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式养猪因环保、生态、省时、省工、省料、肉质好等显著特点受到欧美、德、日、韩等发达国家养猪业界的热烈欢迎,普及面很广,国内也正在大力推广普及。一、基本原理发酵床式猪圈养猪是利用微生物作为物质能量循环、转换的“中枢”性作用,采用高科技手段采集特定有益微生物,通过筛选、培养、检验、提纯、复壮与扩繁等工艺流程,形成具备强大活力的功能微生物菌种,再按一定的比例将其与锯末或木屑、辅助材料、活性剂、食盐等混合发酵制成品有机复合垫料,自动满足舍内牲猪对保温、通气、以及对微量元素生理性需求的一种环保生态型养猪模式。发酵床式猪舍内,牲猪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这种有机垫料上,其排泄物被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或转化;而猪只粪便所提供的营养使有益功能菌不断繁殖,形成高蛋白的菌丝,再被猪食入后,不但利于消化和提高免疫力,还能使饲料转化率提高,投入产出比与料肉比降低,出栏相同体重的育肥猪可节省饲料20-30%,省去六至八成以上人工劳动。二、如何操作1、猪圈场地准备。发酵床模式并无严格要求,既可因陋就简也可做得精致一些,按具体情况而定。总的来说,发酵床有地上式和地下式.南方地区较湿润,地下水位较高,一般采用地上式发酵床为宜;北方地区较干燥,且地下水位较低,一般采用地下式发酵床为宜.地下式发酵床要求向地面以下深挖90~100厘米,填满有机垫料后将仔猪放入。在地下水位低的地区,也可采用地上式发酵床.地上式发酵床在地面上砌成,要求具有一定的深度,填入制好的有机垫料即可使用.猪舍最重要的是要求通风采光好。规范的发酵床式猪舍一般要求通风采光良好,呈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南北可以敞开,采光充分、通风良好。25米2的猪圈,可饲养生猪15~20头.猪舍墙高约3米,屋脊高约4.5米,朝南的中部制成具有可自由开闭的窗子,使阳光可以照射到整个猪床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积,且从早到晚,阳光尽可能照射到整栋猪床的每个角落,有利于利用阳光照射带来的温度或热量积累来滋润微生物的发酵、生长、繁殖。猪舍北侧可建自动给食槽,南侧建自动饮水器,可按对角线方式分布.若采用大棚养猪,效果更佳.因为大棚易通风采光、保温,造价低,小气候容易快速形成,也便于调节,冬天保温性好,可使猪只安全越冬;夏天放下遮阳膜,把四周裙膜摇起,又可创造非常好的通风降温环境.2、发酵菌种准备。猪圈发酵床式养猪的其核心技术表现在菌种功能方面,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猪舍粪尿的降解效率,如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可以自行采集微生物菌种,但难度较大。而最保险也最方便省事的办法是从专门厂商购买发酵菌种,注意选用知名品牌或厂商的优质产品,如金宝贝猪圈发酵床发酵菌种因其发酵功能强、速度快、性价比优,受到用户欢迎,可以采用。发酵菌种用量。一般微生物发酵菌种的用量是2千克/米2,折合成每立方米2公斤;金宝贝猪圈发酵菌种因有效活菌含量高,其添加量较少,用量是每3立方米用1公斤(折合成每立方0.3公斤),20平米的猪舍,有效发酵面积内用金宝贝发酵助剂只需2公斤左右。发酵层水分调至50-60%即可(手紧抓一把物料,指缝见水不滴水为宜)。3、猪圈垫料层制作。(1)垫料层组成。猪舍发酵床主要由有机垫料制成,有机垫料的主要成分包括锯末、木屑或切短铡碎的秸秆、土和少量粗盐.锯末或木屑约占垫料总重的90%,其质地松软,可吸收水分多.泥土要求新鲜干净无杂菌。(2)垫料层厚度。一般猪舍中垫料的总厚度约为50-100厘米,每平方米垫料重约150千克.有条件的可先铺30~40厘米厚的木段作为疏松通气底层,然后铺锯末或木屑;若木屑来源不足,也可先铺30-50厘米厚的玉米秸秆或30厘米厚的稻壳,然后再铺木屑,泥土的用量约占垫料总重的5-10%,要求使用未施过化肥或农药的干净泥土.垫料中加适量的盐有利于木屑的分解,用量为垫料总重的0.1-0.3%左右.(3)混料。将微生物发酵菌种、木屑、泥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一定量的活性剂,食盐,有条件的还可加入少量的米糠、酒糟等,使水分含量达到60%,以保证功能微生物菌种能够大量繁殖,经一周左右即可开始发酵,垫料可常年不换.饲养几天后,因微生物菌种发酵作用,猪舍内臭味消失,蝇蛆停止繁殖.20天-1个月后,猪舍床底层也进入自然繁殖状态,中部形成白色的菌丝,温度可达50~600C或更高(表层温度控制在25-30度之间),猪粪发酵后成为饲料或肥料。(4)活性剂的使用。合理使用活性剂可使发酵床的利用形成良性循环。但其使用与否,视不同的发酵菌种而定,有的发酵菌种,如金宝贝发酵助剂,因其活性强,一般不需使用活性剂.发酵床经一段时间的使用以后,当微生物活性降低时,即可按说明书将发酵菌种用活性剂稀释至适当的比例,泼洒到发酵床床面,以便提高微生物菌种对排泄物的降解、消化速度.平时若发现猪只大便堆积较多,也可再加撒一点已用活性剂稀释后的发酵菌种,促使其加快对排泄物的分化降解,活性剂使用要适合发酵床中微生物的种类,并根据猪舍实际情况使用,无必要时可不用.4、注意日常管理。(1)控制猪的饲料密度。猪的饲养密度不宜过高.单位面积饲养猪的头数过多,发酵床的发酵效果就会降低,一般以每头猪占1.2~1.5米2为宜,小猪可适当增加密度.(2)发酵床的床面湿度适当.不能过于干燥,具备一定的湿度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若过于干燥,还有可能引起猪的呼吸系统疾病,可定期向发酵床喷洒水或活性剂溶液.(3)定期驱虫.入圈牲猪应提前彻底清除体内寄生虫,避免将其带入发酵床,使猪在啃食菌丝时将虫卵吞入肚内感染.(4)注意微生物菌种的活性。有的自行采集的非专业菌种要加入活性剂进行调节以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而专业菌种,如金宝贝发酵菌种在一般情况下毋须添加活性剂,即可发酵繁殖。若猪舍中木屑变薄变少,应适当补充微生物发酵菌种和活性剂溶液。(5)饲喂量掌握.为使猪方便拱翻床面物料,饲料喂量应控制在正常量的80%,即喂八成饱.生猪一般有在固定地点排粪、撒尿习惯,管理人员可待粪便成堆时挖坑填埋即可.(6圈面湿度.经常检查猪舍垫料圈面湿度,中心发酵层含水量一般控制在50-60%左右,水分过多时可打开通风口,利用空气流动调节湿度,或添加锯末降低湿度,过湿,则就喷水.(7)用药注意.发酵床式猪舍内不得使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类药物,因其对功能微生物具有杀伤作用,会使微生物活性降低,不利于发酵床正常工作。
相关文章
-
临产母猪饲养方面应关注4要点
作者:南曼做好临产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对保证母猪顺产、提高仔猪成活率都十分重要。1、母猪产前10—15天,逐渐改喂哺乳期饲粮,防止产后突然变料引起消化不良和仔猪下痢。加减饲料如果母猪膘情好,乳房膨大明显,则产前1周应逐渐减少喂料量,至产前1—2天减去日粮的一半;并要减少粗料、糟渣等大容积饲料,以...
646 动物养殖知识 家禽养殖注意事项 家禽养殖技术 -
养殖场母猪临产时技术管理措施及注意
很多养殖户认为在母猪养殖的过程中只要做好母猪生产时的养殖管理,就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相比母猪生产时的养殖管理,母猪临产时的管理也是至关的重要。以下就对母猪临产时的管理措施做个介绍。母猪临产时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1、注意观察:母猪分娩前1周即应随时注意观察母猪动态,加强护理,防止提前产仔、无人接产...
880 养殖手册 猪 养殖 猪病防治 -
猪的限饲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限饲方法及注意事项限饲量要以达到最佳料肉比为考虑准则,50公斤以前的肉猪不宜采用,50公斤后则依品种可做不同的食量限制。限饲注意事项如下:同栏之猪必须体重相近,否则易造成弱肉强食;需有足够的饲料槽及猪栏面积,使猪同时均可吃到饲料(60~100公斤体重的育肥猪平均饲料槽需有30厘米长);限饲过度会延长出售日龄,故猪舍...
1358 养殖手册 猪的限饲方法及注意事项 养猪技术 养殖 -
深水无土网箱养殖黄鳝技术
深水无土网箱养鳝,一般是在水面宽阔、水位较深的水域中置箱。网箱没水深度为70厘米左右,网箱底部无土,黄鳝完全栖息在箱内水生植物浮排上。其优点是:黄鳝生长快、病害少,便于管理,易于捕捞。一、网箱制作网箱应制成长方形,面积15平方米~100平方米。网箱长为宽的3倍以上。网箱的总高度为1.5米左右,即没水深度0.5米~0.7...
1052 动物饲养技术 畜牧业知识 家禽养殖注意事项 -
好吃“农家土猪肉”的真伪鉴别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饮食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人认为市面上的猪肉口感不好,而对来自山区的“农家土猪肉”青睐有加。农家猪肉凭着味香、色亮、口感好、有营养等优点,逐渐形成一定市场。这些打着“农家”招牌的猪肉都是真货色吗?记者就此进行一番探访。卖肉摊主:货真价实来路正当昨日,记者走访了市区的泉秀菜市场、浦西菜市场、云...
2304 养殖手册 好吃农家土猪肉的真伪鉴别 养猪技术 养殖 -
牛蛙歪头症病因及症状
主要病原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主要症状病蛙不摄食,应激能力差,头部向左或右歪斜,眼球突出,内有一层白内障,失明。腹部有时肿大,并有血水。确诊:症状及结合细菌分离鉴定可确诊。流行于夏季,亦在春季、秋季发生。蝌蚪、幼蛙、成蛙均可发生。死亡率高达50%以上。...
446 动物养殖知识 畜牧科普 家禽养殖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