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7月,江苏省泗阳城厢某鹧鸪养殖场,部分鹧鸪发生眼炎、鼻炎,表现为眼分泌物增多、流鼻涕、打喷嚏、咳嗽,严重者呼吸困难、甩头以及双目失明,直至死亡。发病病程较长,发病率很高,雏鹧鸪死亡率约为10%。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诊断为鹧鸪传染性鼻炎。1发病情况和症状鹧鸪分为种鹧鸪群和肉用鹧鸪群。种鹧鸪群共200只,12月龄,分别在2月龄、8月龄用NDVⅡ系苗饮水免疫,饲养密度为10只/立方米,该群发病约100只,死亡13只。肉用鹧鸪群800只,40日龄,饲养密度为45只/立方米,圈舍通气不良,有害气体(如氨气等)严重;该群自25日龄开始发病,发病率约为10%,至40日龄发病率90%以上,死亡85只。发病鹧鸪精神沉郁,蹲伏于一隅,食欲减退。随病程延长,因鼻腔浆液性鼻汁而出现张口呼吸、呼吸困难并伴有罗音和甩头。随后一侧或两侧面部、眼睑和鼻窦肿胀,结膜发炎,眼睑粘着,在双侧眼睛下部形成粘液性肿胀,严重的整个头部肿大;病程长的角膜混浊、失明。多因觅食和行动困难而饥饿、衰竭死亡,不死的雏鹧鸪增重缓慢,种鹧鸪产蛋量显著下降。2病理剖检剖检发病鹧鸪10只,可见鼻腔、眶下窦和眼结膜的急性卡他性炎症变化,粘膜充血水肿,表面有大量粘液和炎性渗出物的凝块结痂,眼结膜充血、肿胀,面部皮下水肿。病程较长的可在鼻腔、眶下窦、眼结膜内和气囊内见有乳黄色于酪样分泌物,偶尔可见肺炎、肝脏微肿胀,气管、心脏、脾脏、肾脏、腺胃、肠道无异常。3实验室检查无菌采集2~3份发病鹧鸪眶下窦内的分泌物、鼻腔分泌物,分别在巧克力琼脂平板上划线,置于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在37℃、6%二氧化碳条件下培养。培养48小时后,可见圆形、边缘整齐、光滑、透明的针尖大小露珠样菌落,直径约为0.1~0.2μm;如将该菌落接种巧克力培养基,再划几条葡萄球菌接种线,培养24~48小时,可见该菌在葡萄球菌菌落周围有较大的半透明的露珠样菌落,发育良好,形成卫星样生长;革兰氏染色镜检表明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细小球状杆菌,杆菌单个、成对或单链排列,两极着色重,菌体形态似"哑铃"。根据该菌的培养特性和形态特征诊断为嗜血杆菌。4治疗措施4.1将出现临床症状的病鹧鸪隔离饲养,每只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3万单位和链霉素20万单位,每日1次,连用5天,同时用强力霉素100mg/kg拌料。用药第2天症状开始减轻,到第5天,病鹧鸪80%治愈。4.2对尚未出现临床症状的鹧鸪,用强力霉素100mg/kg拌料,连续饮用5天。4.3彻底清除舍内粪便,并对饲槽、用具、鹧鸪体喷雾消毒,每天1次,连续5天。4.4改善饲养环境,降低鹧鸪群密度,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地面干、湿度适宜。4.5加强营养,给予全价饲料,在饮水中添加VA及复合VB,增强机体的抗病力。5小结传染性鼻炎(简称IC)是由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多发生于鸡,在特禽中报道尚少。禽舍内氨气含量过大是发生传染性鼻炎的重要诱因。禽舍通气不良,氨气大量积聚,刺激上呼吸道粘膜,很容易诱发本病。饲料和饮水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带菌鹧鸪低头饮水时,传染性鼻液可流下而污染饮水,使该病迅速在鹧鸪群中传播。虽多种抗菌药物对本病都有疗效,但用药则轻,停药则缓,很难彻底治愈,给不少养禽场和专业户带来很多麻烦,严重者还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应加强饲养管理和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及进行严格的消毒。本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弱,不能经蛋垂直传播,因此为防止引入病原,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防寒保暖,采用适当的饲养密度,减轻和消除各种应激,严格执行各项生物安全措施;在每批之间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并空舍2~3周,这是防制本病的可靠方法。接种传染性鼻炎疫苗能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国内、外都有这类商品性灭活菌苗供应,一般是在2周龄时进行第1次接种,6~8周进行第2次接种,产蛋前2周再加强免疫接种1次,可获得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关文章
-
防治猪蓝耳病技术措施
防治猪蓝耳病,应采取以免疫为主的综合防疫措施。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按照免疫程序按时接种猪蓝耳病疫苗。做好免疫工作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和基础,具体免疫程序为:仔猪,断奶后首次免疫,过1月左右再加强免疫1次;成年公猪,每半年免疫1次;成年母猪,每胎配种前断奶后免疫1次。2、实行封闭式饲养、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368 养殖手册 防治猪蓝耳病技术措施 养猪技术 养殖 -
生态养猪技术方法简介
一种野外放养肉猪的“生态养猪”新法,最近正在德国塞尔大学生态农业系的实验农庄中试验。这是德国联邦政府为了推行“农业转向”政策的计划项目之一,其目的是改善牲畜的饲养条件,为人们提供质量更好、味道更佳的“绿色猪肉”,同时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所谓&ldq...
1626 养殖手册 生态养猪技术方法简介 养猪技术 养殖 -
狐狸自咬症的防治及药物治疗法
自咬症是笼养毛皮动物狐狸、水貂的常见病。近年来,我国许多场家均有该病的发生,造成经济损失很大。现将本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一)狐狸自咬症的预防(1)自咬症发病高的场家尤其是沿海地区以海杂鱼为主要动物性饲料的场户,减少饲料中海杂鱼的比例,适当添加动物肝脏(如鸡肝、兔肝等),同时添加一些微量元素,占动物性饲料比例的...
1158 养殖手册 狐狸自咬症的防治及药物治疗法 狐狸养殖技术 养殖 -
仔猪缺硒症的综合防治
硒是猪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食人过多能引起中毒,过少引起发病(缺硒症),适量能促进猪的生长。硒在土壤中多以元素硒和硒的重金属化合物存在:在碱性土壤中多以水溶性的亚硒酸盐或硒酸盐存在,可供植物利用;而在酸性土壤中则与金属元素(如铁)形成难溶性的复合物,不能被植物利用。因此在酸性土壤和水土容易流失地区,作物含硒量少,猪易患硒...
2102 养殖手册 仔猪缺硒症的综合防治 养猪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