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技术与动物相关资料,如家畜家禽养殖、淡水海水及特种养殖知识等,欢迎查阅!

猪舍新鲜空气能防病

时间 : 02-21 投稿人 : 哪样紧要 点击 :

核心提示:

随着养猪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猪舍空气中的污染现象日趋明显。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较低时,猪会出现轻微临床症状;浓度过高时,会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眼结膜炎等呼吸道疾病,给养猪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猪舍新鲜空气能防病 | 动物养殖学堂

猪舍空气的污染源

猪舍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粉尘、有害气体和有害微生物。

目前,猪的饲料多为干粉料和颗粒料,饲料粉尘较多。在投喂过程中,猪只相互抢食,呼气等都会带来粉尘飞扬。有的猪场在猪舍内采用厚垫料御寒,垫料被猪撕咬、踩压时,也会产生大量尘埃。猪排泄粪尿和呼吸运动还会产生恶臭、有害气体等,若得不到及时清洗与排除,会带来空气中硫化氢、二氧化碳、氨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酪酸、吲哚、硫醇、酚类、粪臭素、甲烷气体含量增加。空气中微生物的来源有猪的呼气、饲料、垫料、粪尿排泄和体表携带,有时外来的空气和生物(昆虫和鼠)也会带入,其中有害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的增加势必引发疾病。

另外,猪的皮肤细胞因新陈代谢而不时地脱落,连同皮毛碎片都会飞进空气中,特别是猪在猪栏墙蹭痒时,产生的皮毛尘埃更多。

猪舍空气污染的控制

要想彻底解决猪舍空气污染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以下几种方法能有效降低尘埃和有害气体的含量和危害。

采用颗粒料好于粉料,在保证正常生理要求下,磨粗的比磨细的谷物料好;饲喂湿料好于干料,如用粉料喂猪时,要拌成湿料。

夏季打开猪舍窗户,做到空气流通,冬季定时开通排风装置排出污浊空气。尽量不用或少用垫料,既可减少尘埃又能节约开支。

冬季猪舍启用喷油(植物油)装置,夏季启用喷水装置,每天进行5~8次喷雾,可使猪舍内尘埃减少40%~70%。同时,及时清除粪尿,清洗地面,能降低氨气、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在空气中的含量。

要按要求做好猪的体表寄生虫防治,减少猪蹭痒带来的皮屑、断毛的飞扬。杀灭猪舍内昆虫和鼠类,减少带入有害微生物的机会。

要有充足的光照,太阳紫外线能杀灭空气中的有害病菌。

相关文章

  • 鹌鹑的人工孵化注意事项
    鹌鹑的人工孵化注意事项

    1.湿度湿度也是孵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一般情况下,孵化前期相对湿度要求60%,中期为50%,后期落盘后为65%~70%。2.温度温度是孵化中最重要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才能保证鹌鹑胚胎的正常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孵化温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应根据胚胎发育的情况,适当调整温度。整批入孵可采用“前高、中平、后低”的方法控温。前期(1~...

    764 养殖手册 鹌鹑的人工孵化注意事项 鹌鹑养殖技术 养殖
  • 养猪换料的几种情况分析
    养猪换料的几种情况分析

    不同发育阶段,如由哺乳仔猪到断奶仔猪,由断奶仔猪到生长猪,由生长猪到育肥猪;不同料型,如由颗粒料换为粉料,由湿料换成干料等;换用不同生产厂家的饲料;饲喂次数的改变,如由仔猪阶段日喂4~6次转到育肥猪阶段日喂3~4次;自配饲料时,主要单体原料发生改变。许多饲养户给猪换料时过于急躁,以致猪发生多种不适应的状况,其实,只要换...

    1989 动物养殖知识 畜牧教程 畜牧文摘
  • 林蛙水毒病防治
    林蛙水毒病防治

    又称白毛病或肤霉病,从蛙卵到成蛙都可感染。1、病原在淡水体中发现的水霉菌有10余种,但常见的种类属于水霉(Saprolegnia)和(Achlya)两属。2、症状感染了水霉菌的卵、蝌蚪或成、幼蛙,在感染部位肉眼可见到棉絮状浅白色的菌丝,并逐渐从感染部位向四周扩大。菌丝根部深入卵内和蝌蚪及成、幼蛙体肌肉内,吸收寄主体内的...

    2165 养殖手册 林蛙水毒病防治 林蛙养殖技术 养殖
  • 给猪驱虫注意事项
    给猪驱虫注意事项

    把握恰当的驱虫时机投药过早达不到驱虫效果,太迟则影响猪的发育,形成僵猪。应根据虫体的种类、发育情况和季节确定驱虫时间。在通常情况下,首次给猪驱虫最好选在猪体重30公斤时进行。  恰当的驱虫方法喂驱虫药前,让猪停饲一顿,晚上7~8时将药物与饲料拌匀,一次让猪吃完。若猪不吃,可在饲料中加入少量盐水或蔗糖,以增加适口性。...

    2157 动物养殖知识 家禽养殖禁忌 家禽养殖技术
  • 娃娃鱼种鱼和商品鱼的区别
    娃娃鱼种鱼和商品鱼的区别

    种鱼是指专门作种繁殖后代的鱼,养殖种鱼的主要用途是让种鱼产蛋出苗。而商品鱼是指专门作食用的鱼,养殖商品鱼的主要用途是将鱼养大供食用。种鱼与商品鱼的主要区别1、成长环境不同,商品鱼是在室内或温室成长;种鱼的是不加温,顺其自然成长。2、投喂次数不同,商品鱼充足饲料,过剩投喂;种鱼是3—15天一次,冬眠不喂。3、...

    1450 养殖手册 娃娃鱼种鱼 商品鱼 养殖
  • 蝇蛆饲养技术
    蝇蛆饲养技术

    家蝇的生活习性家蝇在室温20-30℃、相对湿度60%-80%,蛹经过五天发育,由软变硬,由米黄色、浅棕色、深棕色变黑色,最后成蝇从蛹的前端破壳而出。刚爬出的成蝇,只会爬,不会飞,一小时以后,展开翅膀开始吃食和饮水。成蝇白天活泼好动,夜间栖息不动,三天后性成熟,雌雄开始交尾产卵,1-8日龄为产卵高峰期,到25日龄基本失去...

    2676 养殖手册 蝇蛆饲养技术 蝇蛆养殖技术 养殖
  • 蜜蜂繁殖方式
    蜜蜂繁殖方式

    蜜蜂是群集动物,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家庭的蜜蜂是怎样繁殖的,是怎样延续蜂群,怎样壮大蜂群,增加蜜蜂数量。这也是蜜蜂繁殖的结果。蜜蜂繁殖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下面我会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蜜蜂繁殖的主要方法和方式。一、繁殖方式蜂王承担生育工作,与其他地方的雄蜂交配以后可以获得精子和保存精子在身体里。特别的是,蜂王可以...

    911 养殖手册 蜜蜂 繁殖 方式 养殖
  • 猪蠕形螨虫病的防治
    猪蠕形螨虫病的防治

    临床症状猪蠕形螨病一般先发生于眼周围、鼻部和耳基部,而后逐渐向其他部位蔓延。痛痒轻微,或没有痛痒,仅在病变部位出现针尖、米粒甚至核桃大的白色的囊(图一)。囊内含有很多蠕形螨、表皮碎屑及脓细胞,细菌感染严重时,成为单个的小脓肿,最后连成片。有的患猪皮肤增厚、不洁,凹凸不平而盖以皮屑,并发生皱裂。诊断本病的早期诊断较困难,...

    2764 养殖手册 猪蠕形螨虫病的防治 养猪技术 养殖
  • 柞蚕微粒子病上升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柞蚕微粒子病上升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柞蚕微粒子病是一种由原生动物寄生蚕体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俗称"锈病"、"渣子病",可通过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给下一代,是影响蚕业持续发展的大敌,尤其是给蚕种繁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2005年柞蚕微粒子病发病极重,据调查,柞蚕种茧的病毒率由0.2%上升为2%左右,种茧合格率由原来的80%下降到40%左右,严重地影响了蚕种...

    2125 养殖手册 柞蚕微粒子病上升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养蚕技术 养殖
  • 养殖蚂蚱的管理要点
    养殖蚂蚱的管理要点

    蚂蚱养殖现在比较火热,养殖人也越来越多,蚂蚱虽然是一种害虫,但是人工养殖却是可以让其变废为宝。不过毕竟是一种昆虫,养殖起来也比较困难,导致很多人都出现了养殖失败的现象。其实是养殖过程没有管理到位导致的,那么养殖养殖蚂蚱该如何管理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幼虫管理蚂蚱的孵化对温度是有比较严格的要求的,温度至少要不...

    1978 养殖手册 蚂蚱 管理要点 养殖
  • 泥鳅在网边聚集成团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泥鳅在网边聚集成团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泥鳅养殖市场前景看好,不少朋友都纷纷加入泥鳅的养殖行列,从这些年的情况看,泥鳅养殖风险不大,收益丰厚。风险大不大其实是相对的概念,我们认为只有掌握了全面的养殖技术,才能在市场价格不错的情况下大笔大笔赚钱,养殖技术不过关,泥鳅经常生病,产量提升不了,市场价格再高也是白搭,所以我们中国水产养殖网除了会在近期陆续介绍一下泥鳅...

    2001 动物养殖技术 畜牧科普 家禽养殖指南
  • 罗非鱼无公害养殖一例
    罗非鱼无公害养殖一例

    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4年初承担了"无公害罗非鱼养殖技术"项目,实施面积50亩,商品鱼总产量47.7吨,获经济效益48.07万元,实施效果达到立项标准要求。一、产地环境和池塘条件该项目选点在郑州中牟国营渔场无公害生产基地实施,基地场内和周边无工业"三废",鱼池总面积500亩,生产规模集中连片。养殖水源以地下水为主...

    793 养殖手册 罗非鱼无公害养殖一例 养鱼技术 养殖
  • 母猪的缺奶
    母猪的缺奶

    母猪产后缺奶,会使仔猪生长发育不良,影响出窝。怎样给产后缺奶的母猪催奶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几条简便易行、效果较好的方法:1.用催乳灵10片、对稀粥给母猪内服,每日一次,连服三天。2.用海带500克加猪油100克煮汤,每天喂水2次,两天喂完。3.用鲜鱼500克煎汤一次喂完。4.花生仁500克加鸡蛋4个,加水煮熟。分两次喂完...

    2126 养殖手册 母猪的缺奶 养猪技术 养殖
  • 泥鳅敌害的防治
    泥鳅敌害的防治

    泥鳅苗种培育期间,主要敌害动物是水蜈蚣,它严重影响泥鳅的成活率。消灭敌害时可将泥鳅移池,用0.02毫升/升鱼虫灵对水全池泼洒。 来源: 中国水产网...

    1582 动物养殖 畜牧业知识 畜牧业文章
  • 蚕种的人工孵化
    蚕种的人工孵化

    家蚕是能吐丝结茧的一种经济昆虫,以卵态滞育,当蚕卵从蛾体产下后,一般在24℃的温度条件下经过7天,便进入完全滞育状态,此时的蚕卵若不经过一段低温期保护是不会孵化的,我们称这种卵为越年蚕卵。越年蚕卵在产下后的适当时期,人为地予以物理或化学性刺激,使之孵化,我们称这种处理方法为人工孵化法,经人工处理孵化的蚕种称为人工孵化种...

    2459 养殖手册 蚕种的人工孵化 养蚕技术 养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