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炎为奶牛的常发病。因发病原因复杂,给防治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鉴于子宫炎常呈慢性经过,虽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故常常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此,就奶牛子宫炎的发生,在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发现进行了调查。1奶牛子宫炎的流行1.1发病与胎次的关系经对186头患子宫炎奶牛的胎次统计,发现胎衣不下牛98头,占发病率52.7%,说明胎衣不下是诱发子宫炎的主要原因。胎衣不下与产后子宫炎发生有直接关系。其主要原因是胎衣滞留致使细菌生长和繁殖加快,子宫内异常发酵,毒素增加,对子宫黏膜造成毒害。另外对胎衣处理不当,恶露滞留,也直接刺激子宫黏膜发炎。头胎奶牛子宫炎发病多的原因:①干奶时精饲料喂量导致母牛肥胖,产道周围脂肪沉积过多影响了产道的开张和松弛,分娩时产道狭窄。②胎儿过大、助产失误引起产道机械性损伤。③母牛体小、配种过早,致使分娩时产道狭窄。④母牛产后能量负平衡导致食欲减退,进而使机体消瘦,全身张力降低,子宫弛缓。1.2发病与月份的关系奶牛子宫炎全年都有发生,这主要是与农户饲养奶牛均衡产犊有关。其中以12~2月间发病较多,占34.7%。这似乎与北方严寒,冷刺激引起机体张力下降有关。1.3发病与产奶量的关系经对于126头子宫炎牛奶产量统计,除了头胎牛尚未产奶外,其余各胎母牛子宫炎的发生与产奶量呈正相关。即随着产奶量的增高,子宫炎的发病率呈增高的趋势,产奶5000kg以上的奶牛患子宫炎者占60.4%。究其原因,①高产奶牛产后对外界抵抗力降低,易受外界细菌侵入感染子宫炎。②奶牛产后内分泌机能降低,致使子宫弛缓,恶露排出不及时导致患子宫炎。③高产牛易发生胎衣不下而导致子宫炎。在126头牛中,胎衣不下者占42头,占33%。2子宫炎对母牛产后初次发情的影响经对196头患产后子宫炎奶牛初次发情时间统计,发现产后60天发情的占21.4%,61~90天发情的占47.9%,91天以上发情的占31%。以产后85天不发情为不孕的标准。说明产后子宫炎能引起奶牛不孕症及产后发情延迟。3母牛产后注射催产素对胎衣脱落的影响奶牛胎衣不下是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最近几年胎衣不下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区发生率大为增加,致使奶牛产后子宫感染发炎,发情、配种受到严重影响,甚至造成奶牛不孕症。为了兴奋子宫平滑肌,使子宫收缩,加速胎衣排出,用缩宫素150Iu,于产后2小时肉肌肉注射,与对照组奶牛产后不注射缩宫素相比,注射缩宫素的产后奶牛胎衣排出速度显著加快。最早的在2小时胎衣脱落,以3~7小时最多,共占71.2%;产后9小时,约有90.7%的胎衣可脱落,自然脱落数约为86.7%。注射缩宫素后配种1次受妊牛占49.3%,未注射缩宫素牛为40%;而3次配种受妊牛注射缩宫素占92.6%,对照牛为80%。注射缩宫素有促进产后母牛胎衣排出的作用,并能提高1次受胎率。4 奶牛产后子宫炎的发生原因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引发奶牛子宫炎的主要原因。养牛户无严格的消毒制度,使环境致病菌增多,尤其是产房和牛舍卫生管理差时为奶牛产后感染提供了条件。兽医和饲养员在助产时消毒不严、助产不当,致使产道感染细菌;治疗胎衣不下、子宫脱、阴道脱、子宫颈炎等疾病消毒不彻底、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得当。人工授精时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输精器械和外阴部消毒不严,输精操作损伤阴道、子宫颈或子宫颈黏膜,输精频率过高,导致机械性损伤和感染。饲养管理不当,奶牛饲喂过量,催奶导致牛体营养失衡,抵抗力下降,子宫收缩乏力,胎衣不下,子宫迟缓,产后恶露蓄积,不易排出,导致子宫炎发病率大大增高。此外,牛患其他疾病,如布氏杆菌病等未及时诊断及合理治疗而继发子宫炎等。5 子宫炎的临床表现5.1 隐性子宫内膜炎奶牛不表现临床症状,子宫无肉眼可见的变化,直肠检查及阴道检查也查不出任何异常变化;发情期正常,但屡配不孕;发情时子宫排出的分泌物较多,有时分泌物略微浑浊。5.2 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从子宫及阴道中排出一些黏稠浑浊的黏液,子宫黏膜松软肥厚,有时甚至发生溃疡和结缔组织增生,个别牛的子宫腺形成小的囊肿。患这种子宫内膜炎的奶牛一般不表现全身症状,有时体温稍微升高,食欲及产乳量略微降低,病畜的发情周期正常,但屡配不孕,或者发生早期胚胎死亡。5.3慢性卡他性脓性子宫内膜炎患病奶牛精神不振,食欲减少,逐渐消瘦,体温略高。发情周期不正常,从阴门经常排出灰白色或黄褐色的稀薄脓液或黏稠脓性分泌物。6奶牛产后子宫感染的治疗6.1子宫冲洗疗法。用30005000mL的1%的盐水或含0.05%的呋喃唑酮盐水冲洗子宫,或用5%浓盐水冲洗子宫,促进子宫内滞留物的排出及防止毒素吸收。6.2 宫内给药。经产牛宫内给予25~40mL抗生素,如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金霉素、呋喃类药、氟哌酸等。6.3激素疗法。子宫注射氯前列腺烯醇0.6mg,9~11天后重复注射1次。子宫内积液时。肌肉注射雌二醇,使子宫颈口开放,排出内容物。7防治措施7.1加强围产期母牛的饲养管理,减少产后疾病的发生①奶牛产前的营养水平不应过高,混合料日喂量3~4kg,同时注意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②搞好环境卫生,防止感染。产区清洁、干净、通风,运动场保持清洁。产前观察母牛的食欲和精神状况,对年老、高产和体弱牛于产前3~5天静注25%的葡萄糖和10%的葡萄糖酸钙各500mL,每日或隔日注射1次,对预防产后瘫痪和胎衣不下有良好的作用。7.2加强分娩管理,减少产道损伤和感染①即将分娩的母牛单独饲喂,产区保持清洁。②自然分娩。需要助产时,操作要细致、规范,防止产道损伤和感染。7.3加强对产后母牛的管理①奶牛分娩后应有专人看护,发现努责强烈,产道损伤、流血、子宫脱垂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②头胎母牛常因产犊体质消耗严重,分娩后用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mL,25%的葡萄糖液500mL,1次静注,以促进体力恢复。③为了防止产后胎衣不下,母牛产后可用10%的葡萄糖酸钙和25%的葡萄糖液各500mL,1次静注,产后立即肌肉注射催产素150Iu。对产后12小时胎衣不下者,应往子宫给予敏感抗生素药,不可用大量液体冲洗,以防炎症加剧和毒素吸收,避免发生输卵管炎和腹膜炎。④产后6~8天,极易发生子宫内感染而引发子宫炎。对此,应每天2~3次用0.1%的新洁尔灭清洗母牛尾根和后躯。同时母牛环境应每天给予1次消毒。⑤产后30天内,产后奶牛易发酮病,产后7日内应用10%的葡萄糖酸钙和25%的葡萄糖500mL,1次静注。既可防止酮病,又可促进子宫收缩和复旧,加快恶露排出。7.4及时发现和治疗子宫炎取土霉素粉5~10g,呋喃西林1~2g,洗必泰1g,用4%~5%的氯化钠溶液200~500mL溶解后灌入子宫内,2~3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数次。
相关文章
-
饲料中霉菌毒素生物学特性及其检测防治的研究进展
饲料中霉菌毒素生物学特性及其检测防治的研究进展朱润芝1,5 赖林泉1 李京敬1 张海彬2 Charles Han3 Andrew H, Davis4 俞雁1*1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兽医生物技术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02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南京 2000953Research Institute...
1121 动物饲养技术 畜牧业文章 家禽养殖技术 -
长顺县推动中猪养殖业发展
长顺县引进香港怡兴畜牧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入驻。在该公司的影响带动下,长顺县掀起中猪养殖热潮,这一连带效应推动当地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目前该县已落实中猪养殖户60余户,年存栏1.8万头,年出栏1.65万头。据了解,香港怡兴畜牧食品有限公司主要是对50公斤左右的生猪进行烘烤的食品加工企业,该养殖项目投资少、见效快。一头饲养周期...
1405 养殖手册 长顺县推动中猪养殖业发展 养猪技术 养殖 -
种獭兔选择和配种环节要点
泰兴市广陵镇张德生獭兔养殖场在饲养过程中,狠抓种兔选择,狐牢配种繁殖关,养兔效益大增。2006年创利川万元,比前3年平均收入增加1倍。这个獭兔养殖场,已有10年的历史。以往由于饲养员配种繁殖技术不过关,收效甚微。2005年下半年开始在科技人员的指点下,这个场的饲养人员,勇攻配种繁殖技术关,兔场生产有了很大变化。2005...
253 养殖手册 种獭兔选择和配种环节要点 兔子养殖技术 养殖 -
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高发原因是什么?
副猪嗜血杆菌病在猪场的发生越来越普遍,该病之所以高发的原因是什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王贵平研究员1.副猪嗜血杆菌是猪上呼吸道(鼻腔、扁桃体和气管前段等)的常在菌,此病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仔猪的一种散发性,应激性疾病。各种应激因素可诱发和促进本病的发生与流行,如气温突变、空气污染严重、通风不良、寒冷潮湿,不同日龄的猪...
2622 动物饲养技术 家禽养殖 畜牧业文章 -
中西结合治疗耕牛流行热
2002年5月,龙南县渡江镇发生耕牛流行热,在数天内,呈现分散型流行,发病耕牛达10余头。笔者应用中西结合方法对病牛进行治疗,均在1~2d迅速康复,无一复发和死亡。1主要症状患牛体温升高,精神高度沉郁,眼角膜潮红、充血,废食,有的出现腹胀;粪便干结、带血,有的则带有水泡;部分牛出现咳嗽,鼻镜干燥;有的牛还出现跛形,严重...
2908 养殖手册 中西结合治疗耕牛流行热 养牛技术 养殖 -
猪场常用采暖设施及效果比较
编者按:冬季南北气温不同,各地猪场规模大小不同,因此猪舍保暖增温的措施也不一样,下面刘德旺老师讲了各种保暖措施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值得一看。 一、介绍几种常用采暖设施1、煤炉:普通燃煤取暖设施,常使用于天气寒冷而且块煤供应充足的地区,使用的燃料是块煤,优点是加热速度快,移动方便,可随时安装使用;在猪舍使用时用于应急较...
1502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科普 家禽养殖注意事项 -
罗氏沼虾养殖中后期管理要点
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养殖体会,总结了罗氏沼虾养殖中后期的管理要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及时捕捞上市,估算存塘虾数量近几年为了不断提高罗氏沼虾的养殖效益,探索出了早苗、中苗、晚苗合理套养技术,充分利用了虾池的生产潜力。一般罗氏沼虾经100天左右的养殖,即可达到销售规格,须及时捕捞上市,这样既可以实现早苗早上市卖个好价格,又...
2725 养殖手册 罗氏沼虾养殖中后期管理要点 养虾技术 养殖 -
温室甲鱼转入外塘养殖应注意的问题
甲鱼养殖者为了缩短养殖周期,提高成活率,增加养殖效益,采取温室高密度加温培育成200~250克的幼鳖,等到第二年天气转暖,室外池水温升高后,将温室甲鱼转移到外塘,养殖成商品鳖,这应该说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养殖模式。但如果转塘过程中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甲鱼发病,而引起大量死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了做好甲鱼的安全转塘,应...
1480 养殖手册 温室甲鱼转入外塘养殖应注意的问题 养鱼技术 养殖 -
虾池混养海蜇的死亡原因及防治对策
随着海蜇野生资源的逐年衰退,海蜇人工养殖目前由南至北在沿海各地展开,尤其近2年的北苗(螅状体)南育(蝶状体)取得可喜成果,稳定了养殖生产,但是海蜇人工养殖技术仍然不稳定、不成熟,成功与失败兼而有之。为了深入探讨海蜇养殖技术,2004年我们对营口市部分虾池人工混养海蜇进行了全程跟踪,现对部分养殖户连续投放4批蜇苗却先后死...
2705 养殖手册 虾池混养海蜇的死亡原因及防治对策 养虾技术 养殖 -
绵羊猝击病原症状及其防治
本病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毒血症,故又称为“C型肠毒血症”。1.病原病原体为C型魏氏梭菌或称C型产气荚膜梭菌。经消化道感染,常与快疫合并发生,多见于早春和秋季,成年绵羊发病较多。常发生于低洼潮湿地区,多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2.症状主要表现是体温升高、腹痛、昏迷和痉挛,随即死亡。新生羔羊除发生紧张性痉挛外,还会出...
1078 养殖手册 绵羊猝击病原症状及其防治 养羊技术 养殖 -
给猪鸡喂点煤灰效果好
猪和鸡对煤灰非常感兴趣,常寻觅并采食之。据测定,煤灰中含钙1%、钾1.8%、磷0.06%、钠0.27%、镁3.16%,除此之外,还含有铜、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煤灰中所含的这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猪、鸡体内需要量虽然不多,如果缺乏或者不足是不行的。这些都是猪、鸡的机体在正常生理过程中和生长发育及繁殖中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实...
1296 养殖手册 给猪鸡喂点煤灰效果好 养猪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