产无精蛋。应对所有种鸽做好记录,以便随年龄增长能及时识别其中产高比例无精蛋的个体并及时淘汰。

5、许多品种尤其是重型品种的年轻种鸽易产无精蛋,一般产第一窝无精蛋比例可高达50%以上。

6、两窝蛋间隔时间过短。若一对鸽子失去了所产的蛋而很快又产下一窝蛋,则后产的这一窝很可能是无精蛋。母鸽休息7~10天不产蛋,可恢复正常。

7、管理不当或采食的日粮不当,会使鸽繁殖性能严重受损。饲料和保健砂不平衡,会增加无精蛋比例。

8、肛门外绒毛太厚,影响交配,若用剪刀将肛门处绒毛剪短,可提高受精率。

9、体格过大,尤其是母鸽体格过大常会不育。种鸽应选用体型适中和体格正常的。

相关文章

  • 清道夫鱼能长多大?
    清道夫鱼能长多大?

    清道夫鱼是常见的混合饲养水族品种,被称为是水族箱中的清洁工,因为它主要以水底垃圾、水藻等喂食,通过它们的处理可以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为其它水族饲养提供更健康、更干净的生活环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清道夫鱼能长多大吧!清道夫鱼能长多大?清道夫鱼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体长可达250毫米,而且成年后食量巨大,除吃青苔等藻类之外...

    1299 养殖手册 清道夫鱼能长多大 养殖
  • 蜂群越冬管理技术要点
    蜂群越冬管理技术要点

    蜂群越冬方式有室外越冬和室内越冬两种。无论采用哪种方式,为了蜂群安全越冬,必须具备如下条件:①具有优良的蜂王,强健的适龄越冬蜂,群势在北方不少于6框蜂,在南方不少于4框蜂;②具有充足的优质饲料,如按每框蜂计算,越冬期在2个月左右的,饲料不少于2公斤,在2~4个月的不少于2.5公斤,在4个月以上的不少于3公斤;③选择适宜...

    2209 养殖手册 蜂群越冬管理技术要点 蜜蜂养殖技术 养殖
  • 无公害黄鳝锥体虫病和隐鞭虫病的防治技术
    无公害黄鳝锥体虫病和隐鞭虫病的防治技术

    一、锥体虫病1.病原由锥体虫寄生在黄鳝血液中而引起的疾病。2.症状锥体虫的寄生一般与水域中存在水蛭有关,水蛭吸鳝血时,就将锥体虫传到鳝体血液中。黄鳝感染锥体虫后,大多数发生贫血,鳝体消瘦,生长不良。流行期为6~8月。3.防治方法由于水蛭是锥体虫的中间宿主,在放鳝种时,要用生石灰彻底清池,杀死水蛭;用2%~3%的食盐水,...

    2571 动物饲养 家禽养殖禁忌 家禽养殖
  • 母猪产褥热与产后瘫痪
    母猪产褥热与产后瘫痪

    ㈠产褥热本病是因产后子宫感染病原菌而引起高热。临床上以产后体温升高、寒战、食欲废绝、阴户流出带有腥臭味的分泌物为特征。⒈病因产房污秽,助产时消毒不严,或难产助产时造成子宫阴道黏膜损伤,感染病原菌发病。⒉症状母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食欲废绝、寒战,乳房收缩,泌乳减少,呼吸、心跳加快。嗜睡,卧地不起,衰竭,四肢末端及耳尖...

    2649 养殖手册 母猪产褥热与产后瘫痪 养猪技术 养殖
  • 如何养好鹌鹑
    如何养好鹌鹑

    曹顺风是个精明人,家里的鹌鹑发过“鹌病”以后,就异地到永兴县城郊原造纸厂租了栋空房重起炉灶。“城里人生活档次高,喜野味,要营养好。鹌鹑适销对路!”老曹对这个产业充满信心。“鹌鹑出壳后38天就开始产蛋,一般产蛋8个月,平均产蛋率为80%(低于60%就淘汰),共产蛋190个,每个蛋均重11克,总蛋重2.1公斤,可卖18.9...

    1458 养殖手册 如何养好鹌鹑 鹌鹑养殖技术 养殖
  • 用对症疗法治疗仔猪副伤寒
    用对症疗法治疗仔猪副伤寒

    肠道收敛可用鞣酸蛋白2-3克,药用炭5克补充体液,可用葡萄糖生理盐水50-100毫升,静注或皮下分处注射。庆大霉素:每千克1-1.5毫克,1日2次肌肉注射。强力霉素;口服,每次每千克体重2-5毫克,每日1次。本病发生及时治疗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加强预防接种菌苗是很重要的措施。如使用仔猪副伤寒C500弱毒菌苗,使用方便,...

    2892 养殖手册 用对症疗法治疗仔猪副伤寒 养猪技术 养殖
  • 中蜂巢虫病的防治技术
    中蜂巢虫病的防治技术

    巢虫是蜡螟的幼虫,是中蜂的主要敌害,它以蜡屑为食,并钻入巢房底部蛀食巢脾,逐步向房壁钻孔吐丝,使蜜蜂幼虫到蛹期不能封盖或封盖后被蛀毁产生“白头蛹” ,常造成蜂群逃亡或大批封盖蛹的死亡。因此掌握防治巢虫技术,对中蜂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养蜂者应根据巢虫的生物学特性采取合理的饲养管...

    472 养殖手册 巢虫病 养殖
  • 治疗母猪产后不食症
    治疗母猪产后不食症

    母猪“产后不食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表现。因此,在临床诊疗中要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产后感冒引起不食此类多因分娩困难,产程过长,致使母猪过度劳累或因气候骤变,引起产后感冒而发病。治疗:(1)2.5%维生素B1:10毫升×1支、5%维生素10毫升~20毫升、10%安钠咖10毫升×1支,混合肌注。(2...

    211 养殖手册 治疗母猪产后不食症 养猪技术 养殖
  • 猪场常见皮肤病诊治
    猪场常见皮肤病诊治

    1、猪疥癣病①病原与病因:猪疥癣病由疥科的猪疥癣寄生于猪的皮肤内,使皮肤发生红点、脓胞、结痂、龟裂等病变。②症状:猪疥癣通常先在头部发现,眼圈、颊及耳部是经常侵袭的部位,以后逐渐蔓延至背部、躯干两侧及后肢内侧。患畜局部发痒,常在圈舍内、栏柱或相互磨擦,并常磨擦出血,之后可见渗出液结成的痂皮。后期患畜皮肤出现皱褶或龟裂,...

    1645 动物饲养技术 家禽养殖 畜牧文摘
  • 春季仔猪衰竭综合征预防措施
    春季仔猪衰竭综合征预防措施

    冬春交际,气候变化异常,极易引起猪场的隐性病暴发,这其间尤以圆环病毒(PCV2)引起的子猪衰竭综合征最为常见。流行特点多发生在冬末春初,以7日龄~90日龄猪只可见,但8周龄~12周龄的子猪最常见,一旦猪场发病,死亡率较高,给猪场带来很大的损失。  临床症状和剖检临床症状一般为渐进性消瘦。生长迟缓,被毛粗乱,喜扎堆在一起...

    1986 动物饲养知识 家禽养殖技术 畜牧文摘
  • 鸽副伤寒(沙门氏菌病)的识别与防治
    鸽副伤寒(沙门氏菌病)的识别与防治

    病因]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本病易发于12月龄以内的青年鸽。在鸽子受凉、营养不良和卫生条件比较恶劣的情况下容易诱发。??[症状]鸽子感染后厌食,消化功能紊乱和形成严重的肠炎。患鸽拉出含有多量胆汁的褐色、绿色小样稀粪,粪便中常带有泡沫。也有同时表现为翅膀下垂,一腿提起的等关节型症状。或出现少见的呼吸困难、头颈扭转...

    1760 养殖手册 鸽副伤寒沙门氏菌病的识别与防治 鸽子养殖技术 养殖
  • 稚鳖白斑病的防治
    稚鳖白斑病的防治

    甲鱼养殖是我国特种水产养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殖模式主要有温室加温养殖和外塘生态养殖两种。对甲鱼养殖危害较大的疾病有白斑病、穿孔病、白底板病和红脖子病,稚鳖养殖阶段的疾病主要是白斑病,其发病率高,病情蔓延迅速,死亡率高,如不迅速有效地治疗,会产生很大的损失。一、基本情况上海浦东汇仑特种水产养殖场是我区以温室加温养殖甲...

    1899 特种饲养 畜牧业资料 家禽养殖技术
  • 生猪多大出栏养殖效益最大?
    生猪多大出栏养殖效益最大?

    原则高盈利阶段,出栏大猪;低盈利阶段出栏小猪,提高料肉比,措施有三:(1)早出栏;(2)降低密度;(3)挑好猪喂。解释要取得高盈利,片面追求低的料肉比或者高的长速都是不正确确的。应该将这二者集合,应该计算一头猪的日均盈利,因为一年365天是固定的(若猪圈紧张,养大猪会降低一定的出栏头数,也就是必须要卖一批小猪,这种情况...

    453 养殖手册 生猪出栏 养殖
  • 田螺养殖与管理技术
    田螺养殖与管理技术

    田螺是我国的传统水产品,它肉质鲜嫩可口,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深受人们欢迎。 一、生活习性田螺为腹足类软体动物,常见的有中国圆田螺、方形环棱螺等。田螺喜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鲜的水域中,特别喜群集于有微流水之处。田螺食性杂,以水生植物嫩茎叶、细菌和有机碎屑等为食,喜夜间活动和摄食。田螺在水温15℃左右开...

    1532 动物养殖 畜牧业文章 家禽养殖技术
  • 养牛常见的几种病
    养牛常见的几种病

    养牛是乡村地区比较普遍的项目,由于地区的环境不同,会出现的病症也会不同,但是有些病却是一般养牛户都会碰到的,那么这些病该如何去处理呢?亲农网在这里给大家简单 介绍几种和其解决方式。1、牛蹄开裂牛蹄开裂是养牛最常见的情况,一般都是因为牛很少走动有体重又过高引起的。表现为有喜欢躺下的行为,病症变现为牛蹄裂开,严重的会导致感...

    1336 养殖手册 常见 养牛 疾病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